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争做智能制造先行者

争做智能制造先行者

正超电气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调试机械臂。蔡沚彦 摄

众业达是国内最大的工业电气分销服务商。受访者供图

众业达分销网络覆盖全国。蔡沚彦 摄

仙乐健康软胶囊智能车间投产后,产能大大增长。

受访者供图

“两业”融合,即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汕头市龙湖区如何突破发展不平衡、协同性不足等瓶颈,通过“两业”深度融合激发新质生产力,锻造更强韧、更智慧的产业链筋骨,已成为其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课题。

作为经济基础扎实的特区起源地,龙湖区以先行先试的魄力,于去年9月率先出台“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方案,探路特色化发展县域经济的生动实践,正展现出极具价值的“龙湖样本”启示意义。

这并非纸上谈兵。在龙湖区,融合的力量正具象化为昼夜不息的“黑灯工厂”、全产线覆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金线”。仙乐健康、众业达、正超电气等先行者,正以智能产线重塑效率、以创新服务定义价值,生动演绎“两业”融合的深刻变革。

●南方日报记者 蔡沚彦

“黑灯工厂”服务全球市场

当制造变得智能、当服务拥抱实体,融合的力量便能重塑产业未来。

在汕头市龙湖区,围绕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体系,当地正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以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的有机融合为例,这种协同催生了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多元化创新场景,正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链式解决方案。

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总部位于龙湖区的中国营养健康食品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领域首家A股上市公司,正是“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的典范。依托5大研发中心和7个生产基地,仙乐健康构建起强大的全球服务网络,业务覆盖超50个国家及地区。

练好“智造”内功,是服务全球的基石。仙乐健康汕头产业园集精益化、自动化、信息化于一体,是营养健康食品行业中少数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的生产基地,也是其硬核制造实力的体现。其中,2023年投产的新软胶囊智能车间,将软胶囊产能和效率分别提升了30%和40%。

与智能车间紧密协同的,是即将投入使用的高达40米的智能立体仓库。这不仅使仓库空间利用率翻了三倍,更与智能车间共同组成“黑灯工厂”核心,实现无人化运行。通过集成AGV自动导引车、智能输送线和强大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仙乐健康实现了从原辅料、包材到成品的全自动、无人化流转闭环。

然而,仙乐健康的目标远不止成为好工厂,其更大的突破在于将强大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打包成服务,通过“全球营养健康食品共享生产平台”开放给全球客户——这便是其核心的CDM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客户购买的远非单一产品,而是“从想法到产品”的全链条服务能力。通过强大的数字化“神经中枢”,仙乐健康既打通了工厂内部的协同,也高效连接着全球客户,确保制造与服务数据互通、无缝协作,最终实现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的重塑与赋能。

“工业电气4S店”重塑供应链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通过叠加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实现了技术、要素、产品、市场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的产业发展形态。

在汕头市龙湖区,国内最大的工业电气分销服务商——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正通过融合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悄然改写产业边界。公司凭借深厚积淀,提供覆盖强电到弱电、配电系统到工业控制系统的全系列产品方案,并以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服务赋能客户,成为“两业”融合的鲜活样板。

与传统分销商“交付即终点”不同,设备交付后才是服务的开始。众业达的服务模式犹如“工业电气产品的4S店”,这一理念驱动公司转型为覆盖“设备选型、方案交付、设备运维、系统升级”全链条的价值伙伴。

支撑这一服务转型的,是众业达构建的“分销网、物流网、技术服务网,加互联网”的“3+1”网络,以及“配电团队、工控团队、中小客户团队,加技术服务”的“3+1”团队。

这一体系成为众业达的核心竞争力,业务触角延伸至分销、专业技术服务、系统集成、成套制造和物流仓储等全环节,助力用户提效降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服务于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以及新能源应用。

数字化转型是深度协同的关键。响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众业达开发了“e控物联”工业数字化系统,提供以能耗监测EMS、设备监测MMS业务场景为主的全套数字化解决方案。

据悉,EMS解决企业能耗数据的自动化收集与存储,实现各项能耗的集中、量化的可视化呈现,协助企业评估能耗过程,实现降本增效。MMS解决设备数据的采集和可视化呈现,设备远程点检、效率分析,协助企业实现对设备的综合管理、预防性维护,提升利用率。

众业达持续多年关注用户的运营成本时发现,能源消耗与非计划停机损失是两大核心痛点。“e控物联”能让客户清晰掌握能耗分布与损耗点,通过管理优化与技术改造措施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目前,“e控物联”平台已为化工、纺织、新能源等领域的130余家企业提供了超过300个定制化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共享与分析,平台助力客户精准预测需求、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资源浪费,并实现设备的远程智能运维,显著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与使用寿命。

众业达的实践表明,“两业”融合绝非简单叠加,而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双向赋能的有机融合与效应。它既展现为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将研发设计、检测运维等服务环节深度嵌入生产链条,也体现为服务业向制造领域延伸,以工业互联网、供应链管理等创新服务模式,重塑制造业发展路径。

“数字金线”贯穿产品全周期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高技术企业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的重要方向。如今,龙湖区鼓励“三新两特一大”企业依托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探索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创新应用,实施生产流程再造和技术升级改造,促进数字赋能制造业。

当资深专家走进广东正超电气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听闻其在2015年便引入法国达索PLM系统进行深度开发时,难掩惊讶。彼时,国内制造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尚处“模糊状态”,而这家位于汕头龙湖区的企业已悄然启航。

正超电气是从事电网变配电智能开关设备、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新能源设备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十年沉淀,海量产品数据在此汇聚,不仅让正超电气成为“两业”融合的先行者,更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为行业打造了可复制的数字化实践样本。

正超电气建设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统一平台,如同一根“数字金线”,将产品设计、工艺规划、生产制造与运维服务的环节串联起来。

“这让我们彻底告别了二维图纸时代。”广东正超电气有限公司信息工程部部长郑腾达介绍,数字化建设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全面转向三维设计,实现设计仿真一体化。他表示,在深度运营方面,公司通过打造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与企业全资源管理系统的融合。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更在打破产业协同壁垒。以信息集成为技术手段,正超电气打造的“透明工厂”实现了产业链高效联动。“客户和供应商通过云平台,甚至实时查看关键工序的摄像头,深度参与质量管控。”郑腾达说。

得益于“数字化工厂”创新战略的成功实施,正超成为广东省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示范单位。面向未来,郑腾达透露:“未来公司的新产业园,将引入更智能的装备与数据工具,向4.0时代迈进。”

■“两业”名片

◎近年来,龙湖区经济保持增长,经济效益质量再上新台阶,连续5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先进制造业基础良好,形成现代输配电、生物医药、高端电子信息、现代机械装备等一批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全区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四分之一,增速贡献率接近四成,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60%左右。

◎现代服务业优势明显,万象城、苏宁、联泰等一批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建成落地,粤东核心商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凸显。金融商贸资源集聚,全区拥有各类金融机构合计87家,金融业增加值占龙湖地区生产总值约10%,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约四成。

■一线实践

一粒软胶囊的智能诞生记

每年90亿粒!相当于每天2500万粒软胶囊从这里“出生”。在仙乐健康汕头产业园的“营养梦工厂”里,一粒粒小小的胶囊正经历着怎样的智能之旅?走进占地8000平方米、洁净度达十万级的软胶囊智能车间,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场景令人惊叹。

2023年10月,全新软胶囊智能车间正式投入运营。该车间装备了18条生产线,能同时生产多达10种不同类型软胶囊产品,实现从胶液与料液制备到大包装的高度自动化控制。这一革新使产能增长了40%,产品交付周期缩短了35%,从而灵活应对客户多样化批量生产需求及特定的工艺要求。

在化胶配料区,记者看到,原辅料通过密闭管道精准投放,在智能系统控制下自动完成胶液配制。随后,胶液、料液顺着管道直达压丸区。压丸机如同“包饺子”般高效运作——在精密模具和自动化程序驱动下,两片自动控制厚度的胶皮瞬间注入内容物并加热粘合成型,每小时即可稳定产出高达8.5万粒软胶囊。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压丸机一个小时的产能,若按每日4粒计算,可满足一名消费者接近60年的营养保障。从精密度来看,仙乐健康可生产最小达0.2克的软胶囊,满足市场精细化需求。

刚成型的软胶囊立即通过管道进入干燥区。在智能控制的定型干燥一体化设备作用下,干燥时长比传统方式缩短近半,给干燥过程按下了“快进键”。在这过程中,干燥后胶皮水分被精确控制在8%—12%的关键区间。

最后是品质检测“大考”。软胶囊需经过360度无死角的自动灯检系统严格筛查,能自动精准分拣优品与次品,甚至辅以人工仔细抽检复检。只有顺利过关的“优等生”,才能进入自动化包装区完成最终包装。

根据仙乐健康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软胶囊营业收入达19.84亿元,其智能化、数字化布局功不可没。一粒软胶囊的智能诞生,背后是仙乐健康对技术创新与数字化未来的坚定投入,持续为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输送高品质的营养保障。

■一线行动

培育一批“两业”融合试点项目

当前,围绕支撑“稳链、强链、补链”建设,汕头市龙湖区正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龙湖区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培育一批“两业”融合试点载体、实施一批“两业”融合试点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做法,推出一批新路径、新模式、新业态。

汕头市龙湖区工信局副局长游晓玲表示,龙湖区从“两业”融合发展入手,增强服务业对制造业支撑作用,培育实施一批“两业”融合试点项目和载体,以数字化赋能,发挥技术改造、工业互联网等政策的抓手作用,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创新应用,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智能制造+健康环保
智能制造在电子制造行业的精密革命
领先FPC加工技术,引领智能制造潮流
打造智能化天津生产基地,绝味鸭脖的智能化制造再加码
智能驾驶技术创新变革 吉利 “爬行者智能系统”打造创新出行生态
科技创新引领全球制造业升级,智能制造成为焦点领域
兰州干部职工争做绿色出行践行者
环保健康与智能制造成为家居行业新趋势
智能制造技术
2024年3C制造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网址: 争做智能制造先行者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9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