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初秋时节,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专注地为刺梨“填芯”,空气中弥漫着红茶醇厚与刺梨清甜交织的独特香气。操作台前,工人们用手指捻起一小撮发酵好的红茶,填入挖空的刺梨果中。这一工序要求严格,既要确保红茶被充分填入进去,不能散落,又须保持刺梨外形完整。
图为工人们将发酵的红茶填入挖空的刺梨果中。图片由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瓮安县地处黔中腹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为刺梨与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土壤。刺梨富含维生素C、多酚、黄酮等多种营养成分,素有“维C之王”之称,当地茶树品种也很优质。刺梨红茶创新融合两种产品,经加工制成特色茶饮。
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车间主任汤中山介绍,去年采用烘干工艺,维C流失较多,且成品颜色失真。今年与贵州大学合作,改用冻干技术,大幅提高了维C含量,成品色泽与口感均显著提升。 据了解,瓮安刺梨红茶的生产秉承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理念。精选当地新鲜优质的刺梨与上等红茶原料,通过科学的配比、独特的融合加工技艺,使刺梨的酸甜果香与红茶的醇厚甘甜完美交融。成品茶汤红亮清澈,既保留了红茶特有的温润口感,又融入刺梨清新的果酸风味和浓郁的营养成分,口感层次丰富,兼具刺梨与红茶的双重保健功效,符合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图为刺梨红茶成品。图片由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该产品的创新不仅带来了产业的发展,更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刺梨红茶产业链涵盖了刺梨种植、茶叶生产、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农户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与收入来源。不少农户通过与企业签订刺梨种植合同、进入企业务工等方式,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工人李家菊表示:“一天收入最少有100多元,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元。在家门口就有这样的收入,挺好的。”
据悉,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目前已提供固定就业岗位150余个,临时用工1800余人。今年计划生产刺梨红茶10吨,从采摘到加工带动新增就业60余人。除刺梨红茶外,公司还生产绿茶、红茶、老白茶、黑茶、黄金芽等茶品。
汤中山透露:“特别是这款刺梨红茶,去年订单还未全部交付,客户便已支付今年货款。广东一位客户甚至买断当地经销权,湖南、福建等地的客户也纷纷前来洽谈。”
图为为当地农户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与收入来源。图片由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作为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龙头茶企,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现有黄金芽种植面积1800余亩,另有6000亩白茶、4800亩绿茶及少量其他试验品种,可满足各类茶叶系列产品的加工供应需求。今年以来,公司茶叶总产量约92吨,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通过加工升级、产业集群和联动发展,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深挖刺梨红茶产业潜力,在保障品质与特色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深化产品研发、拓展产业链条,讲好品牌故事,助力乡村振兴。(曾妮、王明清、刘湘、罗吉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贵州刺梨+广式月饼=?
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推介会举行
【境内外媒体贵州行】小小刺梨 如何“C味”出道?
贵州新茶饮何以“出圈”?
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暨产业大招商(重庆)推介会举办
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暨产业大招商推介会在重庆举办
贵州省市场监管严格执法,打击保健品市场乱象
“贵州村超×三只松鼠”联名刺梨饮品发布会举行!四大亮点值得关注
瓮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食尚贵州》中的土特产——贵州抹茶
网址: 贵州瓮安:打造“刺梨红茶”新名片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5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