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过程是从葡萄糖开始分解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全过程共有10步酶催化反应。 1.葡萄糖磷酸化 糖酵解第一步反应是由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的C6被磷酸化,形成6-磷酸葡萄糖。该激酶需要Mg2+离子作为辅助因子,同时消耗一分子ATP,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 2.6-磷酸葡萄糖异构转化为6-磷酸果糖 这是一个醛糖-酮糖同分异构化反应,此反应由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醛糖和酮糖的异构转变,需要Mg2+离子参与,该反应可逆。 3.6-磷酸果糖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 此反应是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6-磷酸果糖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消耗了第二个ATP分子。 4.1,6-二磷酸果糖裂解 在醛缩酶的作用下,使己糖磷酸1,6-二磷酸果糖C3和C4之间的键断裂,生成一分子3-磷酸甘油醛和一分子磷酸二羟丙酮。 5.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的相互转换 3-磷酸甘油醛是酵解下一步反应的底物,所以磷酸二羟丙酮需要在丙糖磷酸异构酶的催......阅读全文
脂肪酸经过β-氧化分解为乙酰CoA,在柠檬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为柠檬酸,再经乌头酸酶催化形成异柠檬酸。随后,异柠檬酸裂解酶(isocitratelyase)将异柠檬酸分解为琥珀酸和乙醛酸。再在苹果酸合酶(malate synthetase)催化下,乙醛酸与乙酰CoA结合生成苹
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 ATP/AMP比值的高低对6-磷酸果糖激酶-1活性的调节有重要意义。当ATP浓度较高时,6-磷酸果糖激酶-1几乎无活性,糖酵解作用减弱;当AMP累积,ATP较少时,酶活性恢复,糖酵解作用加强;此外,H+也可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1的活性,这样可防止肌
发酵反应的过程依据不同糖的利用与产物的生产而不同。以下以葡萄糖生产酒精为例,说明酿酒发酵的过程,同时这也是最经典的发酵反应:化学式:C6H12O6→2C2H5OH+2CO2+2ATP(放出能量:118 kJ/mol)文字式:糖(葡萄糖、果糖或蔗糖)→ 醇类(乙醇)+二氧化碳+能量(ATP)就实际反应
变态反应的发生可分为两个阶段:致敏阶段,当机体初次接触变应原后,需要有一个潜伏期(1~2周),免疫活性细胞才能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此期间机体无任何异常反应,但已具备了发生变态反应的潜在能力。变态反应发生阶段,当致敏机体再次与同一变应原接触,变应原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引起机体生理功
顶体反应是受精作用的反应之一,受钙离子的调节。反应过程较长,包括顶体受体的激活、顶体膜与精细胞质膜融合、顶体中水解酶的释放、卵细胞外被(透明带)的水解等,最终导致精细胞质膜与卵细胞质膜的融合。精子获能以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是顶体反应的前提:①精子头部出现流动性不相等的区域,为精子膜与顶体膜融合做好
顶体反应是受精作用的反应之一,受钙离子的调节。反应过程较长,包括顶体受体的激活、顶体膜与精细胞质膜融合、顶体中水解酶的释放、卵细胞外被(透明带)的水解等,最终导致精细胞质膜与卵细胞质膜的融合。精子获能以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是顶体反应的前提:①精子头部出现流动性不相等的区域,为精子膜与顶体膜融合做好
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受到严格而精细的调节,以保持内环境稳定,适应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这种调节控制主要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的关键酶,它们的活性大小,直接影响着整个代谢途径的速度和方向,其中以磷酸果糖激酶-1最为重要。1
糖酵解的第一阶段是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途径。
今天已知的糖酵解途径需要近100年的时间才能完全阐明。需要许多较小实验的综合结果才能从整体上理解该途径。了解糖酵解的xxx步始于19世纪的葡萄酒工业。出于经济原因,法国葡萄酒业试图调查为什么葡萄酒有时会变得令人讨厌,而不是发酵成酒精。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在1850年代研究了这个问题,他的实验结果开
今天已知的糖酵解途径需要近100年的时间才能完全阐明。需要许多较小实验的综合结果才能从整体上理解该途径。了解糖酵解的xxx步始于19世纪的葡萄酒工业。出于经济原因,法国葡萄酒业试图调查为什么葡萄酒有时会变得令人讨厌,而不是发酵成酒精。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在1850年代研究了这个问题,他的实验结果开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在复合物内进行的脱羧作用主要可分为5个步骤,丙酮酸与乙酰辅酶A的中间物在复合物理的移动过程,大致依照E1、E2的顺序,E3则没有直接与中间物接触。其中丙酮酸是在第一个步骤(E1中)加入反应,乙醘辅酶A是在第三个步骤(E2中)中生成。 在第一个步骤中,丙酮酸上的一号碳(C-1)与相连的两个氧原子
正极反应: LiCoO2=Li1-xCoO2+xLi++xe - 负极反应: 6C+xLi++xe-=LixC6 电池总反应: LiCoO2+6C=Li1-xCoO2+LixC6 电压低于2.5V时 H2O+e→OH-+1/2H2 (g) OH-+ Li+→ Li OH (s)
光催化反应仪又称为光化学反应仪,多功能光化学反应器,光催化反应装置,多功能光化学反应仪等。光催化反应仪适合应用于化学合成、环境保护及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光催化反应仪系统具有技术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运行稳定、保护人体、自由组合、灵活定做等独特优势!光化学反应仪是近20年才出现的处理技术,在足够的
光化学反应与一般热化学反应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加热使分子活化时,体系中分子能量的分布服从玻耳兹曼分布;而分子受到光激活时,原则上可以做到选择性激发,体系中分子能量的分布属于非平衡分布。所以光化学反应的途径与产物往往和基态热化学反应不同,只要光的波长适当,能为物质所吸收,即使在很低的温度下
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这种结合在体外也能发生,这种特性就是许多免疫检测方法的基础。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是非共价的,可逆的,其特性符合许多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但因为抗体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抗原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使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表现出复杂性 [2] 。
抗原与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这一反应是分子表面的结合,虽然相当稳定,但因抗原-抗体本身未受到破坏,它们仍可分离,因此,反应是可逆的。此外,抗原分子与抗体分子的结合有一定的比例。一般来说,抗原是多价的,抗体是双价的,因而一个抗体分子可结合两个抗原分子,而一个抗原分子可结合多个抗体。所以,在比例
抗体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体是特异的。只与相应抗原反应。实际制备的抗体却常有非特异性反应,这是因为抗原不纯造成的。多组分抗原之间存在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或者两个抗原决定簇结构类似能与同一抗体结合,均可出现抗体与异源抗原的交叉反应。用琼脂双扩散能简便直观地反映不同抗原与同一抗血清,或不同抗血清与同一抗
在烷基化反应中,反应并不停止在一烷基化阶段,由于生成的烷基苯比苯易于烷基化,还可以生成多烷基取代的芳烃。以苯的乙基化为例,除乙苯外,还生成二乙苯和三乙苯等。如果加入过量的苯,则可以提高乙苯的产率,抑制多乙苯的生成,这是因为傅列德尔-克拉夫茨烷基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如果苯与过量的溴乙烷反应,则生
实验后可以用稀硝酸(等物质的量的浓硝酸会产生更多污染)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硝酸可以氧化银,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 过氧化氢和硝酸一样,也能清洗试管上的银镜,并且清洗效果和硝酸不相上下,但素有 “绿色氧化剂”之称的过氧化氢在清洗时不会放出污染环境的二氧化氮气体,价格也相对较低。所以,用过氧化
DNA经弱酸(1mol/L HCl)水解后,嘌呤碱与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被打开,并且使脱氧核糖与磷酸间的磷酯键断开,在脱氧核糖的一端形成游离的醛基。醛基在原位与Schiff(无色品红亚硫酸溶液)试剂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使细胞内含有DNA的部位呈紫红色阳性反应。紫红色的产生是因为反应产物的分子内有醌
识别相CD4+T和某些CD8+T细胞识别存在于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上的外来蛋白质抗原。在皮肤DTH中,将抗原呈递给CD4+T细胞并启动DTH反应的APC可能有三类:第一是存在于上皮中的特定的APCS如郎格罕细胞。它们能将抗原运输到引流淋巴结并在此与抗原特异性T细胞接触,活化的T细胞在数目和跨越
识别相CD4+T和某些CD8+T细胞识别存在于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上的外来蛋白质抗原。在皮肤DTH中,将抗原呈递给CD4+T细胞并启动DTH反应的APC可能有三类:第一是存在于上皮中的特定的APCS如郎格罕细胞。它们能将抗原运输到引流淋巴结并在此与抗原特异性T细胞接触,活化的T细胞在数目和跨越
首先茚三酮水合物和氨基反应,失去二分子水,然后失羧,生成亚胺,水解后得到氨基茚二酮,再和一分子茚三酮水合物失水,然后互变异构,即得到紫色的化合物。
焦糖化反应的结果生成两类物质:一类是糖脱水聚合产物,俗称焦糖或酱色;一类是降解产物,主要是一些挥发性的醛、酮等,这些物质还可以缩合、聚合最终也得到一些深颜色的物质。它们给食品带来悦人的色泽和风味,但若控制不当,也会为制品带来不良的影响。 1、焦糖的生成 糖类在无水条件下加热或糖类在高浓度下用
用末梢血主要有耳垂取血和指尖取血两个部位,婴儿可在脚后跟取血。耳垂取血痛感较轻,但取血量较少,特别是耳垂较小的人比较难于取血。指尖取血痛感较明显,但采血量较多,特别是对于血常规化验,可得到较为稳定的测定结果。 采血前应将皮肤清洗干净。在冬季寒冷的室外进到室内后不要立即取血,应使身体暖和以后,特
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
除去保护 Fmoc保护的柱子和单体必须用一种碱性溶剂(piperidine)去除氨基的保护基团。 激活和交联 下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被一种激活剂所激活。化学工艺常用HBTU/HCTU/HITU/HATU+NMM/DIPEA或HOBT+DIC作激活剂,激活的单体与游离的氨基反应交联,形成肽键。在
①电子传递从NADH开始,复合物Ⅰ将还原型的NADH氧化,释放出的两个电子和一个H+质子被NADH脱氢酶上的黄素单核苷酸(FMN)接受,同时从基质中摄取一个H+ 将FMN还原成FMNH2,NADH被氧化成NAD+重新进入TCA循环; ②FMNH2 将一对H+质子传递到膜间隙,同时将一对电子经铁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 1.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来提呈; 2.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
相关知识
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糖酵解反应过程
关于生物糖酵解的基本信息介绍
关于现代发酵工程的基本内容介绍
糖酵解的过程
下列关于糖酵解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现代发酵工程(关于现代发酵工程介绍)
2014初级药士考试辅导:糖酵解反应过程
糖酵解过程
糖酵解的过程(11页)
网址: 关于糖酵解的反应过程的介绍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