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如意黄金散的历史与组成
古代医界,内科常被重视而外科则相对被轻视。然而,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医生——陈实功,凭借其卓越医术,使得外科领域备受瞩目。
他所著的《外科正宗》一书,不仅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实用的方剂,更让如意黄金散这一神奇药方得以流传。如意黄金散之名,既因其呈现黄色至金黄色的细腻粉末形态,也因其所含的姜黄、大黄、黄柏等黄性药材,以及在治疗痈疡、疔肿、乳痈、丹毒、漆疮等病症上的显著疗效。此药名为如意金黄,实至名归。
▣ 如意黄金散的组成与制作
组成:姜黄160克,大黄160克,黄柏160克,苍术64克,厚朴64克,陈皮64克,甘草64克,生天南星64克,白芷160克,天花粉320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材精细粉碎,过筛后充分混匀,密封保存。
方剂解析:本方以天花粉、黄柏、大黄为主药,它们共同发挥苦寒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排脓的作用。姜黄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白芷解表散寒,消肿排脓,有助于热毒从外排出。同时,苍术、厚朴、陈皮能燥湿健脾,理气化痰,从而阻断生痰之源,并助气血生化。天南星生用,其毒性可攻毒散结,消肿止痛。甘草则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烈之性。
02如意黄金散的用途与现代应用
▣ 传统医学用途
诸药合用,本方显示出显著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如今,此药已制成成药,作为外用非处方药,属于国家医保甲类OTC药品。在大型中药店或中医院均可购得(请注意,若自行制作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虽然此药最初主要用于治疗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小儿丹毒、疮疡及无名肿毒等病症,但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展。
▣ 现代病症应用
例如,对于哺乳期乳腺堵塞、风湿性关节炎、流行性腮腺炎甚至原发性肝癌疼痛等病症,它也显示出良好的外敷效果。如意金黄散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流行性腮腺炎、脓性指甲炎及甲沟炎、原发性肝癌疼痛以及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方面显示了显著效果。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是,将适量的如意金黄散与水混合,调成稠糊状,然后均匀地摊涂在油纸上,厚度控制在5-7毫米之间,面积略大于红肿区域。将调好的药膏贴在患处,每天更换一次。对于急性患者,通常在使用2-3天后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红肿和热痛的症状会显著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时,取适量如意金黄散,加入适量的陈醋或凡士林,搅拌均匀后调成糊状。将调好的药膏外敷在患处,每天更换一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有文献记载有人曾用如意金黄散治疗了189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均无后遗症。
治疗脓性指甲炎和甲沟炎,据《中医杂志》报道,李萱医生采用金黄膏治疗了39例脓性指甲炎和甲沟炎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治愈。与口服或肌注抗生素相比,金黄膏的疗效明显更优。
03陈实功与清廷的关系
▣ 医药贡献与秘方
此外,还有人尝试将如意金黄散与冰片、乙醇结合使用,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71例,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止痛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如意金黄散还有内服法。据《河北中医》1981年第5期报道,刘蓝亭采用口服如意金黄散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8例),治愈者高达45例,治愈率达到90%。
除了上述提到的用途外,如意黄金散在黄水疮、脚气、跌打损伤等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陈实功,这位因撰写《外科正宗》而闻名的医家,常被人们视为外科领域的权威,而忽视他在内科方面的卓越成就。然而,外科病症往往源于内科,许多体表问题实际上是由内在因素引发的。正因如此,陈实功在内科医术上也展现出了高超的造诣,甚至曾为清廷御医。
谈及清宫八珍糕,这是一款享誉盛名的补脾食疗方。自乾隆40年延续至今,历代帝王、皇亲国戚们对此竞相追捧。慈禧太后更是对八珍糕情有独钟,晚年时也一直服用不断。有趣的是,这款深受皇室喜爱的八珍糕,正是陈实功的家传秘方。
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详细记载了八珍糕的食材选择,并对其赞誉有加,称其“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这也难怪陈实功能享年80多岁,或许这背后与他的日常饮食密不可分。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如意黄金散的历史与现代医疗应用
中医膏方的历史与现代应用
金黄膏:传统与现代研究的疗效与应用
养生茶丨黄芩茶的应用历史与研究现状
食疗智慧:探索药食同源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应用
膏滋方的历史、特点及应用:中医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大黄炮制历史沿革、标准概况与现代研究进展.docx
罗勒:传奇历史与现代应用
桑黄的珍贵药用价值与历史应用
膏药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创新
网址: 如意黄金散的历史与现代医疗应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5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