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国居民健康生活:减糖、减盐、减油策略解析

中国居民健康生活:减糖、减盐、减油策略解析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致死原因,其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病症更是成为危害健康的头号敌人。为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行动,推出了“三减”专项计划,旨在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那么,“三减”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011.慢性病威胁与“三减”计划

1.1 ► 糖摄入的风险与减糖策略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分的摄入量逐渐增加,成为了影响健康的一大隐患。为了降低糖分的摄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了 “减糖行动”,旨在引导居民合理控制糖分的摄入量,从而降低慢性病的风险。这一行动的实施,对于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添加糖的定义是指在食品加工或烹饪过程中,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特意加入的单糖和双糖。这些糖分可能直接添加到食品中,或者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及浓缩果汁等食材中。

添加糖的负面影响饮食中的糖是导致龋齿的主要风险因素。同时,添加糖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以及慢性疾病的风险紧密相关。过多摄入添加糖,特别是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摄入,会导致总能量超标,进而可能减少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打破膳食平衡,最终引发体重增加和慢性疾病风险的上升。 专家建议,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以内,且最好不要超过50克。

由于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中含糖量较高,每100ml含糖饮料平均含有7g添加糖,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饮用白开水,同时 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为了满足人们的口味需求,许多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糖分,例如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和果酱等。为了健康,建议大家减少这些高糖食品的摄入频率。

在烹饪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糖的添加。或者,可以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调味料来为菜肴增添风味,从而降低对甜味的依赖。对于婴幼儿来说,最好的饮品是白开水。如果需要饮用果汁,建议选择鲜榨汁,且不额外 添加糖分。在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地加入糖分,以帮助婴幼儿适应食材的原始味道,从小培养他们清淡的饮食习惯。

1.2 ► 盐摄入影响与低盐饮食

对于婴幼儿及儿童而言,过量的 盐摄入可能会对其肾脏造成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减少盐分的添加,特别是对于婴幼儿的辅食制作,应遵循低盐原则,确保他们的健康饮食从一开始就得到正确的引导。

过多的食盐摄入与 血压升高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食盐过量还会提高患胃病、骨质疏松及肥胖等疾病的几率。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这相当于钠的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克。

在烹饪过程中,适量减少5%至10%的盐量,并不会明显改变菜肴的口感。为了更精确地控制盐量,推荐使用定量盐勺来辅助。此外,为了选择更健康的调味方式,可以尝试以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食材为食物增添风味,或者选择无盐的复合调味料,从而降低对单纯咸味的依赖。

为了减少腌制食物的摄入,应适量选择低盐榨菜作为替代。由于熟食肉类、香肠以及罐头食品中含较高的钠盐,建议大家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并减少或避免食用那些添加了食盐的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逐步 降低钠盐摄入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逐渐减少钠盐的摄入,让您的味蕾逐渐适应食物的原汁原味。

外出就餐时,建议向餐馆提出减少盐分的要求,并尽可能挑选那些标有“低盐”或“少盐”的菜品。在挑选调味品时,应优先考虑低钠盐和低盐酱油,并适量减少味精、鸡精和豆瓣酱的使用。此外,还要注意那些隐藏在方便食品和零食中的过量盐分。

1.3 ► 油脂摄入对健康的影响

减少油脂摄入是控制血压水平的重要一环。建议大家在日常饮食中,尽量避免过多摄入高油脂食品,如炸鸡、薯条等。同时, 烹饪时也应减少油脂的使用,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这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保持身体健康。

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包括大量使用烹调油和动物脂肪,都会增加患高脂血症的风险。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以内。在烹饪过程中,应优先选择那些几乎不使用或仅使用少量烹饪油的方法,例如蒸、煮、炖、焖、水滑熘、凉拌以及急火快炒等。

尽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例如炸鸡腿、炸鸡翅、炸薯条以及油条和油饼等。在日常烹饪中,应尽量少用动物油,如猪油、牛油等,以 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为了更好地控制油脂的总摄入量,可以将全家每日所需的烹调油量倒入控油壶中,并确保在炒菜时仅从壶中取油。

通过 多样化植物油的选择和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不仅能丰富食物的风味,还能降低患多种疾病的风险。食堂和家庭都应尽量减少烹调用油,选择合理健康的膳食搭配,以维护整体健康。

1.4 ► 膳食宝塔引导健康饮食

了解“三减”行动的精髓后,我们还可以借助《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来引导我们的日常饮食。膳食宝塔被精心划分为五层,涵盖了每日所需的主要食物类别,各层的位置和面积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及其所占的比例。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层:谷薯类。建议在每日的三餐中,至少有一餐应选用全谷物和杂豆类食物。例如,早餐可以选择燕麦粥、绿豆粥或全麦面包,而午餐和晚餐则可尝试糙米饭、绿豆饭或玉米面条等,确保杂粮摄入量占到1/3。

接下来是膳食宝塔的第二层:蔬菜水果类。在每餐中,蔬菜的重量都应占据大约一半的比例,以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蔬菜量。推荐每日食用300-500克的蔬菜, 特别是深色蔬菜,如深绿色、红色、橘红色和紫红色的蔬菜,它们应该占到蔬菜总量的50%。

第三层是畜禽鱼蛋类。每日摄入3个单位的动物类优质蛋白,约等于食用1个鸡蛋、2两鱼或1两瘦肉。需注意,鸡蛋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个,且蛋黄应一同食用。

第四层是奶类、大豆和坚果类。每日摄入各式奶制品,总量约为300g液态奶,例如,早餐时享用一杯低脂牛奶,午餐时再补充一杯无糖或低糖酸奶。

最后是膳食宝塔的最顶层:合理控制烹调用油和盐的摄入。 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烹调油使用量维持在25至30克之间。通过改变烹饪方式和饮食习惯,逐步减少食盐、烹调油等调味料的用量,以培养清淡的口味。

全民共同参与“三减”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传播健康理念,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行为。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减油减盐 健康生活
梅园社区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减盐、减油、减糖”健康知识讲座
“合理膳食,健康生活——‘减油 减盐 减糖’” 京铁家园社区义诊活动
2023年中国居民减盐健康水平持续向好 减盐人群增加
全民减盐的科学证据与政策建议
入户测盐油、问卷摸习惯……长沙启动“减盐减油”基线调查
我国多举措推进减盐减油减糖 降低国民患病风险
[健康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九机构联合倡议食品行业减盐、油、糖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减盐、减油、减糖的科学饮食指南

网址: 中国居民健康生活:减糖、减盐、减油策略解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93549.html

所属分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