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AS)的影像学表现主要通过X线、CT、MRI等检查评估,骶髂关节炎是诊断的核心依据,脊柱竹节样改变是典型晚期特征。不同阶段的影像特征如下:

早期1.X线:关节面模糊,局限性骨质疏松或微小侵蚀,关节间隙假性增宽(因软骨破坏后关节积液

)。 CT:更敏感,可发现早期骨侵蚀(虫蚀样改变)和软骨下骨硬化(关节面白线状高密度影)。 MRI:T2加权像或STIR序列显示关节周围骨髓水肿(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滑膜炎症强化。进展期2.X线/CT:关节面侵蚀加重,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范围扩大,形成“锯齿状”或“串珠样”改变。 MRI:炎症范围扩大,可能出现纤维性强直(关节间隙被纤维组织填充)。晚期3.X线/CT: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关节完全融合),周围骨硬化减轻。 MRI:骨髓水肿消退,残留骨性强直或纤维瘢痕。早期椎体改变1.X线:椎体方形变(正常生理性前凹消失,椎体前缘平直)。 MRI:椎体角部炎症(Romanus病灶),表现为椎体终板邻近的骨髓水肿。韧带骨赘形成2.X线/CT:椎体边缘垂直生长的骨桥(韧带骨赘),呈“竹节样脊柱”,多见于胸腰椎交界处。 MRI:骨赘形成前可观察到附着点炎(如棘上韧带、前纵韧带炎症)。晚期脊柱融合3.X线:脊柱骨性强直,生理曲度消失(如颈椎后凸),椎间孔狭窄。髋关节受累1.X线/CT:关节间隙狭窄、骨侵蚀,晚期可致髋臼内突或强直。 MRI:股骨头或髋臼骨髓水肿,滑膜炎

表现。附着点炎2.超声/MRI:跟腱、髌腱等肌腱附着点增厚、水肿,钙化或骨刺形成。 X线:晚期可见跟骨骨刺或骨侵蚀。骨质疏松

:脊柱及骨盆骨密度减低,易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 1.Anderson损伤:晚期脊柱强直患者因外伤导致椎体应力性骨折,X线可见椎体横行透亮线。 2.胸廓活动受限:肋骨与胸椎、胸骨连接处骨化,胸廓扩张度下降。3.早期诊断:首选MRI,可发现骨髓水肿和微结构改变。 随访评估:X线或低剂量CT用于观察骨结构进展。 鉴别诊断:需排除银屑病

关节炎

、肠病性关节炎等,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如HLA-B27)。

影像表现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结果综合判断,动态随访对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关知识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张楷广:脊柱侧弯与强直性脊柱炎:认识与防治
强直性脊柱炎的自我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不死癌症”?专家“SAY NO”!
张嘉译怎么得的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可以电热理疗么
强直性脊柱炎怎么保养
明星病“强直性脊柱炎”,您了解多少

网址: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表现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