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重庆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分享:糖酵解与磷酸戊糖途径详解

重庆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分享:糖酵解与磷酸戊糖途径详解

糖酵解与磷酸戊糖途径详解

一、糖酵解

定义:
糖酵解,也称为glycolysis,是指葡萄糖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这一系列反应伴随着ATP和还原性辅酶核苷酸(NADH)的生成。在糖酵解的起始阶段,一个六碳的葡萄糖分子在酶的催化下,被逐步分解为两个三碳的丙酮酸分子。

反应历程:
糖酵解始于葡萄糖的磷酸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最终生成丙酮酸。这一过程共包含十个步骤,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在前半段,细胞通过消耗能量来驱动反应的进行;而后半段则释放能量,为细胞提供ATP。整个反应均在细胞溶质中完成。在葡萄糖转化为磷酸丙糖的过程中,会消耗一个ATP分子。
激酶是一类能够催化磷酸基从ATP转移到其他受体分子的酶。在糖酵解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反应是将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果糖-6-磷酸,这一反应正是由激酶所催化的。
3)果糖-6-磷酸经过激酶的催化,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这一过程需要消耗1分子ATP。
4)果糖1,6-二磷酸经过裂解反应,生成磷酸丙糖。
5)甘油醛-3-磷酸与磷酸二羟丙酮的互变反应
在生物化学过程中,甘油醛-3-磷酸与磷酸二羟丙酮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转换的关系。这种转换对于糖代谢和能量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二)甘油醛-3-磷酸的转化

甘油醛-3-磷酸在生物化学途径中,可以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同时伴随着1,3-二磷酸甘油酸的生成,这一过程释放出2分子NADH。这种转化对于糖代谢的调控和能量的转换具有关键作用。
7)1,3-二磷酸甘油酸转化为3-磷酸甘油酸(同时生成2分子ATP)
这一转化在糖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能量的转换和调控。通过这一反应,生物体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和转化糖类物质,为细胞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物质支持。
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直接推动ADP磷酸化合成ATP的反应。这种磷酸化方式与氧化磷酸化有所不同,它更直接地与代谢途径中的特定反应相联系,而氧化磷酸化则是通过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所产生的质子推动力来驱动的。接下来,我们将探讨3-磷酸甘油酸如何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9)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生成

在探讨3-磷酸甘油酸如何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生成。这一步骤在代谢途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生成方式及与底物水平磷酸化的联系,都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
10)丙酮酸的生成与ATP的合成

在3-磷酸甘油酸转化为2-磷酸甘油酸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丙酮酸的生成。这一反应不仅是一个关键的代谢转折点,还与ATP的合成紧密相关。通过这一步骤,细胞能够高效地利用能量,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
【总反应式】

3-磷酸甘油酸在转化为2-磷酸甘油酸的过程中,会同时生成丙酮酸。这一反应不仅标志着代谢途径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还与ATP的合成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细胞能量代谢的关键环节。通过这一步骤,细胞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能量,从而确保正常的代谢活动得以维持。

糖酵解反应的历程中,当丙酮酸在无氧环境下积累时,会引发一系列的代谢调整。由于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NADH大量增加,导致NAD+含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糖酵解的进一步进行。为了维持糖酵解的正常进行,需要将丙酮酸转化为还原性产物,同时利用这些产物氧化NADH以重新生成NAD+。其中一种方式是,在骨骼肌的无氧环境下,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从而实现了这一转化。
第二种途径:在酵母细胞中,丙酮酸经过脱羧反应生成乙醛,进而转化为酒精。
4、2,3-二磷酸甘油酸的代谢
2,3-二磷酸甘油酸在红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作为血红蛋白的别构效应物,能够专一地与血红蛋白结合,进而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这一过程对于调节红细胞的载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糖酵解的调节

1、糖酵解途径的调控关键点

糖酵解过程中有三步关键反应,它们分别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因此,这三种酶成为了糖酵解调控的主要焦点。特别是磷酸果糖激酶,其催化的果糖-1,6-二磷酸产物只能进入糖酵解途径,这使得它成为糖酵解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控制点。

2、磷酸果糖激酶的调控机制

在肝脏中,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受到能量水平的精细调控。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果糖-6-磷酸的浓度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加速果糖-2,6-二磷酸的产生。这一过程是由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的,它对于维持糖酵解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果糖-2,6-二磷酸对磷酸果糖激酶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它能显著提高该酶对底物果糖-6-磷酸的亲和力,同时也能增强其对AMP的亲和力。这种特性使得果糖-2,6-二磷酸能够与AMP协同作用,激活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并解除ATP和柠檬酸对该酶的抑制。在糖酵解的反应顺序中,催化果糖-1,6-二磷酸合成的酶通常被称为磷酸果糖激酶1或简称磷酸果糖激酶。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己糖激酶的调控。
4. 丙酮酸激酶的调控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丙酮酸激酶的调控机制。
5、
能量状态对骨骼肌糖酵解的调控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能量水平变化对骨骼肌糖酵解的具体调控机制。

三、磷酸戊糖途径

定义:
磷酸戊糖途径,是指葡萄糖-6-磷酸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最终产生CO2和5-磷酸核酮糖的过程。

反应历程: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葡萄糖-6-磷酸首先经历氧化脱羧反应,生成5-磷酸核酮糖,这一阶段属于氧化过程。随后,还会发生其他相关反应,如磷酸葡萄糖内酯的生成等。
葡萄糖-6-磷酸的代谢流向会根据细胞的实际需求而有所不同。在磷酸戊糖途径的第二阶段,会发生磷酸戊糖的相互转化以及碳链的裂解与重新组合,这一过程属于非氧化性反应阶段。
【总反应】
3Glc-6-P + 6NADP

→ 2Fru-6-P + 6NADPH + 3CO
2
+
甘油醛-3-磷酸3

【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
①提供细胞所需的还原力;
②为核苷酸的合成提供5-磷酸核糖;
③发挥抗氧化作用。
NADPH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抗氧化作用

葡萄糖-6-磷酸的代谢去向取决于细胞的需求。当细胞需要大量NADPH时,葡萄糖-6-磷酸会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以产生所需的NADPH。这一途径产生的NADPH主要用于还原性生物合成反应,如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其中NADPH提供必要的还原力。此外,细胞在需要NADPH的同时,也可能需要5-磷酸核糖,这时葡萄糖-6-磷酸会经过磷酸戊糖途径的第一步至第四步进行代谢。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可能更偏向于需要5-磷酸核酮糖。
Kai

Ke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糖酵解途径主要考点
单糖、双糖和磷酸化糖衍生物
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第五章 糖酵解.ppt
生物化学ppt第五章糖代谢.ppt
生物化学之糖代谢.ppt
糖酵解过程分哪几个阶段?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什么。
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介绍
糖代谢途径是怎样的
《生物化学—代谢篇》第二十二章 糖酵解.ppt

网址: 重庆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分享:糖酵解与磷酸戊糖途径详解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