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饮食与静坐
▣ 减少饮食的重要性
对于那些真正致力于静坐修道的人来说,减少饮食是静坐修道的重要方法,甚至短时不食也能带来显著效果。饮食是阻碍我们真正达到定境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进入禅定的境界,就必须去除饮食的干扰。古代佛的戒律中,比丘过午不食,仅靠日中一餐来维持生命,这正是为了更好地修持与得定。
然而,有些人误解了持戒的意义,错误地认为持戒就是大量进食。他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大量摄入食物,这不仅损害了身体健康,还影响了修持的效果。
▣ 饮食对修持的影响
合理控制饮食是修持的助力,过量饮食会阻碍健康与修持。饮食是人世间难以克服的障碍之一,其中,饮食的困扰尤为突出。肠子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而适量的饮食则是保持肠子清洁的关键。因此,在追求健康与长寿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会合理控制饮食,让饮食成为我们修持的助力,而不是障碍。
修炼气脉的成就,自然会带来饮食的减少。为了气脉的成就,饮食必须适量控制。饮食无形中杀伤力极大,因此修行人必须妥善调配饮食。饮食不当会导致多种疾病,尤其肠胃健康问题。许多人的功力无法提升,往往就是因为饮食调整不善所致。适当节食与清理肠胃是关键。
▣ 饮食与健康长寿
合理饮食可以延长寿命,过量饮食是健康杀手。人世间有三件事难以克服:饮食、男女和睡眠。其中,饮食的困扰尤为突出。适量的饮食可以清理肠道,保持健康。孔子曾言:“食气者寿。”指出食草者、食桑者、食肉者等不同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而现代人由于肠胃负担过重,导致许多疾病频发。
道家有言:“如要长生,腹内常空;若要不死,肠中无屎。”强调了肠胃的清洁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少吃能清理肠道,保持健康。实际上,除了特殊情况外,很少有人是饿死的,多数人都是因为饮食过度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因此,在追求健康与长寿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会合理控制饮食。通过节食来清理肠胃,保持腹内的空灵状态,是通往健康与长寿的关键之一。
02肠道功能与重要性
▣ 肠道的三大功能与免疫系统
肠道,作为人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不仅负责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还参与免疫调节、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肠道是免疫、排毒和营养吸收的关键器官。然而,现代生活中,由于饮食不规律、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过多,肠道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肠道健康,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维护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从而保障我们的整体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肠胃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0万。同时,由肠道功能紊乱所引发的各类疾病也是层出不穷。
“保持肠道健康,是通往长寿的最佳途径。”这不仅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梅契尼可夫的见解,也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约90%的疾病与肠道不健康有关。肠道内丰富的免疫细胞对健康至关重要。
▣ 肠道与情绪及大脑
肠道,这个被喻为“第二大脑”的器官,其内壁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神经元,数量高达上亿个,与大脑不相上下。肠道被称作第二大脑,其健康直接影响大脑功能与情绪。这些肠道神经元具备独立感受肠道内各种物质信息的能力,诸如食物、营养、药物以及细菌、病毒等,进而调控肠道的运作。更进一步的是,它们与脑神经之间存在着互动与相互影响,从而对免疫力、情绪以及大脑功能和认知产生深远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内50%的多巴胺是在肠道中合成的,而95%的5-羟色胺同样是在肠道里诞生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与多巴胺大部分在肠道中合成,影响人的幸福感。
此外,德国国家科研机构在2001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人体自身可以产生一万多种“药”,其中70%以上都是在肠道中产生的。这些药物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肠道系统还支持着整个生命活动的运转,为其他免疫系统和解毒系统如肝、血清、淋巴系统等提供必要的营养。
▣ 毒素与便秘
人体的毒素垃圾,高达99%的比例是通过肠道进入的。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在经过肠道时,大部分会被吸收。然而,当肠道功能紊乱或排泄不畅时,便会导致便秘,进而产生“宿便”。大部分毒素通过肠道进入人体。这些停滞在肠道内的食物渣滓,由于无法及时排出,便会开始腐败变质,进而产生各种有害毒素。这些毒素不仅会留在肠道内,还会被人体重复吸收,进入血液、脏腑、淋巴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导致体内毒素严重超标,进而引发各种身心疾病。
因此,医学界也将便秘称为“百病之源”,发烧、咳嗽、抑郁症、精神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癌症等,都与便秘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肠道通畅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 肠道通畅与养生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保持肠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中医强调肠道的通畅对健康重要性。日常饮食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食物残渣堵塞肠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肠道系统的畅通与干净,从而疏通经络气脉,使四肢百骸调顺,五脏六腑各安其位,最终实现身心的健康与快乐。
中医理论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观点也进一步印证了肠道通畅的重要性。当肺部功能受到影响时,大肠功能也会相应地受到影响。反之亦然,大肠功能的紊乱也会影响到肺部。许多小孩在三天不大便后会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这便是“肺与大肠相表里”关系的典型体现。肠道通则气血和,身心得以愉快。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素食、静坐与健康
五谷为养的核心:健康与长寿的智慧
养生经典名言名句:探寻古人的智慧与长寿之道
养生古诗词的智慧:健康长寿的秘诀
养生之道——追求身心健康与长寿的智慧
禅修:探寻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德寿素厨房:健康素食的完美呈现与生活智慧
静坐与圣光调息~六
《红楼梦》中的养生智慧:古典文学与健康长寿之道
古代养生智慧及其现代启示:健康长寿的奥秘
网址: 饮食与静坐:通向健康与长寿的智慧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