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运动强度如何把控才能远离心血管疾病

运动强度如何把控才能远离心血管疾病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规律的运动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效果。然而,运动并非“多多益善”,运动强度的把控至关重要。不恰当的运动强度不仅无法带来健康益处,反而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那么,究竟运动强度如何把控,才能远离心血管疾病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一、认识运动强度

  (一)运动强度的定义

  运动强度指的是身体在进行运动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程度。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衡量,比如心率、代谢当量(METs)、自觉疲劳程度等。不同的运动强度对身体产生的影响截然不同,从轻微的身体反应到高强度的心肺挑战,都会在运动过程中有所体现。

  (二)衡量运动强度的指标

  1.心率:心率是最常用且直观的衡量运动强度的指标之一。最大心率可以通过公式“220-年龄”来大致估算。一般而言,低强度运动时心率通常在最大心率的50%-60%之间;中等强度运动心率处于最大心率的60%-70%;高强度运动心率则会达到最大心率的70%-85%甚至更高。例如,一位40岁的人,其最大心率约为220-40=180次/分钟。那么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他的心率应保持在180*60%=108 次/分钟到180*70%=126 次/分钟之间。

  2.代谢当量(METs):代谢当量是指相对于安静休息时身体活动的能量代谢水平。1个MET相当于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消耗1千卡能量。例如,静坐时的代谢当量约为1MET,而快走(速度约为5-6公里/小时)的代谢当量约为3-4METs,跑步(速度约为8-10公里/小时)的代谢当量则可达到7-8METs。一般来说,3-6METs 的运动属于中等强度运动,6METs以上则为高强度运动。

  3.自觉疲劳程度:这是一种主观衡量运动强度的方法。人们可以根据自身运动过程中的疲劳感受来判断运动强度。例如,在低强度运动时,感觉轻松,能持续进行长时间活动且不觉得吃力;中等强度运动时,会感觉到有点累,但仍可正常交流;高强度运动时,则会感觉非常疲劳,呼吸急促,难以进行对话。

  二、运动强度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

  (一)适宜运动强度对心血管的益处

  1.改善心脏功能:长期进行适宜强度的运动,心脏会逐渐适应这种负荷,心肌变得更加强壮。这意味着心脏每次收缩时能够泵出更多的血液,提高了心脏的射血能力,从而减轻了心脏的工作负担。

  2.降低血压:适宜强度的运动可以促使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的弹性。血管弹性的提高有助于血液更顺畅地流动,从而降低了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研究表明,定期进行中等强度运动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3.调节血脂: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的分解和消耗。适宜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同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的含量。HDL-C 被称为“好胆固醇”,它能够将血管壁上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回肝脏进行代谢,从而减少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4.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综合上述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和调节血脂等作用,适宜强度的运动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缺乏运动的人群降低了约30%-50%。

  (二)运动强度不当对心血管的危害

  1.低强度运动的局限性:低强度运动虽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但对心血管系统刺激有限。身体适应后,心肺功能和代谢能力提升放缓,难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三、不同人群如何把控运动强度

  (一)健康成年人

  力量训练:每周可安排2-3次力量训练,着重锻炼胸肌、腹肌、背肌及四肢等主要肌群。训练强度以每组能重复8-12次为宜,像哑铃卧推,就选能让自己较吃力完成8-12次的哑铃重量。每个动作做 2-3组,组间休息1-2分钟。

  (二)老年人

  1.选择低强度运动: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因此更适合选择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散步时速度不宜过快,保持在4-5公里/小时左右,每天可进行30-60分钟,分多次进行。太极拳和八段锦动作缓慢、柔和,能够调节呼吸,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2.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如果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好,在适应了一段时间的低强度运动后,可以尝试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三)心血管疾病患者

  运动强度的调整: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时,需重点把控心率。运动心率宜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60%;病情稳定、身体改善后,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度提高强度,但心率不宜超最大心率的70%。同时,注意运动时长与频率,初期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再逐步增加至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

  总之,把控好运动强度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我们能够有效地促进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对运动强度的把控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健身教练或医生,以确保运动的安全和有效性。

(邯郸市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张晓玉) 

相关知识

运动与心血管健康:锻炼心脏,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保护心血管健康,远离心血管疾病
做好五点,远离心血管疾病
控制体重远离疾病.pptx
关注老年心脑血管,远离疾病威胁
盐的控制与健康:远离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键
揭秘!心跳多少最健康?合理心率让你远离心血管疾病!
运动与心血管健康,如何通过运动预防心血管疾病?
如何才能少生病 这样做能让你远离疾病
远离疾病:健康饮食与运动的双重保障

网址: 运动强度如何把控才能远离心血管疾病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8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