自动播放
有人说肠道健康决定人的容颜与美丽,也有人说肠道健康与结肠病变密切相关,更有人说能决定寿命的长短...到底是真是假?法制晚报《健康大讲堂》将邀请火箭军总医院肛肠中心副主任医师尹淑慧,为您一一解答。
主持人胡莎(左)、尹淑慧主任(右)
本期节目与以往的不同,在于节目现场请来了许多热情的观众朋友,对此需要感谢蓓诺菲品牌提供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固体饮料作为本期节目的礼品支持,同时也感谢中安民生提供的场地支持。
节目开场尹淑慧主任就给大家纠正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便秘肯定是病!而且如果不够重视,后果很严重。
宿便里面的多种毒素被肠道反复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导致面色晦暗、皮肤粗糙、毛孔扩张、褐斑、痤疮、细小皱纹、肥胖、乏力、烦躁,同时还会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对高血压、冠心病人来说,便秘是十分危险的,这些患者经常是在排便时突发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加重,甚至死亡。
长期便秘或顽固性便秘有哪些危害:
1.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猝死的常见诱因;
2.肛门病高发:痔疮(久蹲、力排),肛裂(干硬撑裂)的最常见原因;
3.肠道疾病发病率上升:顽固性便秘容易出现肠道憩室病;泻剂依赖者,大肠黑变病,大肠息肉、肿瘤的发生率会升高;便秘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结肠炎、憩室炎、憩室穿孔出血的常见诱因;
4.长期严重便秘,造成食欲下降,人会消瘦营养不良;
5.腹胀不适,致使人情绪容易焦虑抑郁,反过来,焦虑抑郁又会使肠功能紊乱,加重便秘;长期便秘者都或多或少伴有精神症状,甚至每日排便成为患者的头等大事。
6.长期便秘,影响皮肤美容(中医讲肺主皮毛,肺又与大肠相表里,互相影响)。
7.造成生活不便,如顽固性便秘依赖灌肠排便者,出差、旅行均很不方便。
哪些人群更容易患有便秘?这些人群高发的原因?
1.老人和长期卧床者容易发生便秘。老人便秘高发的原因:一随着年龄增长肠动力下降,二由于腰腿疼等原因运动减少,三口渴感下降致使饮水减少,四牙齿脱落的原因爱吃软食,瓜果类可能吃的少了,五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高,一些降压药有便秘副作用,糖尿病的神经损害直接影响肠道功能。长期卧床者如骨折,便秘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活动,老年卧床就更容易便秘。
2.其次为妇女和儿童。女性普遍运动不如男性多,孕产哺乳等特殊生理期间都容易发生便秘。儿童则是纯阳体质容易上火,且现代的小孩子普遍不爱喝水,不爱吃菜(爱喝各种饮料,爱吃肉)
怎样才能判断自己就是便秘?
尹淑慧主任告诉大家,其实便秘主要是指大便排出过程困难,不通畅(譬如大便干结),同时伴有腹胀、肛门坠胀等不舒服的感觉。如果没有这些,只是两三天才排一次便,不算便秘。(甚至一些人一天排便数次,大便不干,但是每次排便均很困难,也属于便秘,这种比较少)。
尹淑慧主任
造成便秘的原因都有哪些?
一、我们先从饮食的角度找原因:
1.吃的太少,譬如减肥者,大肠的蠕动是需要一定的量来启动的;
2.吃的不少,但膳食纤维含量太少(吃的哪去了呢,吸收了!),形成的粪便量少,仍然不足以刺激大肠运动;
3.喝水少,大便太干;
4.辛辣饮食及火锅很普遍,也容易导致上火便秘(当然肠道敏感的人还容易腹泻,肠功能紊乱)。
二、我们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找原因:
1.喜欢熬夜,早晨睡懒觉不起床,不吃早餐:人在早晨6点左右起床,大肠会产生比较大规模的运动,自然产生便意,我们把这个叫做“直立反射”,吃早餐后,胃内有了内容物,大肠也会产生比较大规模的运动,自然产生便意,这个叫做“胃结肠反射”。这两个反射敏感的人早上会排两次便,醒来一次,早餐后又一次。长期早晨不起床不吃早餐的人,这两个反射会消失。调整顽固性便秘患者,必须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
2.排便习惯不好。习惯带手机、报纸杂志进洗手间,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在洗手间的时间延长,这样不仅会引发便秘,还容易诱发其他肛门病。
对于便秘人群来说,好的饮食习惯有怎样的标准?
尹淑慧主任推荐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以下十条: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建议每日谷类摄入量250-400g。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豆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
10.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相关知识
想要肠道健康,这种高脂肪食物,你一定要了解!
保持肠道健康,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想要肠道健康吃这些!
你的肠道健康吗?这些“肠”识要知道
想要肠道健康,做好这8点
你的肠道健康吗?如何判断?这些“肠”识要知道
世界肠道健康日|肠道堪比第二个大脑,你需要了解这8点!
“肠”健康,才能常健康!想要肠道健康,这4个饮食习惯要保持
肠道不健康的10大表现 有这些问题说明你需要调理肠道了
完美保健课堂分享:呵护肠道健康,这些知识要了解
网址: 想要肠道健康 你要了解这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