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的方法及价值探讨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的方法及价值探讨

摘要:作为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跳绳也是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心理素质、身体机能、团队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传统的体育跳绳教学多是采用“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模式,教师并未过多关注学生最终的跳绳表现,而新时代的体育教学强调回归本真,所以需要教师采取科学多样的方式来传授跳绳基础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加强训练与创新,从而实现体育跳绳技巧教学质效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跳绳技巧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阶段愈加重视体育教学,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跳绳项目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将其纳入到小学体育课程中,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跳绳技巧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与健康的体魄。目前如何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成为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的方法

(一)巧用游戏激趣

游戏教学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时,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依据,秉持由易到难的原则来合理设计类型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跳绳的乐趣,准确掌握跳绳技术[1]。例如:针对“跳绳”的内容教授,教师可以围绕跳短绳和长绳的训练方式设计“依次跳行进”的基础性游戏和“并脚跳过关”的进阶性游戏,即:①基础性游戏。教师要以短跳绳的教学要求为依托,组织“两脚依次跳”游戏,要求学生分别握住绳子两端向前摇动,并沿着规定道路依次跳行进,绳子不得触碰脚,跳绳动作不得出现失误或中断。如此一来,学生既能从游戏中学习停绳和量绳的方法,也能感受到跳绳的乐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置基础性游戏时,应当注重对游戏难度和教学节奏的合理把控,利用简单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便有效达成训练目标。②进阶性游戏。设计进阶性游戏时,教师可以适当提高游戏的难度,要求学生握住绳子两端向前摇动,双脚在绳子落地时迅速起跳,利用身体惯性来跳过指定路径。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能掌握并脚跳绳技术,感受跳绳的竞技性和乐趣,获得跳绳运动水平以及肢体控制力的提升。当然完成游戏后,教师需要及时总结跳绳游戏情况,辅之以科学评价,结合评价来优化调整学生跳绳的律动感和节奏,使学生更好地使用技巧、控制力量,进一步强化跳绳的质效。

(二)组织趣味比赛

在小学体育跳绳技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趣味跳绳比赛,让学生在良好的运动氛围中提高跳绳兴趣和运动水平。换言之,除了常规的跳绳比赛,教师也可以组织趣味性的比赛活动,如团体跳绳、花样跳绳等,这样既能丰富体育活动,又能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获得心理层面的满足[2]。以“跳绳”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双绳跳、穿梭跳长绳、双摇跳、向后或向前摇绳编花跳等内容进行热身游戏的设计,或是以本课教学思路为参照,设计拓展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积累经验,获得运动水平的提高。首先,计时跳绳的热身比赛。通常教师可以在课前开展热身比赛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比赛时间,并在比赛中严格遵循如下规则:完成个人一分钟计时跳、集体大跳和“8”字接力跳;在个人跳和接力跳中,规定时间内数量最多者获胜,在集体跳中,规定时间内跳过次数最多小组获胜。在具体的比赛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进行个人赛、再进行团体赛,及时记录好赛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比赛成绩来明确学生在技术掌握方面的不足,以便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花样跳绳的拓展比赛。通过热身比赛,学生已经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时教师可以在内容教授后组织拓展比赛,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的同时,满足学生的不同运动需求。例如:针对花样跳绳比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计时跳绳为基础进行跑步时跳绳、集体大跳绳、打花圈等比赛,在比赛中感知跳绳运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需要注意的是,花样跳绳的难度较大,教师应当注重关键技巧的讲解和不同方法的示范,对学生比赛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指出和纠正,以便学生准确掌握跳绳技巧。

(三)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强调以学生的潜力倾向、知识能力水平为依照来科学划分小组,形成水平相近的小组群体,辅之以区别对待,让各层次学生均能有所发展。小学生在身心素质发展方面有不平衡性、阶段性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跳绳技巧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合理的分层策略中获得良好发展。通常不合理的分层会导致教学针对性降低,故而教师在分层教学前可以将学生群体划分为学优生和潜力生,巧借恰当的分层训练、学习、比赛来实现学生跳绳技术水平的提高,有效达成共同进步的目标[3]。以“跳绳”为例,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学优生、潜力生,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分层目标,辅之以分层教学活动的实施,即:①明确分层目标。a)学优生:学习基本的跳绳知识,对多种跳绳的动作技巧和方法加以掌握;利用跳绳训练实现身体综合素质的发展;通过合作交流来分享跳绳经验,为潜力生的学习和训练提供帮助,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b)潜力生:通过跳绳技术的学习来掌握基本的跳绳知识和简单的动作技能;通过基础训练来培养判断力、灵敏性、弹跳力、协调性;在自由活动中学习不同的跳绳方法,借助团体训练来培养团队精神。②落实分类训练和指导。教师要鼓励学优生进行跳绳花样动作的自由编创,将短绳和长绳相结合进行自主练习,逐步掌握跳绳技术动作,提高跳绳水平;鼓励潜力生进行基础跳绳动作的训练,对其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予以及时纠正,如全脚掌着地、上下肢不协调、直臂摇绳等。③互相借鉴和学习。教师可以设计“前后拍手跳、搭肩跳”游戏,鼓励学优生和潜力生互相借鉴和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训练方式中感受跳绳的乐趣,在互帮互助中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

二、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的价值

一方面,提高学生跳绳的兴趣。跳绳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一项民间传统运动。在以往的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动作的纠正,忽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而跳绳技巧教学的开展能让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专项技巧教学,增强教学灵活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跳绳运动兴趣的激发。同时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不仅能对速度竞技与跳绳花样产生热情,还能更加自觉主动学习跳绳技术,进而巩固技术基础,提高学习质效[4]。另一方面,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实现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机能的有效锻炼。在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既是对传统运动模式的一种创新,推动课程发展,又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平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与自身需求相契合的运动方案,以自身负荷量为依据进行训练强度和内容的调整,进而提高心肺能力与身体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之,跳绳运动简单、有趣、易做,在场地和时间方面不受限制,适合小学生学习。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需要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巧借游戏教学、趣味比赛、分层教学等方式来增强跳绳运动的趣味性,更好地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设红.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4(4):60-62.

[2]李百亿.新课程下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有效策略分析[J].情感读本,2020(36):25.

[3]廖平云.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有效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2020(33):249.

[4]田玉霞.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跳绳运动[J].学周刊,2021,25(25):169-170.

美丽中国

相关知识

跳绳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小学体育与健康 跳绳 教学设计
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跳绳活动对小学生成长发育的作用及影响
初二体育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跳绳教案.docx
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设计(精选20篇)
小学体育《跳绳》教案(精)
小学五年体育与健康课跳绳教案李世海.doc
花样跳绳在中小学的应用价值与推广趋势研究
青少年跳绳教学课程设计.docx

网址: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的方法及价值探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