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绿茶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2.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揉捻是绿茶加工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和环节,能够提升绿茶的品质与口感。
3.然而现有用于绿茶加工中的揉捻装置整体多为需要人工辅助出料的半自动机械机构,在正常使用工作中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使得整体揉捻加工的出料工作不够流畅稳定,容易拖慢整体的加工进度,并相应影响了整体的综合使用性能,且整体出料后的揉捻盘上容易残留绿茶物料的碎渣,对后续不同种类茶叶揉捻加工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绿茶揉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人工辅助出料,无法实现流畅稳定连续工作,导致整体综合使用性能受限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绿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盘,所述揉捻盘外部的边侧位置固定安装有稳固支柱,所述揉捻盘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料导向板,所述揉捻盘外部上端的轴圈位置固定安装有弧形揉捻条,所述揉捻盘外部上端的中间位置预设有出料孔,所述稳固支柱外部一侧的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旋转支座,所述稳固支柱外部一侧的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旋转支座的外部上端活动安装有转动连杆,所述转动连杆外部上端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旋转承接件,所述稳固支柱外部另一侧的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辅助出料风机,所述旋转承接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料筒,所述旋转承接件外部上端的边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定位支杆,所述定位支杆的外部上端活动安装有旋转支臂,所述旋转支臂外部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挤压螺杆,所述挤压螺杆穿过旋转支臂外部的边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压料盖。
6.优选的,所述揉捻盘整体为圆形盘体结构,且弧形揉捻条在揉捻盘的外部上端呈环形等间距固定安装并与揉捻盘外部上端之间无缝的固定连接的弧形条状结构,所述出料孔在揉捻盘外部上端的中间位置与出料导向板之间相互连通。
7.优选的,所述稳固支柱在揉捻盘的外部边侧环形等间距对称固定安装有规格相同的三个,所述旋转支座在三个稳固支柱外部一侧的上端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规格相同的三个,且驱动电机在其中一个稳固支柱外部一侧的下端位置固定安装,同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旋转支座与转动连杆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转动连杆在三个旋转支座的外部对称活动安装有规格相同的三个,且旋转承接件在料筒的外部边侧环形等间距对称固定安装有规格相同的三个,所述辅助出料风机在三个稳固支柱另一侧的上端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规格相同的三个,同时料筒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
9.优选的,所述旋转支臂在定位支杆外部以二者连接处作为旋转中心,且挤压螺杆
的外部螺纹规格和旋转支臂与挤压螺杆连接处的内部规格之间相互对应吻合,所述压料盖的外径尺寸与料筒的内径尺寸之间相互对应匹配。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绿茶揉捻装置,通过在揉捻盘上对应开设和安装了相互连通的出料孔与出料导向板,能够使整体在正常使用工作中,加快绿茶揉捻后的出料速度,有利于提升整体的工作进度,有助于提升整体的使用工作流畅性,且通过在支撑机构上对应对称增设了能够辅助对揉捻盘内部揉捻后绿茶进行风力出料的辅助出料风机,加快出料速度,并便于对揉捻盘外部上端的绿茶残留进行风力清理,有利于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部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料盖翻转状态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揉捻盘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揉捻盘;2、稳固支柱;3、出料导向板;4、弧形揉捻条;5、出料孔;6、旋转支座;7、驱动电机;8、转动连杆;9、旋转承接件;10、辅助出料风机;11、料筒;12、定位支杆;13、旋转支臂;14、挤压螺杆;15、压料盖。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
‑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绿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盘1、稳固支柱2、出料导向板3、弧形揉捻条4、出料孔5、旋转支座6、驱动电机7、转动连杆8、旋转承接件9、辅助出料风机10、料筒11、定位支杆12、旋转支臂13、挤压螺杆14和压料盖15,揉捻盘1外部的边侧位置固定安装有稳固支柱2。揉捻盘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料导向板3,揉捻盘1外部上端的轴圈位置固定安装有弧形揉捻条4,揉捻盘1外部上端的中间位置预设有出料孔5,稳固支柱2外部一侧的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旋转支座6,稳固支柱2外部一侧的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旋转支座6的外部上端活动安装有转动连杆8,转动连杆8外部上端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旋转承接件9,稳固支柱2外部另一侧的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辅助出料风机10,旋转承接件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料筒11,旋转承接件9外部上端的边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定位支杆12,定位支杆12的外部上端活动安装有旋转支臂13,旋转支臂13外部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挤压螺杆14,挤压螺杆14穿过旋转支臂13外部的边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压料盖15;
18.进一步的,揉捻盘1整体为圆形盘体结构,且弧形揉捻条4在揉捻盘1的外部上端呈环形等间距固定安装并与揉捻盘1外部上端之间无缝的固定连接的弧形条状结构,出料孔5在揉捻盘1外部上端的中间位置与出料导向板3之间相互连通,使整体揉捻作业的出料工作更加快速便捷;
19.进一步的,稳固支柱2在揉捻盘1的外部边侧环形等间距对称固定安装有规格相同的三个,旋转支座6在三个稳固支柱2外部一侧的上端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规格相同的三个,且驱动电机7在其中一个稳固支柱2外部一侧的下端位置固定安装,同时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穿过旋转支座6与转动连杆8之间相互固定连接,能够通过转动连杆8在旋转支座6外部上端活动安装结构以及转动连杆8与旋转承接件9之间的活动连接关系,实现料筒11在揉捻盘1外部上端的连续揉捻工作;
20.进一步的,转动连杆8在三个旋转支座6的外部对称活动安装有规格相同的三个,且旋转承接件9在料筒11的外部边侧环形等间距对称固定安装有规格相同的三个,辅助出料风机10在三个稳固支柱2另一侧的上端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规格相同的三个,同时料筒11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揉捻工作流畅性;
21.进一步的,旋转支臂13在定位支杆12外部以二者连接处作为旋转中心,且挤压螺杆14的外部螺纹规格和旋转支臂13与挤压螺杆14连接处的内部规格之间相互对应吻合,压料盖15的外径尺寸与料筒11的内径尺寸之间相互对应匹配,能够使压料盖15在正常使用工作中对料筒11内部物料进行连续稳定的压料工作,以保证整体的揉捻均匀程度。
22.工作原理:首先,将待进行揉捻加工的绿茶物料稳定倒入料筒11,利用旋转支臂13在定位支杆12外部的活动安装结构,将旋转支臂13旋转,并使压料盖15与料筒11处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通过挤压螺杆14带动压料盖15,利用压料盖15与料筒11内部规格的对应匹配关系,使压料盖15将料筒11内部绿茶物料下压至指定高度,启动驱动电机7,在驱动电机7输出轴的转动带动下,利用旋转支座6上端所活动安装转动连杆8以及转动连杆8与旋转承接件9之间的活动安装结构,另料筒11内部物料与底部揉捻盘1上端所设弧形揉捻条4进行旋转摩擦,起到较好的均匀揉捻效果,出料孔5在揉捻盘1外部上端的开设位置能够使绿茶揉捻后的出料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能够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启动辅助出料风机10,加快出料速度,并便于对揉捻盘1外部上端的绿茶残留进行风力清理,有利于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2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相关知识
一种多功能绿茶揉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低农残绿碎茶的制作方法
绿茶的制作方法和品种
绿茶揉捻、烘炒等工序需要多长时间?
绿茶制作的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干燥,其原理就是消除
绿茶制作六个工序,手工炒制绿茶的最佳方法(制作过程详细)
普洱茶制作步骤:杀青揉捻的目的和好处,能否放心饮用?
一种桑叶健康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黑茶的制作工序的六个步骤,萎凋/杀青/揉捻/晒青/堆渥/干燥
一种柳叶蜡梅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网址: 一种多功能绿茶揉捻装置的制作方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