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一家三口吃黑木耳中毒,其中一名七岁女孩多脏器衰竭被送进ICU抢救全身换血四次仍昏迷”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一时之间,黑木耳成了“网红”。黑木耳还能不能吃?如何安全食用黑木耳等问题,上了热搜。黑木耳水中泡发后食用是家庭常见的储存方式,可这真的会导致黑木耳变成毒木耳吗?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其性平味甘,入胃、大肠经。具有滋阴润燥、养血益胃、活血止血的功效。然而夏秋季节,连日高温,南方地区相对湿度大,为黑木耳所携带的椰毒假单胞菌滋生毒素提供了有利条件。黑木耳如果储存、加工得当,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但如果在储存、加工过程中,受潮发霉,那就容易滋生椰毒假单胞菌,出现致命危险。
椰毒假单胞菌虽然名字里带个“椰”字,但它能生长在很多地方,不少食物都是能养育它的“沃土”。变质的黑木耳、白木耳、玉米、凉糕、自制发酵品中,都有椰毒假单胞菌,会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毒潜伏期最长为3天,多数是半天或一天。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轻度症状,随后可出现黄疸、肝脏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意识不清等症状。虽然椰毒假单胞菌容易被高温、紫外线杀死,但米酵菌酸性质极为稳定,一般的高温、蒸煮都不能降解它,所以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木耳风险很大。
电镜下的椰毒假单胞菌形态。
对于这种毒素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米酵菌酸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极为凶险,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据文献报道,2002 - 2016年我国家庭内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椰毒假单胞菌的死亡率占 13.91%,位列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甚至超过老百姓熟知的肉毒梭菌中毒(12.17%)和毒蕈中毒(11.01%)。如此高的死亡率值得我们深思与关注。
每年的6月到9月是食物中毒高发的季节,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为大部分微生物大量繁殖时提供适宜的温度,而正是这些微生物大量繁殖与产生毒素才导致人体各种病症的出现,那么如何避免椰毒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呢?
划重点时间到了
1、夏秋季是食物安全卫生问题的高发期,黑木耳等泡发类食材都要注意随发随吃,泡发期间注意换水,最好在冰箱中进行泡发。
2、黑木耳浸泡后如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发粘、流水、异味,请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3、食用后如觉不适,应尽快就医,并将疑似不洁食物史告知医生,以便于尽早对症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4、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
5、最好不要购买外面的加工熟食尤其是凉拌菜,路边摊上销售的食物尽量不要购买,一定要购买熟食的话要去正规的销售场所,如果有条件的话,购买回来的食物最好重新充分加热之后再进行食用。
6、特殊人群:孕妇、婴幼儿肠道功能较弱,对细菌和毒素的耐受能力差。不建议食用凉拌的黑木耳。儿童与成人食用均不宜过量。
附:夏秋食疗养生小贴士
1. 立秋以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人体也应顺应四时变化的规律。《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脾胃受夏日暑湿之气影响,运化功能较弱,因此刚刚入秋养好脾胃很重要。“秋瓜坏肚”说的就是入秋凉性食物要适可而止,如西瓜、香瓜等瓜类水果。
2.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在秋燥时节要尽量少吃生姜、胡椒、辣椒等辛辣食物,这类食品吃太多容易引起人体感觉口干舌燥,严重者会导致牙疼和咽喉肿痛的症状发生。
3、秋天燥邪最易犯肺,最需要养阴润肺。但是,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例如银耳、山药、蜂蜜、莲藕、百合、生梨等,均是滋阴润燥的好食材。坚果类如核桃、杏仁、花生、松子、芝麻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含量高。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
就诊时间和地点
金山医院 内科门诊一9号诊室 营养科门诊(龙航路1508号)
※ 糖尿病营养联合门诊:周一~周三上午
※ 术后康复及肠内营养咨询门诊:周四上午
※ 肿瘤营养门诊:周五上午
营养门诊诊疗和咨询范围
1、各种原因所致的营养不良;
2、糖尿病、肥胖、痛风等代谢性疾病;
3、肿瘤患者的中医食疗和营养支持治疗;
4、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营养治疗;
5、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胰腺炎、及炎性肠道疾病等各类消化系统疾病;
6、特殊人群包括学龄儿童、孕妇、乳母及老年人饮食营养健康咨询指导。
你见,或者不见,
我们就在那里,静静科普;
你念,或者不念,
我们就在那里,静静关注您的营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