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4卷
第1期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Jili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2008 Vol124
No11
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健身课程发展的研究
胡新贞 王道杰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摘 要:通过调查研究北京16家健身俱乐部的健身课程,并结合4年的俱乐部执教实践经验,得出如下结论:健身课程逐渐向意念-身体发展;舞蹈类课程成为健身课程发展的另一大趋势;利用俱乐部场地器械,衍生出了更多的特殊健身课程;针对身体局部肌群练习的课程将继续发展;技击课程凸现健身俱乐部,竞技项目走近大众。关键词: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健身课程
SurveyofCurriculumDevelopmentinBeijingFitnessHuXinzhen,WangDaojie
(GraduateSchool,BeijingSportAbstract:Byresearchingfitnesscoursesof16clubsinBeijing,combinedwith,wegetthefollowingconclusions:fit2nesscoursesdeveloptotheidea-physicalgradually;dancecoursesoftheclubvenuesequipment,derivedmorespecialfitnesscourses;thecurriculumforlocalbodywill;combativecourseshighlightsinfitnessclub,athleticapproachedtopublic.
Keywords: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大众健身操便在这种多样化的需求中,逐渐发展起来,裂变出众多的种类。目前我国的健身课程大多是从国外引进,课程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能否达到健身的目的,是否能被大众群体接受,是会员、教练员、俱乐部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健身课程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更适合我国大众锻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分别向北京市青鸟、中体倍力、浩莎、张贝、好苑健身、保迪沃-英派斯、泰华鹏海、25小时健身、奥健健身16家健身俱乐部的主管、健身教练、会员随机发放问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调查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健身课程的相关情况。
2.2.3 数理统计法
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为结果的论证提供数据支持。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商业健身俱乐部”概念界定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为其会员提供良好的健身服务和完善的健身设施的盈利性机构[1]。
3.1.2 健美操
本研究对象为北京16家健身俱乐部的健身课程。调查俱乐部分别为中体倍力(3家)、青鸟(3家)、浩沙(3家)、张贝
(2家)、好苑健身(1家)、泰华鹏海(1家)、25小时健身(1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为目的的一项运动。它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运动,是有氧运动的一种[2]。
3.2 逐渐向意念-身体方面发展3.2.1 意念-身体的概念
IDEA(IDEA是一个国际性的健身组织,基地位于加利福
家)、保迪沃-英派斯(1家)、奥健健身(1家)等健身俱乐部。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200余篇,收集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事实依据。
2.2.2 调查法1)访问调查法
尼亚洲,运动专家专业和教育协会)成立的意念-身体运动委员会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精确的定义:意念和身体训练是集中了高深的内在意念指导的身体训练[3]。
3.2.2 北京健身俱乐部意念-身体运动的开展情况
针对问卷的设计和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健身课程发展动向的重点问题等对有关专家学者和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教练员和俱乐部会员进行深度访谈,为论文的写作理顺体系和思路,以作为本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
2)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目前北京商用健身俱乐部意念-身体运动健身课程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见表1)。现在人们的锻炼动机并
3收稿日期:2007-12-27
作者简介:胡新贞(1982-),女,河南新乡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学。
103
相关知识
北京市海淀区健身俱乐部肚皮舞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北京市部分健身俱乐部肚皮舞课开展的调查与分析
北京市单一项目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及对策研究.pdf
北京伽纳体育俱乐部8岁少儿花样游泳课程设计研究
健身俱乐部营销策略研究.docx
越自律越自由,北京爆瘦工厂健身俱乐部开展减肥公开课
健身俱乐部发展趋势
健身俱乐部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临汾市尧都区健身俱乐部30名女会员健身的个案研究
北京火的健身塑形俱乐部排行榜
网址: 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健身课程发展的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42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