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警惕】网络“烂梗”席卷青少年,如何避免语言污染和价值观扭曲?

【警惕】网络“烂梗”席卷青少年,如何避免语言污染和价值观扭曲?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流行语已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一些低俗、恶趣味的“烂梗”也悄然滋生,并大有向青少年群体蔓延的趋势。近期,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部门已部署“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力图整治网络语言污染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烂梗”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69.0%的受访者担心网络“烂梗”泛滥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乱用词汇和养成不文明的语言习惯被认为是主要的影响。这些“烂梗”不仅内涵空洞,而且常常含有暴力、歧视等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价值观养成造成严重影响。

专家指出,网络“烂梗”之所以在青少年中传播,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青少年触网机会和时间增多,容易被网络热点裹挟;二是出于好奇心理,玩“烂梗”以彰显个性;三是青少年对“烂梗”缺乏辨别力,不自觉使用;四是周边人都在用,为了融入集体。

那么,网络“烂梗”对青少年具体有哪些负面影响呢?调查显示,受访者将出现词汇乱用及养成不文明的语言习惯排在前两位。此外,网络“烂梗”还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失去对优美语言的鉴赏力和运用能力; 盲目跟风追热点,影响独立思考能力; 把时间精力用在网络上,破坏学习兴趣; 有些“烂梗”具有攻击性,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有些网络“烂梗”低俗无意义,影响青少年正确“三观”的养成; 影响与他人良好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如何让青少年远离网络“烂梗”侵扰呢?首先,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文化;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少说网络语言,并合理安排孩子的上网时间和内容;再次,学校教育要加强语文教育,引导青少年多阅读经典文本,用优美语言塑造表达方式。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应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发挥正向引领作用,推送健康向上的网络内容。此外,互联网平台要从技术上、机制上加强对内容的审核,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

在互联网时代,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关注网络语言环境,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网络“烂梗”泛滥 会不会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
近七成受访者担心网络“烂梗”泛滥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 68.1%受访者建议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文化
勿让网络烂梗,荼毒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青年话题|“网络梗”进入校园,如何看待流行语包围青少年?又该如何引导?
人民热评: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
三评“网络黑话烂梗”
人民网:别让恶俗网络烂梗毒害孩子 还健康用网环境
抖音明确治理网络“黑话烂梗”,警示后仍反复出现将被处罚
净化网络环境 莫让“烂梗”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人民网评:扫除黑话烂梗,欢迎有意义的“话”和“梗”流行

网址: 【警惕】网络“烂梗”席卷青少年,如何避免语言污染和价值观扭曲?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