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化“悲痛”为食欲的神经生物学证据|暴饮暴食与压力

化“悲痛”为食欲的神经生物学证据|暴饮暴食与压力

编译|机子

与一醉解千愁类似,据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通过食物来解决的,这在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中似乎尤为常见。心理学家认为重大压力事件可能是贪食症患者暴饮暴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诱发因素,但是一直都没有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本文介绍了暴饮暴食与压力之间关联的神经生物学首次发现,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压力之下,贪食症女性对食物的大脑反应与健康女性的大脑反应不同,表明暴饮暴食行为转移了压力导致的自我批判意识。

虽然本文介绍的是贪食症,但是(1)暴食症的其中一个核心特征是“自我评价受到身体体型和体重的过度影响”——这点与躯体变形障碍担心外表畸形不正常等类似;(2)虽然介绍的是暴饮暴食行为与压力之间的关联,但是可以借此了解压力与行为之间的关联。面对压力,我们有可能发展出正向的行为解决问题,或者转移到其他健康的行为来疏解压力,但是也可能转移到有损身心健康的行为来回避压力。

请注意如下术语(以DSM-5张道龙译本为准):

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BN)

暴食障碍——Binge Eating Disorder(BED)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

以上三者同属于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

神经性贪食(F50.2,DSM-5,p334-335)诊断标准:

A. 反复发作的暴食。暴食发作以下列2项为特征:

1.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进食(例如,在任何2小时内),食物量大于大多数人在相似时间段内和相似场合下的进食量。

2.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例如,感觉不能停止进食或控制进食品种或进食数量)。

B. 反复出现不恰当的代偿行为以预防体重增加,例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或其他药物,禁食或过度锻炼。

C. 暴食和不恰当的代偿行为同时出现,并且出现频率维持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1次。

D. 自我评价受到身体体型和体重的过度影响。

E. 该障碍并非仅仅出现在神经性厌食的发作期。

压力(stress),一般是指"要求我们去做偏离我们正常状态超过能力范围的事情的时候的一种体验”(Lazarus, 1993, p. 32)。比如日常我们会体验到学习压力,生活压力,考试压力,人际压力等等。压力并非都是坏事,适当的压力会促进我们行为,但是当压力非常大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恐惧、悲伤等情绪,并会意识到对自我的怀疑和批评。比如,假设我平常不擅长公众讲话,现在却要我当着上百号人做30分钟的演讲,我就会有很大的压力,焦虑,恐惧,坐立不安,血压升高,浑身颤抖,并且会自我怀疑,我真是一个没用的人啊。

一直以来心理学家都猜测,重大压力事件可能是贪食症女性暴饮暴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诱发因素(Goldschmidt et al., 2014; Smyth et al., 2007)。情绪调节模型表明,暴饮暴食有助于减少消极情感,结果却导致了消极强化(Heatherton & Baumeister, 1991; Pearson, Wonderlich,& Smith,2015)。暴饮暴食行为让个体去注意当前的具体刺激,从而减少了对有关自我厌恶认知的意识(Heatherton & Baumeister, 1991)。消极情感可能被自我比较或相关的自我厌恶认知所诱发(Pearson et al., 2015)。与这些情绪调节模型一致,若干实验室和生态瞬时评估研究表明,在暴饮暴食之前压力和消极情感增加,与此同时,若干研究表明在暴饮暴食之后消极情感会减少(Becker, Fischer, Smith, & Miller, 2016; Berg et al., 2014;Cardi, Leppanen, & Treasure, 2015; Smyth et al., 2007; but see HaedtMatt& Keel, 2011)。

(1)压力——消极自我评估——消极情感

(2)暴饮暴食——回避消极自我评估,降低或消除消极情感

(3)压力——暴饮暴食(消极强化)

现在,有关压力与暴饮暴食之间关联的猜想,终于第一次有了神经生物学实验的支持。美国研究者团队做了一项小型研究,该研究发现,贪食症女性的大脑在压力之下对食物的反应与健康女性的大脑反应不同,发现贪食症女性涉及自我批判性思考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减少。该研究是第一次对贪食症女性在压力情况下食物线索的神经反应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表在Abnormal Psychology期刊上。

研究者共进行了两次实验。在第一次实验中,共有20名女性参与实验,其中10名贪食症女性,10名没有贪食症的健康女性,她们进入实验室并吃相同的食物。等待大约1个小时,在她们熟悉核磁共振扫描仪后,进入扫描仪,并给她们展示一系列中性图片,比如树叶或者家具,然后是一系列的高脂/高糖食物图片,比如冰淇淋,巧克力,比萨饼或面食,奶酪酱。

参与者接着被要求求解不可能解开的数学问题,这个任务是被设计用来引起压力和威胁自我的。她们接着再次进入扫描仪观看各种高脂/高糖食物图片。没吃扫瞄后,她们都要为自己感觉到的压力水平和对食物的渴求程度进行评分。

该研究的合作者,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Sarah Fischer博士说,“我们发现每个人在压力任务之后都体验到了压力的增加,每个人都报告说,在再次看到食物图片之后,压力都下降了。而且,每次参与者看到食物图片,都报告说她们对食物的渴求程度都上升了”。

令人吃惊的是,尽管两组报告的结果相似,但是两组的MRI扫瞄大脑反应却非常不同,Fischer说。贪食症的女性,被称为楔前区的脑区血流量减少。那些没有进食障碍的女性,这个脑区的血流量则增加。大脑楔前区与自我思考有关。

楔前区与记忆和自我意识相关

Fischer说:“当人们投入到自我反省,反思或自我批评的时候,我们可以预期这个脑区血流量会增加。”

在第二项实验中,研究者请另外17名神经性贪食症女性去完成第一项实验中同样的任务,目的在于检查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在不同样本女性中得到验证。

“第二项研究结果是一样的,”Fischer说。“这些女性参与者报告在压力任务之后压力增加,在看到食物图片之后食物渴求度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观看食物图片之后,相同脑区——楔前区的血流量减少。”

该研究团队的Collins认为,贪食症患者这种血流量的减少,表明食物信息关闭了自我批判性思考,对食物的关注,取代了对处理自身缺点所带来的痛苦的关注。

心理学家以前一直认为在贪食症中,暴饮暴食让患者不再注意由压力引起的自我相关消极思考。该研究支持了这个理论。

Collins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说明了暴饮暴食被用来逃避自我意识这个特点,支持情绪调节理论,贪食症女性把有关成就或社会比较的消极自我意识思考,转移到了比如食物这样更加具体是事物上。”

这些实验结果还表明,进食障碍女性在压力期间,利用食物来分散注意力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研究者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来检验他们的这些初步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http://www.bbc.com/news/health-40556922

2.http://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2017/07/stress-brains.aspx

3.http://www.apa.org/pubs/journals/releases/abn-abn0000242.pdf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因为压力食欲大增暴饮暴食
学习压力大,怕胖,遇到困难挫折就暴饮暴食?
12种抑制食欲的方法,告别暴饮暴食
当压力大时为何容易暴饮暴食
【武留信+常春】为什么压力大的人容易暴饮暴食?为什么多晒太阳心情会变好?...
压力过大会暴饮暴食吗
暴饮暴食怎么控制食欲
如何控制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症状,暴饮暴食的治疗
暴饮暴食

网址: 化“悲痛”为食欲的神经生物学证据|暴饮暴食与压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