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起始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大多数人们以为是为了纪念屈原才有的端午节,其实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是我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这个时间要比纪念屈原早得多。后来大家有感于屈原的爱国精神,又添上了纪念之意。
图源:网络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来进行庆祝,如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斗草等。当然,最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
其实在这些习俗中,都可以找到健康的根源,今天荷叶健康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端午饮食文化中的健康密码!
1.粽子——开胃健脾
端午一定少不了粽子,而粽子的原料是糯米,包粽子的是苇叶。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能益气健脾、开胃消食。苇叶则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
二者结合,非常适合端午后潮热的天气,是不可多得的解暑良药。
图源:网络
2.艾草——健脾利湿
端午节很多地方有悬挂艾叶、佩戴艾草香囊的习俗。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能够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除了悬挂,还会用艾草煎煮成汁,然后用其洗澡、泡脚,能够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还可以将艾草做成艾糕,能够祛湿除热。
3.咸鸭蛋——滋阴清肺
南方部分地区,在端午节时还会吃咸鸭蛋。中医认为,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疗夏季膈热,咳嗽、喉痛、齿痛等情况。夏季,人体出汗多,咸鸭蛋还可以为人体补充流失的盐分。
4.五加酒——祛湿邪
有些地方会饮用雄黄酒,不过现代研究发现雄黄中含有砷、汞等重金属,遇热会形成剧毒,不建议内服。
不过有些地方服用的五加酒却有不错的效果,五加酒是用五加皮制成,气香味苦,可以滋补肝肾壮筋骨。身为一种常用中药,五加皮主要治疗腹痛、男子阳痿、女子腰痛、腿痛等。
图源:网络
当然端午节的主角还是粽子,但这3种人吃的时候要注意!
1.心血管病人
粽子,尤其是肉粽子、豆沙粽子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偏于油腻,一般心血管病患者就不要吃了。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病人,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对病情不利。
2.糖尿病患者
粽子多由糯米制成,本身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还加入了大量的糖类物质,很容易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食用粽子,一般不建议吃太多,别超过2两,且对应的主食要有所减少,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3.胃肠道疾病患者
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这种米的粘性比较大,食用过多,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除此之外,粽子偏于油腻,很容易引起腹痛、腹泻。胃肠道疾病患者及老年人消化能力较差,要尽量控制食用量。
普通人群在吃粽子的时候,千万别与冰镇啤酒、冰淇凌、冷饮等一起吃,很容易引起胃肠道消化问题,如恶心、呕吐等,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图源:网络
正确吃粽子,少不了这3点
1.夜宵别选粽子
粽子进入人体需要消耗很长时间,刺激更多胃酸分泌才能消化,夜晚人的消化能力弱,此时吃粽子很容易诱发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
2.粽子不能与其他主食同吃
医生建议,一天最好别吃超过三个粽子。尤其是正餐过后,别把粽子当作零食和甜点来吃。粽子是一种主食,热量较高,如果吃了主食就不要再吃粽子了,以免消化不良。
吃粽子的时候,最好配上清粥小菜,千万不要配合大鱼大肉,造成热量摄入过高。端午节后,最好清淡饮食三五天,让超负荷运转的胃肠道好好休息下。
3.粽叶有霉味不要吃
食用粽子前,可以先闻一闻粽子的气味,粽子本身有一定的香气,如果出现酸味、霉味、馊味,说明粽子本身出问题,这种粽子千万别买,也不要食用。
对于真空包装和速冻的粽子,也要注意加工方法和过期时间,一旦发现有霉味、异味,千万别再食用。
【参考文献】
邓海平. 端午节 艾草悠悠情思长. 科学大观园,2022,(09):72-75.
科苑. 解读端午节饮食文化中的健康密码. 今日科苑,2014,(05):57-64.
小禾. 三类人不宜吃粽子. 新天地,2016,(06):49.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端午节怎么健康吃粽子
粽子吃多了影响减肥?吃粽子前记住4句话,避免影响身体健康
端午粽子如何健康吃?不妨搭配这些!
端午节吃粽子的三大注意
端午吃粽子,这些健康要点请收好
端午享“粽” !温江名中医提醒这样吃更健康
端午上千年的养生智慧 花3分钟看看粽子不白吃端午
端午安康!健康吃粽小贴士,让美味不再危险
端午节如何健康吃粽子(精选3篇)
健康科普丨端午吃粽子 养生有讲究
网址: 端午粽子千万别这样吃,吃不对小心影响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