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很多人并不了解,作为一种隐匿性疾病,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杀手,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什么是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一般常见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病因:
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诱发因素:
创伤、骨折、长期卧床、吸烟、妊娠产后、肥胖、糖尿病,长时间站立及乘坐交通工具都成为该疾病的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症状为下肢肿胀、疼痛、小腿后方压痛,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好转。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液流动从而阻塞肺动脉,引发肺栓塞威胁生命(常见于骨科大手术术后)。
如何发现自己有深静脉血栓呢?首先如果发现自己下肢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皮肤变红或者呈青紫色及白色就要高度引起重视。有些人没有局部症状,可突然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部剧烈疼痛等等。
(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一、促进静脉血回流
1. 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定时做下肢主动或者被动运抵,如足背屈,膝踝关节伸屈、抬腿活动等(每日三次,每次不少于五分钟)。
(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2. 在确定无血栓的情况下,可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流瘀滞,如弹力袜、肢体间断气囊压迫。
(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3. 保持大小便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或者有效咳嗽。
二、防止静脉内膜损伤
1. 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尽量减少扎止血带时间,减轻对局部血管损伤。
2. 尽量减少下肢静脉穿刺,对于长期输液患者可采用留置针,以减少静脉穿刺频率。
3. 持续静脉穿刺不要超过48小时,如发生局部炎症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重新建立穿刺通道。
4. 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液体,如果必须的话,避免在同一静脉处反复输注。
5. 输注静脉造影剂成功后注意先松止血带再注入20毫升肝素盐水,抬高患肢5分钟后方可拔出穿刺针,造影结束后抬高患肢24小时,同时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患肢的温度、色泽、动脉搏动情况。
三、防止血液高凝状态
1. 对术后穿刺发现回血差或者采血后出血液凝聚过快时,及时行生化检查。术后病人体液丢失过多时应及时补液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
2. 平衡膳食,选择清淡低脂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食物,如番茄、洋葱、蘑菇、黑木耳等等。
3.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定期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
4. 药物预防:研究表明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不增加术中出血倾向,低分子右旋糖酐也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治疗
康复期的治疗包括体位、压力、运动、按摩及物理因子治疗等:
1. 进入慢性期后应保证直立姿势(包括坐姿),以三十分钟为宜平卧时也要使下肢抬高,一般抬高患肢在心脏平面20—30厘米为宜。
2. 序贯压力治疗应在血栓情况稳定情况下谨慎使用,通常采用弹力袜或者间歇性气压治疗,又称为循环驱动治疗,可减少淤血和血肿。从远端到近端压力逐渐减小,近端压力以能将一个手指伸入为宜,且近端不能有弹力圈。
3. 在恢复期,可以从远端到近端的向心性按摩按摩,就是临床上所说的淋巴回流手法。
4. 物理治疗也可以起到消炎止痛和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治疗方法:微波疗法、共电火花疗法、音频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5%—10%碘化钾或碘化钠离溶液)、超声波、冲击波疗法、磁疗等。
5. 长期卧床,避免血容量降低,同时避免便秘等可引起腹压增高的动作。
6. 中医药治疗,可给予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中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治疗。
7. 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必要时药物治疗调整情绪。
8.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预防及防止复发的方法。
医院导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