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持续攀升。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明确指出,肥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肥胖症患病率为16.4%,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率分别达到11.1%和7.9%。另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超重和肥胖导致的死亡占全因死亡比例已从1990年的2.8%上升至2019年的7.2%。
“健康体重管理应覆盖全人群、全社会和全生命周期。”在8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上,中国肥胖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这样强调。
为什么我们会发胖?“不会吃、不想动、难坚持”
“以往我们更多关注超重和肥胖的控制,如今更强调体重管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在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这一转变体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迈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进步,既反映了慢性病防控关口的前移,也呼唤更加科学、理性的健康管理方式。
在“医学营养体重管理研究热点:健康饮食与脑-肠-内分泌轴”专题中,专家强调,体重异常不仅会导致生殖能力下降、加速衰老,还会显著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梗、脑梗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肥胖究竟因何而起?
肥胖是一个涉及代谢、激素、神经调节、炎症反应、免疫机制乃至基因表达的复杂生理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深层矛盾则源于人类进化惯性与现代致肥环境之间的冲突。“不会吃、不想动、不坚定”——饮食结构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难以长期坚持,已成为当代人普遍面临的健康困境。
不同地域与文化可形成各具特色的膳食模式,关键在于实现食物种类、数量与比例的科学平衡。然而当前许多人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往往导致能量过量摄入。
除了饮食,运动缺乏同样是肥胖的重要诱因。以往农村劳动者日均步数常超1万,而如今多数城市上班族每日步数仅约4000。长期运动不足将导致机体代谢功能下降。
落实体重管理行动,手术和药物干预对重度肥胖或体重控制困难者固然重要,但体重管理的核心仍应聚焦于预防超重。这需要科学的膳食、营养与身体活动指导,也就是“吃动两平衡”,并且必须是“可持续”的。
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需融入日常点滴。“心理—饮食—运动”三位一体是体重管理得以长效维持的基石。减少非必要食物购买、保持规律适度的运动、维护心理平衡,才能真正走出肥胖困扰,实现长期健康体重。
康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始终秉持严谨、规范、可靠、专业的服务理念,在体重管理领域持续深耕。公司拥有一支专业且经验丰富的营养师团队,深入钻研人体代谢机制与营养配比科学,融合现代医学与营养学知识,为客户制定安全、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减重方案。每一套方案均经过严格的数据分析和实践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康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健康领域稳健发展的专业机构,始终以科学为指引,以健康为使命,在市场竞争中坚守严谨、规范、可靠、专业的企业品格。
在企业文化中,“科学”是核心驱动力。公司高度重视科研投入,凝聚了一批跨学科的专业人才,深入探索健康管理的前沿问题,依托先进科技为产品研发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每一项决策、每一个项目都经过严谨论证和科学分析,确保符合人体健康规律。
“人民健康”是康江健康的终极目标。公司致力于为社会提供专业、系统的健康解决方案,无论是健康咨询还是体重管理服务,均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从细节着手,严把质量关,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享受到可靠、专业的健康服务。
康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响应科学体重管理的社会号召,以多维度、专业化服务推动健康理念落地实施。针对“不会吃”的难题,营养师团队通过一对一膳食评估,制定既符合营养需求又兼顾个人口味的饮食方案,科学安排食物种类、数量与比例,拒绝盲目节食;针对“不想动”的困境,依据客户体质和运动基础量身设计运动处方,助力实现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目标,提升能量代谢效率;针对“难坚持”的挑战,将心理和行为干预融入服务全程,帮助客户辨别情绪性进食与真实饥饿,通过认知调整与习惯重塑增强长期维持的动力。公司始终秉持“可持续”原则,依托全周期跟踪指导,使科学体重管理融入日常生活,以专业服务为国民健康保驾护航,务实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在体重管理领域的实践要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