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从科学角度提升骑行:踏频、技巧与训练

从科学角度提升骑行:踏频、技巧与训练

01科学骑车原则

著名理疗学家布莱恩·普凯指出, 膝盖不适主要因重压下的摩擦和冲击,这会导致原本平滑的软骨受到磨损。因此,了解并遵循科学骑车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 增加踏频的好处

过低的踏频,如低于60转/分,不仅可能引发肌肉劳损,还会给关节带来额外的负担。 建议将踏频维持在80转/分以上,以确保更安全的骑行和提升骑行效率。

02骑行技巧与训练

△ 合适活动角度与技巧

双脚若未置于适当位置,也可能导致膝盖疼痛。 锁鞋的活动角度应与脚踝自然角度相契合。锁踏若无法活动,或活动角度过大,都会对膝盖造成损伤。通常,车手们普遍认为,45度以内的活动范围最为舒适。

在采用画圆的方式进行踩踏时,务必保持膝盖正直,避免向内侧或外侧倾斜。

画圆踩踏技巧的调整 在画圆踩踏过程中,若发现膝盖不适或疼痛,可尝试将锁鞋位置微调后移几毫米。这样的调整能有效减轻膝盖负担。

△ 踏频与力量的提升

训练需兼顾踏频与力量,强调逐步提升,避免早期受伤。踏频训练是长期且需持续意识的过程,关键在于保持身体在高踏频下的稳定,避免因踏频提升而产生的身体晃动。训练时,应致力于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这需要时间和耐心。

对于自行车初学者,尤其是公路车骑行者来说,踏频和力量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在训练初期,可以专注于提升踏频,待踏频达到一定水平后,再结合力量和耐力进行速度目标的训练。如此逐步提升,直至频率与力量同步,便可成为骑行高手。

△ 上坡时的策略

关于上坡时的踏频:在平路下,90-100转/分钟的踏频是效率竞速骑行或强度训练时的理想选择。然而,爬山时的踏频通常无法达到这么高。爬坡时,维持70-80转/分钟的踏频已属不易。随着坡度的增加,保持初始踏频会变得愈发困难。此时, 换档成为必要的选择。上坡前预先将牙盘换至小牙盘,有助于在上坡过程中维持适当的踏频,从而降低速度的减损。对于较长的上坡路段,可能需要多次换档以保持合适的踏频,进而减轻肌肉的疲劳感。

若换档过早,会突然失去骑行阻力,导致脚下踏空,速度急剧下降,同时膝关节可能因缺乏承托而增加受伤风险。若换档过晚,随着坡度增加,脚下阻力将不断攀升,踏频难以维持,此时需增大身体晃动或更强力量才能勉强保持原有踏频,这同样会对膝关节造成过大压力。因此,过早或过晚换档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导致关节受伤。那么,何时换档才是最佳时机呢?这需要骑行者凭借经验和感觉来把握。

△ 高踏频的误解与建议

高踏频对心血管和肌肉系统的不同影响,提出适合的踏频需依个人调整。高踏频往往伴随着心率的上升。当踏频加快时,虽然每次踩踏的力度会有所减少,从而减轻了肌肉系统的负担,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却会相应增加。因此,你会感到呼吸变得粗重。相比之下,在踏频较低的情况下,虽然呼吸状况会得到改善,但大腿肌肉的负担则会加重。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踏频至关重要,它应该是肌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负担的平衡点。

然而,确定自己的最优踏频需要经过多次尝试和探索。练踏频,即练习正确合理的踩踏方式,对于合理分配体力至关重要。在自行车运动中,尤其是要提升速度和强度时,踏频技巧显得尤为关键。而对于追求美丽的女生们来说,练习踏频更是不可或缺的。许多女生误以为骑行会导致腿部变粗,然而事实恰恰相反,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踏频骑行方式,反而能让腿部线条显得更加纤细。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5个训练技巧,提高公路车骑行速度
站立骑行的训练与技巧 轮火竞赛
室内骑行台训练:前后半圈技巧提升
骑行训练之竞技强身篇(上)
室内骑行技巧:掌握骑行技巧,最大程度提高运动效果
骑自行车训练的最佳技巧
骑行训练计划课程设计.pptx
如何提升步频?从科技的角度分析慢步频现象
如何正确骑自行车,提升骑行技巧与安全性
自行车训练有哪些实用技巧?

网址: 从科学角度提升骑行:踏频、技巧与训练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86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