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体育器材(精选十篇)
一、借鉴民间传统项目
现在的许多体育活动都来源于民间的游戏, 因此, 在自制体育器材时可以把一些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的民间传统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 同时借鉴游戏中所用的器材, 并对这些器材进行一定的加工。如, 民间有一种“打瓦”游戏, 游戏器材是石板与小石块, 而在教学中则可以利用纸球和带有编号的小木板进行游戏;在“滚铁环”游戏中, 可以利用身边的废铁丝、藤圈等自制“铁环”;在“打尖”游戏中, 可以利用接力棒进行游戏等。
二、学生动手
实践证明,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体育器材不但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平时生活当中的废旧物品制作器材。如, 让学生利用家中碎布和锯末、沙子等制作“沙包”, 可应用于投掷教学中;在瓶盖或者矿泉水瓶上打孔, 再用铁丝将这些瓶盖或矿泉水瓶串起 (呈圆形) , 可用于钻圈、钻山洞、互抛、跨越、投掷、艺术体操表演等;可以利用废旧报纸制作用于各种投掷练习的纸球、纸飞机、纸棒等;可以利用鸡毛、垫圈制作毽子等。
三、器材组合
其实健身并不一定需要自己购买健身器材的,平时在家里也可以自己亲手制作健身器材的。当然很多人并不相信,认为平时健身用到的器材怎么可能自己想做就做出来,当然专业的健身器材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但是一些简易DIY的健身器材却是可以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背包
背着背包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能增加负重,达到更好地消脂效果。
1、背着背包,两腿并拢,两臂在胸前水平举起伸直,握拳,掌心向下。弯曲膝盖,慢慢下蹲至坐着的姿势,保持15秒,然后起身,休息5秒后继续,重复5-10次。
2、背着背包,右腿向前跨一步,弯曲膝盖下蹲,直到两腿膝盖弯曲角度成直角,两臂向前平举。停住5-10秒,然后起身,换腿重复相同动作。左右各做10-20次。
3、两腿分开约一个半肩宽距离,背着背包,慢慢下蹲至膝盖不超过脚趾头,两手放在大腿上,手指向内。停住5-10秒,然后迅速起身,两臂向上举起并合掌,脚尖踮起,全身向上延伸。重复动作10-20次。
书本
可以使用一些较厚的书本当做哑铃来做运动,锻炼手臂肌肉。
1、两腿盘坐在地上,手上各拿一本厚书,手肘向上弯曲成直角,并向两侧打开,上臂平行于肩膀。吸气,收紧腹部,吐气时,将手臂伸直,贴住耳旁,保持5-10秒后回到起始动作。重复10-20次。
2、同样盘坐在地上,两手各拿一本厚书,手臂举起,手肘弯曲成直角,向两侧打开,然后将手肘向胸前移动,直到两臂平行,掌心相对,停住5-10秒。这样重复打开靠拢,重复10-20次。
3、俯身跪在地上,两腿并拢,脚背贴地,大腿垂直于地面,背部挺直,右手撑地,左手拿着一本厚书,然后弯曲手肘做上下移动。每边手臂重复10-20次。
小健身球
无论是小足球还是专用的健身球,都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增加动作的难度,加强锻炼效果。
1、俯身跪在地上,两小腿交叉,脚掌离地,大腿垂直于地面,两手在肩膀正下方,左手放在小健身球上。接着吸气,收紧腹部,吐气时,屈肘,上身下放,做俯卧撑,重复10-20次,然后换手重复相同动作。
2、站直,两手屈肘托出腰侧,右脚向前放在一个小健身球上。接着吸气,保持要被挺直,目视前方,弯曲膝盖,下蹲,在极限处停住10秒,注意保持身体稳定。重复10-20次,然后换腿重复相同动作。
关键词:小学体育;自制器材;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65-01
一、自制体育器材
体育自制器材是由于在学校实际情况制约下不能有充足的体育器材满足学生上体育课的需求而产生的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体育器材。
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足够的体育器材和设施,否则无法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但是目前许多小学体育器材匮乏,体育器材的配备达标率低,而体育场地与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的基本物质条件。就本校所拥有的体育器材来看,远远达不到《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对小学所规定的要求,因此,对于体育教学标准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各地、各校的办学条件差异很大,在小学各类体育器材按国家制定的“配备目录”配齐,有很大困难,而要实施新课程标准基本的体育器材设施是基础。面对这一矛盾,教师要做好自制开发器材与利益的能力。
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的开发和利用
1、创造条件增添体育器材
通过多渠道筹措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作为体育教师,要想方设法争取社会力量,及上一级部门联系,尽可能得到这些部门的支持,为增加体育器材创造条件。
2、开动脑筋研发体育器材多功能
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除了跨栏,也可以用来作小足球球门进行射门练习,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自编体操。利用自制的纸球,可
以用来投掷,可以用来当作负重物、障碍物、标志物,还可以用来做游戏:投掷比准。
下面将介绍呼啦圈在小学障碍跑教学中运用:(1)跑过障碍。根据小学生的步长,控制好前后、左右距离,将呼啦圈等间距的放在一条直线上,快跑中安全地跑过障碍。可以发展学生的位移速度和灵敏、上下肢协调能力。(2)跨过障碍。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制作适当尺度的呼啦圈放在一起,并且等间距的放在一条直线上,在快跑中安全地跨过障碍,发展位移速度、灵敏、上下肢协调能力和腿步力量。(3)跳过障碍。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3到4个呼啦圈放在一起,并且等间距的放在一条直线上,在跑动中安全地跳过障碍,发展上下肢协调能力、单脚或者双脚跳跃能力。(4)绕过障碍,爬过或钻过障碍。用4到5个呼啦圈竖起做为障碍物,当跑到障碍物前约1—2米处时,根据障碍物的高度,迅速钻过障碍物,也可以用手脚并用爬过障碍,然后继续跑钻,直到结束。发展上下肢协调用力的能力。只一个呼拉圈,学生有的滚,有的转,结合儿童感兴趣的动画片《哪咤闹海》设计情境,在我把呼拉圈发给学生后,他们自己也能想出很多种玩法,如跳圈计数的比赛,拿一个转圈圈,锻炼腰腹部肌肉,放在手臂上大臂上练习回旋滚动。多个圈圈转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性;还可以当作铁环滚动做速度练习,看谁滚的远;还可以当做跑跳投的标志物,或是做套圈游戏,看谁套得多而准,增加竞赛意识,以此增添学习体育的兴趣。另外在练习前滚翻的动作时,利用呼啦圈来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开动脑筋,发挥大家的作用,来开发常用器材的新功能,为教学而服务。
3、启制体育器材的作用
利用废旧物、生活物品、生活设施和生活工具等解决器材的短缺问题,改善教学条件,是一个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好办法。如一张废旧报纸,只要能开动脑筋就能成为学生很好的体育用具:如折成纸飞机,做飞行比赛,学生拿到这张纸,随意去折不同的飞机,既开发他们的智力又锻炼了他们的体力;把多张报纸根据需要揉成一团,外面用胶布粘贴成一个球,用来替代垒球上课,减少课上的危险性;如果将纸团做的大一些,贴上黑白相间的外包装,成为一个足球,在制作时,既锻炼了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美感。还可以在纸球里面拉一根绳子做成绳带球,作为辅助小足球的踢球练习,并以此开展踢球比多的游戏;多张纸卷成纸棒,代替体操棒,做简单的练习;一张报纸就能够有这么多的用处,主要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勤思考多制作。
再如一个废旧的易拉罐也可以让学生玩得很开心。当成一个个的小哑铃,做体操时按照节奏撞击的声音在校园中响起,不亚于一段美妙的音乐。在游戏练习的时候可以用来当作标志物和障碍物。这也是利用废物的好例子。在我们学校,让学生按照要求自己制作小沙包,用这些沙包开展了一些丰富的游戏:用沙包替代实心球,垒球做技术练习,减少练习困难,提高学生学生练习的兴趣;沙包当作投掷的器具来开展投掷保龄球的游戏,这些都可以较好的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活跃课堂及调动学生运动的参与积极性,很多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自己或鼓励学生共同制作一些体育器材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用报纸、旧自行车轮胎、废易拉罐等做成器材,学生自制体育器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及学生间学习观的形成,并且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运动热情,活跃了课堂。
一、优化体育活动环境
1.创造适宜的体育活动环境。小学生活动环境不仅对小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而且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 要千方百计地积极改善小学体育活动的环境, 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如在小学生经常活动的场地筹巨资铺设塑胶活动区, 保证小学生活动的舒适与安全。另外, 在小学生活动场地周围为小学生开辟玩沙区、攀爬区。把户外活动场地划分成区域, 有奔跑区、钻爬区、跳跃区、投掷区、平衡区等。利用旧轮胎、大油桶等组装、改造、喷刷彩色后运用到小学生体育体育活动中, 最大限度地为小学生营造体育活动环境;在户外体育运动的时间安排上, 本着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安排小学生活动的时间, 合理调配各个不同班级的体育活动时间, 除了统一设置活动的时间和内容以外, 还增加了不同老师、不同班级的自选活动时间, 让大家有自主活动安排的时间, 强化小学生体育活动效果。
2.营造良好氛围, 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据调查, 小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小学生情绪直接受活动氛围的影响, 因此, 营造良好的小学生活动氛围, 对激发小学生参与活动至关重要。我们经常看到, 小学生在活动中有时会因某种原因做不好某种动作, 或是一时掌握不了某种技能而不愿参与活动;以往的小学生体育活动简单单调, 久而久之, 孩子感到不新鲜, 兴趣淡薄。此时, 我们自制小学生体育器材丰富小学生的体育活动, 有趣的器材极大地调动了小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优化体育活动器械及材料
1.统筹多方资源, 利用废旧材料开发研制体育器材。搜集废旧物品设计制作体育器械, 因为废旧材料的来源广泛, 会极大地丰富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既节约学校在器械方面的开支, 又弥补小学体育活动器具的不足。首先, 我们因地制宜, 充分搜集废旧物品自制各种环保体育器械。在体育器械的制作上, 我们力求简单、安全性、趣味化、多样化, 大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利用冰棍签、饮料瓶、易拉罐、各种食品包装箱等, 经设计加工制作成各种花样的小学生活动器具, 如用饮料瓶、易拉罐制作成梅花桩;用食品袋制作成供小学生投掷活动的“流星球”;用食品袋和细绳制作成小小“降落伞”;用报纸制作成接力棒, 等等, 还有用废布制作的布袋跳, 塑料圈制作的抛接网等。另外,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共同研制和开发体育器材, 并开发沙包、拉力器、小推车、高跷、飞镖保龄球、小哑铃、手榴弹、毛线辫等多个品种, 丰富各班的体育活动区角。
2.创新性地使用自制的体育器材。教师在使用自制的小学生体育器材时, 在充分发挥其基本功能时, 还要创新开发此种体育器材的其他功能, 使自制器材充分发挥功能, 满足小学生的各种需要。如用旧花布制作成的“跳绳”, 还可以用来练习甩动等体育活动;用废旧易拉罐等各种饮料瓶制作成体育活动器具, 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滚动、抛扔和练习准确的投掷等能力;可以当成“梅花桩”发展小学生的平衡能力。师生收集了很多牛奶盒, 可以把牛奶盒当“标志物”进行障碍跑训练;利用盒子的大小, 摆放角度的不同训练小学生面对不同情况下的反应能力, 用增加难度的办法提高小学生的应对能力、协调能力, 培养他们的机智果敢精神。还可以在中间插个棍, 玩套圈体育活动, 促进孩子跑、跳、钻、爬等多项基本动作的发展。
三、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自制体育器械使小学生运动的兴趣明显提高 , 体能和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且养成一定的运动习惯, 不愿参与活动的小学生几乎没有。
2.使用废旧物品制作的体育活动器具 , 调动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体育活动使小学生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和思维活动得到协调发展与密切配合, 为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发展提供良好机会。在体育体育活动中, 小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开发, 独立、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3.通过制作活动器械 , 发展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在制作时, 小学生情绪很高, 都争先恐后地抢着与老师一起制作, 如:制作飞镖时, 老师将饮料瓶剪好, 小学生就会用各种颜色的即时贴装饰在上面, 既结实又美观。有的小学生还积极动脑, 互相配合, 创造出新的制作方法和玩法。
4.在体育体育活动中 , 小学生的活动一般都是与同伴的共同合作、相互交往完成的, 体育活动促进小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对输赢与友谊的概念逐渐产生认同感, 使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规则有进一步了解, 集体主义观念进一步增强, 合作与交往能力进一步提高。
5.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体育器材 , 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容, 使开展活动形式多样、生动、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小学生在活动中一直处于活泼、愉快、健康的氛围中,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生的情感, 而且发展了小学生的个性。
6.无毒无味安全的废旧物品制作的体育器械培养了小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增强了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 在小学生体育体育活动中, 有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体育器械, 不仅节省了学校资金, 有效增强了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而且激发了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丰富了小学生活动的内容, 增添了小学生活动的形式, 给小学生营造了有趣、活泼、安全、健康的活动氛围, 促进了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摘要: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装、改造、加工, 将其应用到小学生体育体育活动中, 这样的玩器具既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又可一物多玩, 趣味性更强, 还可灵活变换活动方式, 不断更新体育活动材料, 达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废旧材料,体育体育活动,制作做法
参考文献
[1]徐莎莎.废旧材料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利用探索[J].小学科学 (教师论坛) , 2011, 5.
[2]刘波.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小学特色活动[J].新课程 (教研) , 2011, 7.
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体育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里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自制体育器械是幼儿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材料。体育器械可以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和兴趣,并产生相应的动作。如今我们幼儿园的体育玩具可谓是琳琅满目,有现成购买的的器械如皮球、呼啦圈等;大型的户外器械有滑滑梯、平衡木、跷跷板等,这些玩具虽然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参与,但在集体活动中往往是人多,器械少,远远满足不了小朋友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自制一些体育器械。《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曾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玩具。”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制作,充分的利用周围的废弃物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现有的条件自制而成的,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和基本动作为目的,让幼儿在探索器械玩法过程中,游戏中体验自制体育器械带来的快乐。我园于2019年4月14日-15日开展班级自制体育器械评比活动。
二、活动时间:2019年4月15日-16日
三、活动地点:一楼前院
四、参与人员:全体教师、园委会成员
五、评分办法:本次比赛实行现场打分,由各班教师代表依次向评委组及全体教师介绍本班自制体育器械的种类、数量及各个体育器械的多种玩法,结合现场介绍评委组进行打分。次日早锻炼环节由评委组再次进行实地观摩,进行现场打分。
六、评比要求:
1、作品种类丰富、数量能满足每位幼儿不少于三种。(20分)
2、科学性:器械适合幼儿认知规律,可操作性强,便于幼儿操作和理解,为幼儿所喜欢。(20分)
3、教育性:器械符合本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能促进幼儿动作发展。且能体现一物多玩。(20分)
4、安全性:器械选择无污染,安全卫生、结实耐用、造型无棱角、无安全隐患。(20分)
5、器械设计新颖有创意、美观,具有推广和普及性且能体现一物多玩。(20分)
七、评委组成员:景译漩、马丽娟、马娟、季茹、梁依妮、苏少谨
八、奖项设置:
以班级为单位评选出两个优胜班级。
九、影像资料:许玲
田园幼儿园
草推车(适合年龄:中、大班)
制作材料:草绳、木棍、轮子、钉子。
制作方法:将木棍用钉子钉成车子状,并在车上安装轮子,车子的造型拼好后,再用草绳缠绕在车子上,这样一辆草推车就做好了。
玩法:
1推小车:一人推小车绕着障碍物走,或沿着直线向前走。
2你推我坐:一幼儿坐在车上,另一幼儿推车向前走,以锻炼幼儿的臂力。
草飞盘(适合年龄:小、中、大班)
制作材料:草绳、红丝带。
制作方法:用四条一样长的红丝带扎在草绳的顶端,然后从草绳的顶端向里卷,卷到丝带时,用丝带扎起来,依次进行,一边卷一边扎,最后卷扎成一个圆形即可。
玩法:
1掷飞盘:右手拿住飞盘,利用手腕的力量把飞盘扔出去。
2过河:将草飞盘放在地上当作小河里的石头,请幼儿踩着石头过河。
制作材料:稻草、红彩带、宽胶带、小铃铛、木棍(长短不一)。
制作方法:将木棍顶端弯折成马头状,用胶带固定,准备干净的稻草,包裹整个木棍,并用胶带固定,最后扎上红彩带作装饰,扣上小铃铛。
玩法:双脚并拢,夹住木棍,两手抓住马耳朵或木棍最顶端,向前行进跑、跳或走,亦可绕草囤障碍前进。
草囤(适合年龄:中、大班)
制作材料:草绳、丝带
制作方法:用四条一样长的红丝带扎在草绳的顶端,然后把草绳的顶端向里卷,卷到丝带时,用丝带扎起来,依次进行,一边卷一边扎,扎成一个小圆盘。每一次卷的时候都要比前一个圈大一点,扎到最后越来越大,变成一个下大上小的圆柱体。
玩法:
1跳草囤:将草囤从矮到高依次摆放,两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确保幼儿有一定助跑的空间,通过助跑的力量跳过草囤。
2绕草囤:将单个草囤依次排放,中间空有一定的距离,幼儿可将草囤作为障碍物绕草囤跑、走、推小车、滚铁环。
草网(适合年龄:中、大班)
制作材料:塑料圈、细草绳。
制作方法:将草绳以网状用带子固定在塑料圈上。
玩法:
1抛球器:幼儿双手拿草网向上抛接球,可一个人玩,也可两个人对抛。
2风火轮:将草网竖直放在地上用力向前推出。
草龙(适合年龄:中、大班)
制作材料:稻草、丝带、木棍。
制作方法:将稻草打成草绳整理好,编成麻花辫;将稻草顶端制作成龙头状,用丝带固定于木棍顶端,每隔1米~2米固定一根木棍,可使用5根~6根木棍。
玩法:请一名幼儿拿着绣球,在草龙前面摆动,玩草龙的幼儿两手抓住木棍底部,随绣球舞动草龙。
草鞋(适合年龄:中、大班)
制作材料:稻草、丝带、松紧带。
制作方法:将稻草打成细草绳再打成草鞋,系上松紧带装饰上丝带即可。
一、自制体育器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生间学习观的形成
自制体育器材是一个认识、学习、创新与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研究的欲望,同时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教师在分析讲解体育器材过程中,必须做到对器材创新时应该注意其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使用性,让学生相互间思考、交流并在不同的时候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对学生提出的想法与看法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既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式学习探究,又有与教师、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在这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自主、合作与竞争意识。
二、在自制体育器材过程中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自制体育器材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参加其中,不是以个人或某些团体为中心,而是同学们间相互探讨、相互研究、相互交流,对于学生提出较好的方案给予表扬,对不合理的地方也给予鼓励,不论运动能力好与差的学生多给予鼓励,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广泛地征求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想法,在同学们间相互探讨、相互研究、相互交流,或者以民主的方式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研究该器材和该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联系,从而对该运动项目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认识,同时教师积极认真地讲解和正确地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拉近了彼此距离,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感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素质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三、自制体育器材利于树立正确的认识思想,丰富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真正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有目的有选择地对运动器材进行分析讲解其特点,并不时地提出问题,正确地引导和鼓励学生靠自己对器材的认识和理解,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制,然后在课堂上对那些比较合理地、科学地自制品来加以利用,并鼓励学生都来使用自己自制的器材,这样学生会很自然的投入到学练当中来,同时带动大多数的同学都参与进来。让大家都能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主动地参与自制器材当中来。从而改变和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锻炼。
⒉在教学过程当中合理地利用学生自制的器材,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提高,使得学生能真正的感受到体育课上带来的乐趣,进一步改变了学生对体育课片面的认识和错误的理解。
四、自制体育器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平时生活当中的废旧品来制作器材。自制体育器材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对器材的原理、结构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实践来自制出比较实用的运动器材,同时在教师的正确的、科学的指导方式下通过平时对周围的事物的观察和研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并且通过废物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自制体育器材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由于自制的小器材是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学生对它充满感情,就会想方设法地充分表现它、利用它,因此不论运动能力好与差的学生,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获得了运动兴趣。
关键词:体育工作,自制器材,研究,体会
当前多数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场地不足,资金短缺,器材短缺,破损严重。这些问题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调查显示,在许多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都低于50%。
目前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主要以学校自筹、自制为主。和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争取社会赞助改善体育教育条件的可能性很小,只有45.54%的农村中小学器材达到全国最低器材目录标准。即便有,但有的破旧,远远达不到《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对农村初中所规定的要求,因此,体育器材的配备直接影响着初中体育教学标准的实施。
由于学生的人数较多,场地器材极为有限,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上好每一堂课,能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们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创业精神,通过启发鼓励来激发学生自主的进行自制体育器材的兴趣,一方面来补充体育课上器材的不足,另一方面开展自制体育器材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大部分学生自制的体育器材有很多的独到之处,并从很大程度上充分的发挥了自己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为了使每一位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自制器材的活动中来,在体育教学课堂上不但讲解运动项目技能特点,而且对使用的材料要求、结构等方面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使得学生有针对性、科学性地进行自制器材。
1 开展自制体育器材活动取得成果
经过在教学过程中初步实验,总的方面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自制体育器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生间学习观的形成
自制体育器材是一个认识、学习、创新与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研究的欲望,同时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教师在分析讲解体育器材过程中,必须做到对器材创新时应该注意其的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使用性,让学生相互间思考、交流并在不同的时候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对学生提出的想法与看法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既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式学习探究,又有与教师、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在这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自主、合作与竞争意识。
1.2 在自制体育器材过程中有利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自制体育器材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参加其中,不是以个人或某些团体为中心,而是同学们间相互探讨、相互研究、相互交流,对于学生提出较好的方案给予表扬,对不合理的地方也给予鼓励,不论运动能力好与差的学生多给予鼓励,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广泛地征求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想法,在同学们间相互探讨、相互研究、相互交流,或者以民主的方式进行讨论,从而使的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研究该器材和该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联系,在不知不觉地过程中对该运动项目知识的更深层次的学习和认识,同时教师积极认真地讲解和正确地传授体育运动知识,并在不知不觉过程中与学生拉近了距离,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感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素质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1.3 自制体育器材利于树立正确的认识思想,丰富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真正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在农村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加上大多数的家长对学生体育运动爱好的阻挠,使得在体育运动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特点,体育教学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制体育器材的实施从某些方面很好的改变这一局面。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有目的有选择的对运动器材进行分析讲解其特点,并不时的提出问题,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靠自己对器材的认识和理解,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制,然后在课堂上对那些比较合理地、科学地自制品来加以利用,并鼓励学生都来使用自己自制的器材,这样学生会很自然的投入到学练当中来,同时带动大多数的同学都参与进来。
让大家都能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又可以的激励其他的学生主动地参与自制器材当中来。从而改变和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理解,使的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锻炼。
在教学过程当中合理地利用学生自制的器材,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提高,使得学生能真正的感受到体育课上带来的乐趣,进一步改变了学生对体育课片面的认识和错误的理解。
1.4 自制体育器材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平时生活当中的废旧品来制作器材。自制体育器材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对器材的原理、结构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实践来自制出比较实用的运动器材,同时在教师的正确的、科学的指导方式下通过平时对周围的事物的观察和研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积极的进行器材的自制,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并且通过废物再利用在一定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1.5 自制体育器材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由于自制的小器材是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学生对它充满感情,就会想方设法地充分表现它、利用它,因此不论运动能力好与差的学生,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获得了运动兴趣。再加上自制的小器材的锻炼方法简单易行,那么就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为今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同学们自制器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自编开发一些科学实用的锻炼项目,形成校本课程供学生学习锻炼。而且也可以不定期的进行自制器材的评比活动,让学生真正的感到自己的器材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接受,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并能进一步的激发和鼓励学生更加的投入进去,而且无形中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能更好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2 自制体育器材中的问题、困难和解决办法
研究面对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面不是很广,因此对体育器材的研究和自制都有一定局限性,以及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只是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废弃品上,而且主观意识很强,常常造成想象的非常好,但很不实用,缺少可行性。
因此针对学生在自制体育器材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地、合理地分析并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使得学生摆脱主观地想法与实际脱离的不良现象,积极地让学生体会到正确地认识观,从感性知觉向理性知觉,从模糊观念到清晰概念中正确地转变过来。
总之,开展学生自制体育器材活动缓解了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器材匮乏的新问题,有利于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提供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一、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支持幼儿发展
幼儿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幼儿自己参与准备的器械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每一次我们为孩子们提供机会准备活动器械时,孩子们都积极性特别高。如,教师用布自制器械“有趣的布袋”,让中、大班幼儿钻在缝制装饰过的布袋里进行跳跃练习,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控制平衡的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等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用奶盒、饮料瓶、塑料管制作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舞龙,让大班幼儿练习手臂力量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同种类型的器械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如“投掷物”:可以用报纸做成手榴弹、纸球,用布缝制成沙包,用纸壳、毛线制作成飞盘等等,可谓是丰富多彩。废旧材料在老师的巧手下变成了富有创意的运动器械。不同的材料以新颖的面目出现更能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变化着的器械能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积极性更高、兴趣更大。
我们还让家长、幼儿搜集并参与自制体育器械的过程,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身体获得发展,收获快乐,使孩子和家长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家长带来的材料不但让教师集思广益办法多,也为我们自制器械拓宽了思路,还在制作过程中增进了师幼、亲子间的感情,密切了家园联系。
二、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培养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运用想象力将体育活动故事化、情景化,能让幼儿更好地进行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如,在我们开展“小小运动员”这样的运动中,可将运动内容故事化、情景化。在场地上,我们为幼儿创设了情景式的运动环境,牛奶盒、薯片桶、可乐罐、轮胎、平衡木、皮球、饮料瓶……在这里变成了“运动员的起跑点”、“弯曲的山路”、“密集的障碍”、“崎岖的山坡”、还有“水桶”、“梅花桩”……“运动员”个个投入到“运动”中去。孩子们协调地钻过山洞、跨过障碍、游过河流、蹬上山坡、奋力奔跑、勇夺冠军,个个表现的大胆勇敢。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由地活动着,爬、钻、跑、平衡、跳等运动综合能力得以充分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一物多玩的作用
幼儿的创造力经常会让成人感到吃惊,我们在活动时常鼓励幼儿想法子变换器械的玩法。年龄小的幼儿可选择玩法比较简单的器械,而对年龄大的幼儿就帮助选择一些玩法较复杂的器材,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如,在“好玩的尾巴”中,我们请幼儿尝试自己玩,并根据要求和别人玩的不一样。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有的系在身后当尾巴玩,有的在上面走小路,有的相互合作拼成图形玩搭房子、跳格子的游戏,幼儿多种多样的玩法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而且还真正促进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并且让每个幼儿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因此,同一种器材因其使用方式的不同,对幼儿参与活动的状态以及活动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幼儿对已有的体育器械有了更持久的兴趣。
四、合理搭配器械
幼儿的兴趣是有一定时间段的,单一地让幼儿玩某一种体育器械,一般不会让幼儿有持久兴趣,因此要采用多种搭配形式来调动幼儿的热情,增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如,可在场地上投放多种小型运动器械,可投放塑料圈、皮球、绳子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利用小运动器械做游戏锻炼,结果他们在活动中想出了很多形式的创新:有的在塑料圈里套圈玩、摆圈跳、把圈套在脚上当蹦蹦球一样玩、大圈套小圈;还有的把塑料圈打开当小河跳、当马骑等等,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物理实验创新中的替代方法是通过对原型实验的观察研究, 明确实验原理, 洞悉其材料结构、工艺造型、功能原理等, 对实验的再一次改进和创新, 是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 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的创新技法。
替代方法不是消极的顶替和被动的变换, 而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创造。 替代方法操作过程中由于创造者的条件环境有别, 对原实验的研究层次差异不一, 其创新成果就会层出不穷, 这正是创造发明的特点。
二、替代对象的确定
替代方法操作的关键是找到替代原型的对象。 一般确定课题后选择的对象可以面广、量多, 经过筛选、鉴别再作深入的研究。对原来的替代可整体也可部分, 部分替代一般是针对关键的部件、材料的替代, 这种替代能使创造者得以将精力集中于必要的创造, 而使整体功能超越原型。
三、我们在实验替代研究中, 进行了如下改进, 推进了物理实验教学
(一) 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替换改进
1.用至少三对大小不等的蜡烛。 这个实验是验证性实验, 几十年来, 教材都是直接给出学生一对等大的蜡烛来做该实验, 其实等于没有验证。 学生对比至少三对长短不同的蜡烛之后, 自然明白平面镜成的像是等大的。
2.改用手电筒和灯泡来做。 将手电筒竖立在桌面上, 去除外罩, 这样即相当于点燃的蜡烛又可以避免蜡烛流蜡和倒下起火的问题。
3.用坐标纸代替白纸。 用刻度尺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时容易碰到蜡烛, 不论是被火焰烫着还是被晃动而滴下的滴蜡烫着都很危险, 所以我采用坐标纸放在玻璃板的下方, 让学生通过看坐标纸上格数准确判断像和物的位置, 而避免了用刻度尺碰撞蜡烛的情况。
(二) 乙醚压燃点火实验的改进
乙醚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有毒麻醉剂, 储存时极易引发火灾, 实验时严重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成功率不高。 改为用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的黑纸替换乙醚就可以了。 先将火柴头慢速擦在火柴盒侧面的黑纸上, 让红磷与氯酸钾混合, 取一小块这样的黑纸放入空气压缩筒内, 黑纸面朝上, 把火柴头粉末撒在黑纸上面。 试验时突然用力向下拍活塞, 就可以燃起长长的火焰, 实验现象明显而且成功率高。
(三) 内能实验
传统实验用正在放气的气球贴着脸, 感受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下降。 这一实验的缺陷是温度变化不明显, 很多学生感受不到, 另外气球没拿好就带着响声飞出去了, 影响课堂教学。 改用足球的气门芯放气, 在排气孔处放DIS温度探针, 可以明显看到示数曲线下降, 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
(四) 薄膜干涉的实验改进
做肥皂液薄膜干涉实验时, 改用激光照射肥皂液薄膜, 反射到屏上进行观察, 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和成功率。
具体方法:用激光笔产生激光束, 经凸透镜扩束后, 照射肥皂液薄膜, 经肥皂液薄膜前后表面反射投影到光屏上, 在屏上就会形成如图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由于光屏的漫反射, 只要学生能看到光屏, 就能看到干涉条纹。
改进后的优点:改进后的方法不仅大大提高可以观察的范围, 而且采用激光作为光源形成干涉条文亮度高, 同时使可观察距离得到增加, 大大提高实验可见度。
此方法不仅适用于观察肥皂液薄膜干涉, 也可以激光照射两块玻璃之间形成的空气薄膜观察到干涉条纹更亮。 且稳定持久, 傍晚可以做。
(五) 液体扩散演示的替代
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扩散实验, 一般是通过硫酸铜溶液扩散于清水来演示的。但这种演示要经过几天时间才有明显效果。事实上液体扩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时间内, 利用上述方法是无法观察到液体扩散现象的。 要在短时间内显示液体的扩散现象, 必须寻求替代方法。
有人利用原电池的原理设计了离子探测器。 探测液体扩散时, 利用电流的变化来替代传统的观察方式, 这是一种新的扩散演示装置。
自制的离子探测器, 探头用铜片和镁片作电极, 用木塞固定在玻璃管内。 当探头放进有氢离子存在的溶液中时, 探头中的原电池产生的电流将使电流计偏转, 电流的大小将随氢离子的浓度而改变。
实验时用手指堵住玻璃管下端开口, 往管内注水, 当玻璃管上端插入装有探测器电极的管塞时, 管中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不会从下端管口流出。 读出电流初始值 (由于水有部分氢离子电离) , 将稀硫酸逐渐倒进玻璃杯中, 直至液面把下端管口封住为止 (即两种液体相接触) 。 从电流表中的电流不断增强, 说明这时两种密度不同的溶液扩散过程的进行。
具体演示时应注意两种液体温度保持相同, 这样可消除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对流现象; 探测器的电极距管下端口2mm-3mm , 杯中的液面稍低于管中的电极位置。
(六) 用滚摆做超重失重实验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其视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当物体沿竖直方向加速运动时, 物体视重便会大于或小于物体本身所受的重力, 即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 我们所见很多演示超重失重现象的实验, 由于物体加速度较大而且不稳定, 超重和失重过程就十分短暂, 学生不易观察。 寻找一个理想的“加速度源”, 是该演示的滚摆是演示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装置。 分析其能量转化过程, 可发现它的运动加速度值稳定, 是一个理想的“加速度源”。 向下运动时加速 (加速度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 , 向上运动时减速 ( 加速度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 , 因此, 可替代演示超重失重的运动物体。
把滚摆支架固定在测力计挂钩上, 此时测力计显示的是滚摆的视重。 释放滚摆, 向下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向上。 测力计示数变小 (开始时尤为明显) , 表明测力计对滚摆的拉力小于滚摆的视重, 即出现“失重”现象。 滚摆转至最下端后向上运动, 其加速度方向向下, 由测力计示数可知此时出现“超重”现象。
为使演示现象明显, 应使摆下落和上升时加速度值大些, 这就需要选择转动惯量小些的滚摆。
替代技法对仪器的创新行之有效。 即使仪器充足, 也应挖掘替代技法其独特的设计功能, 留心观察、收集信息、潜心研究, 为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发挥作。
摘要:物理实验中由于一些实验过程复杂, 仪器欠缺, 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研究原型实验, 自制教具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 文中笔者介绍了几种实验的改进方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相关知识
自制体育器材
借助自制体育器材.docx
自制体育器材初探.doc
自制体育器材怎么做
自制体育器材一览表
自制体育器材 助力“快乐成长”
亲自制作体育器械
光彩幼儿园开展自制体育器材研讨活动.doc
自制户外体育器械
中小学体育器材 体育器械 体育装备 运动器材
网址: 自制体育器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8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