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暴雨后健康隐患及全方位预防措施

暴雨后健康隐患及全方位预防措施

大暴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危险,而暴雨过后,生活环境往往遭受严重污染。道路积水往往混杂了地面和地下管网中的各种污物,其中包含大量致病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在此,我们提醒大家务必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特别是要防范蹚水后可能引发的皮肤病。

01暴雨过后健康隐患

▣ 皮肤病风险

丹毒与淋巴管炎风险:雨后涉水时,若脚部存在伤口,细菌极易侵入,进而可能导致丹毒和淋巴管炎的发作。

间擦疹与脚足癣隐患: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为真菌和细菌的感染提供了便利,容易诱发间擦疹、脚足癣等皮肤病。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更需要格外警惕,一旦涉水后,应立即脱离污水环境并擦干脚部,以预防真菌和细菌感染。

抽筋、关节炎及风湿病风险:在雨天,许多人选择穿着凉鞋冒雨出行,甚至用凉水冲洗双脚。然而,用凉水洗脚会导致毛孔迅速收缩闭合,阻碍体内湿气的排出。同时,肌肉的疲劳和紧张度增加,使得腿脚容易发生抽筋现象。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为还可能诱发关节炎和风湿病等慢性疾病。

若因特殊情况需涉水而行,务必做好全面的保护措施。

▣ 预防措施

▣ 涉水安全建议

若因特殊情况需涉水而行,务必遵循以下建议以确保安全:

涉水前的防护:在涉水前,于双腿,特别是趾间涂抹防水油膏,以提供额外的保护。若皮肤存在破口,务必先涂抹抗菌药膏,并尽可能穿上高筒雨靴或厚实塑料袋,避免光脚涉水。

涉水后的卫生处理:涉水后,务必彻底清洗鞋子,并在再次穿着前晾干。回家后,用温水仔细冲洗双脚,并用毛巾擦干,保持双脚干爽。如有需要,可浸泡双小腿于12.5%明矾与3%盐水的混合溶液中2~3分钟,随后洗净晾干;或用医用酒精进行擦洗消毒。

出现症状的处理:若涉水后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请及时就医,特别是对于已有足癣或其他皮肤病的患者,切勿自行用药。

此外,在雨天出门时,建议携带一双备用鞋子和袜子。一旦脚部淋湿,应立即更换为干爽的鞋袜,以确保舒适与温暖。

▣ 肠道传染病风险

暴雨对饮用水的污染:暴雨过后,由于生活污水可能倒灌,垃圾堆放处和厕所被淹没,肠道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大量存在。此时,务必避免饮用生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饮用经过煮沸的开水、瓶装水或桶装水。

生食食物的风险:暴雨后的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导致食物腐败,食用此类食物可能引发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务必确保食物在食用前已煮熟煮透,特别是贝壳与甲壳类海产品。生食瓜果蔬菜前需彻底洗净。

▣ 环境保护与个人卫生

环境卫生维护:暴雨过后,各类垃圾可能被雨水冲刷累积,应立即清理。污水不仅可能污染自来水系统,还会滋生蚊蝇,进而传播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

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 传染病媒介控制

防鼠灭蚊灭蝇:暴雨过后,由于环境改变,人与蚊、蝇、鼠等传播疾病的媒介接触机会增多,从而增加了患传染病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这些疾病的传播。这包括积极捕杀鼠类、防止蚊虫叮咬,并确保食品不被蝇类污染。

▣ 心理健康与医疗援助

心理健康维护:自然灾害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可能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应当努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医疗援助的重要性:在暴雨过后,若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及皮疹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检查。

此外,由于水淹区域可能存在多种细菌和病毒残留,因此在暴雨过后,对居住环境和物品进行彻底的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打扫房屋、开窗通风,以及对墙面、桌面和地面使用消毒剂进行彻底清洁。同时,被水浸泡过的被褥、衣物等物品,在清洗干净并充分曝晒干透后才能使用;而被水淹过的餐具、茶具等食用器具,则应采用煮沸方式进行消毒,以确保安全无虞。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多种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暴雨来袭:健康威胁与防范措施指南
久坐不动会带来哪些健康隐患及预防措施
大学生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幼儿园心理健康安全隐患防范措施.docx
久坐不动长期使用电脑会带来哪些健康隐患及预防措施
糖摄入过多的后果:健康隐患与预防措施
校园安全防控:全面排查风险隐患,这些防控措施需做好!
暴雨天气健康指南:保护你和家人的安全措施
肥胖的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pptx

网址: 暴雨后健康隐患及全方位预防措施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