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Nature》《Cell》:肠道有害菌引发肥胖症

《Nature》《Cell》:肠道有害菌引发肥胖症

在人体肠道中,栖息着超过 10 万亿个微生物,它们构成的肠道菌群被称为 "人体第二基因组"。这些微生物并非默默无闻的过客,而是通过与人体的代谢、免疫和神经信号系统深度互动,深刻影响着体重变化。近年来,《自然》《细胞》等顶级期刊的研究揭示:肠道菌群失衡时,有害菌会通过破坏胰岛素敏感性、干扰激素调节网络、重塑能量代谢等三条核心路径,逐步将人体推向肥胖深渊。

肠道菌群引发肥胖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肠道菌群通过分解作用使原本不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重新吸收,导致过量营养物质堆积在人体内,引发肥胖;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增加食欲,从而引发肥胖。

1. 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肥胖

研究表明,肥胖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而有益菌的比例也明显减少。例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在肥胖人群中的含量较低,而有害菌的比例则较高。这种菌群失调不仅影响能量吸收和代谢调节,还可能引发慢性炎症,进一步加剧肥胖问题。

2. 致胖菌的发现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特定的肠道菌群与肥胖密切相关。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宁光院士团队通过研究发现,肥胖者肠道中富集了一种名为“巨单胞菌”的致胖菌。这种菌能够降解肌醇,从而促进肠道对脂质的吸收,导致肥胖。此外,赵立平教授团队也发现了一种名为“阴沟肠杆菌B29”的致胖菌,它通过抑制脂肪燃烧和促进脂肪合成,直接导致肥胖。

3.影响减肥的三大要素:胰岛素、GLP-1和PYY

我们的饮食行为是由三种感觉控制的,一个是饥饿感、一个是饱腹感,一个是满足感。饥饿感会促使我们寻找和摄入食物,饱腹感和满足感会让我们停止进食。这三种感觉主要是由三种内分泌激素调控的。胰腺产生的胰岛素调节饥饿感,肠道L细胞产生的GLP-1增加饱腹感,PYY会让人产生满足感。

4.人是怎么变胖的?

首先,核心菌群中的病生功能群,也就是阴沟肠杆菌为代表的致病菌,会产生内毒素,内毒素会引起全身慢性炎症,进而破坏人体细胞的胰岛素受体,造成胰岛素抵抗,让人超量进食,甚至暴饮暴食,导致人发胖!

其次,阴沟肠杆菌等致病菌还能够产生吲哚和硫化氢,这两种物质会抑制肠道L细胞分泌GLP-1和PYY,饱腹感和满足感就会延迟出现,这样我们就会吃的多,吃的久,才能够觉得饱,才会觉得满足,才能停止进食。

第三,阴沟肠杆菌等致病菌产生的内毒素还会控制我们人体脂肪代谢基因的活性。我们肠道里有一个控制燃烧脂肪的基因,叫做 fiaf 基因。阴沟肠杆菌等致病菌会关闭 fiaf 基因,让体内的脂肪无法燃烧。同时,它会把肝脏里合成脂肪的基因acc1、fas、ppargamma活性提高十多倍,使得脂肪只进不出,让人体变成高效合成脂肪、存储脂肪的机器。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喝凉水都长肉。

阴沟肠杆菌等致病菌对健康还有哪些危害

阴沟肠杆菌等致病菌产生的内毒素会造成全身慢性炎症,全身慢性炎症是所有疾病的温床,会破坏胰岛素受体,引起糖尿病;还会破坏大小血管,增加脑血栓,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阴沟肠杆菌等致病菌的过度增殖还可能为其它有害菌的生长提供温床,这些有害菌还会产生致癌物质和神经毒素,促进癌症、抑郁等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此外,慢性炎症不仅会引起以上的严重疾病,还导致干细胞分裂和增殖变缓,让人快速衰老!

所以说,以阴沟肠杆菌为首的产生内毒素的致病菌才是真正的万病之源,万恶之首!

肠道菌群对代谢的影响

肠道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这些物质能够抑制脂肪堆积、增强饱腹感并调节血糖。然而,菌群失调会导致肠道屏障功能破坏,使内毒素进入血液,引发慢性炎症,进而诱发胰岛素抵抗和肥胖。

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肥胖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有效改善肥胖问题。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是肠道益生菌的“养分”,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有助于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炎症反应。

*减少高脂高糖饮食:

高脂高糖饮食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引发炎症,应尽量避免。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和减少压力也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健康。

肠道菌群在肥胖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有效改善肥胖问题。了解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并采取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是实现健康减重的重要途径。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Cell:糖会引起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三句话读懂一篇 CNS:越漂亮越健康?免疫力竟与颜值有关;肠道菌群失调或引发焦虑抑郁
肠道菌群移植(FMT)治疗肥胖症
今日Nature:中科院团队揭示肠菌调节肠道免疫的新机制
标签:“肠道菌群”
菌群如何影响肠屏障?20.8分Nature子刊揭示分子机制|热心肠日报
Science观点:“挨饿”如何助有益肠菌适应肠道?
重磅来袭!《Nature》最新发布“他汀类药物或是肠道菌群调节剂”
补充低发酵纤维:有助于肠道菌群移植改善肥胖症
Cell重磅综述解读:“科学饮食模式”成就好菌好身体

网址: 《Nature》《Cell》:肠道有害菌引发肥胖症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0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