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重磅!替奈普酶ORIGINAL研究正式于《JAMA》发表!

重磅!替奈普酶ORIGINAL研究正式于《JAMA》发表!

关注

图片

这项在中国开展的原研替奈普酶治疗AIS的III期临床到底有何特点?由勃林格殷格翰发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牵头、协同中国55家研究医院共同完成的针对原研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化、开放标签、盲法终点的III期临床试验——ORIGINAL研究结果重磅公布,研究全文现已正式发表在《JAMA》杂志上[1]。

图片

图:ORIGINAL研究在《JAMA》杂志发表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重新请求视频信息...

视频ID

VID

p3563ob0jdq

播放流水

Flowid

3f6c1fa7cc20e77e33ea5c02c0a42c5c

播放内核

Kernel

mp4/origin (1.33.5)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r:3/1 t:0.00 pg:1 s:ed->ie->lt->ed->ie

ORIGINAL研究结果解读专家寄语研究结果揭晓,原研替奈普酶的疗效与安全性得到确证

该研究共纳入1489例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评估比较了在症状出现4.5h内,原研替奈普酶(0.25mg/kg,Boehringer Ingelheim)与阿替普酶在中国AIS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替奈普酶是一种新型溶栓药物,基于阿替普酶的三个氨基酸结构位点修饰而来。

ORIGINAL研究招募了年龄≥18岁、发病4.5小时内符合标准静脉溶栓条件的AIS患者,NIHSS评分为1至25分(包含边界值),未排除计划进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患者。

受试者入组后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静脉注射原研替奈普酶组(0.25mg/kg)或阿替普酶组(0.9mg/kg)。治疗组之间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

结果显示,在主要疗效终点方面,72.7%(532/732)原研替奈普酶组和70.3% (515/733) 阿替普酶组达到了90天时的良好功能结局(调整后RR=1.0278,95% CI 0.9678–1.0915),满足预先设定的非劣效性界值0.937,非劣效成立。

图片

图 主要疗效结局

主要结局的敏感性分析和补充分析的结果与主要分析的结果保持一致。在预先设定的亚组分析中,几乎所有亚组点估计值都大于1,在年龄>80岁的患者亚组中观察到风险比为2.44,年龄亚组的交互P值<0.05。

图片

图 ORIGINAL亚组分析结果

在安全性方面,原研替奈普酶组和阿替普酶组中36h出现sICH的患者比例均为1.2%(RR=1.005,P>0.05),90天死亡率分别为4.6%和5.8%(RR=0.795,P>0.05)。两者安全性相似。

历数替奈普酶循证证据,在ORIGINAL研究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当前,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应用原研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的临床研究。ORIGINAL研究验证了在症状发作4.5小时内的AIS患者中,原研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相比在良好功能结局(mRS评分为0~1)方面的非劣效性。该研究结果与此前在加拿大进行的AcT研究、在英国完成的ATTEST-2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3]。

ORIGINAL研究纳入了广泛的中国AIS患者人群[包括伴有功能障碍的轻度AIS患者(NIHSS评分≤4分)和计划行机械取栓的患者等]。本试验纳入的AIS人群符合国际指南中的溶栓治疗推荐意见,反映了临床实践中符合溶栓治疗标准的患者的使用情况,使得研究结果具备普适性。

ORIGINAL研究预先设定了亚组分析,分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基线NIHSS评分、给药时间、房颤史、糖尿病史和是否桥接取栓,在这些亚组中主要结局与整体保持一致。而在>80岁患者亚组中观察到了替奈普酶改善结局的积极趋势,这一趋势需要在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中观察论证。最近完成的Ⅲ期研究(包括ATTEST 2和TASTE)的结果将进一步阐明0.25mg/kg替奈普酶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5]。

在安全性方面,ORIGINAL研究两个治疗组中sICH和任何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均相似,90d死亡率和mRS评分5-6分患者比例在组间没有差异。

ORIGINAL研究进一步巩固了替奈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在既往TAAIS、TNK-S2B、ATTEST、NOR-TEST和EXTEND-IA TNK、AcT等研究的基础上[2,6-10],进一步完善了全球范围内原研替奈普酶用于卒中静脉溶栓的循证证据。ORIGINAL研究与既往研究(囊括不同卒中严重程度的非亚洲人群)具有可比性,预计原研替奈普酶在中国患者中的总体治疗效果与中国以外的其他卒中患者相似。

作为一项高质量临床研究,ORIGINAL研究提供了可信、可靠的研究结果和结论,证实了原研替奈普酶在发病4.5h内的中国AIS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项在中国开展的静脉溶栓研究,为原研替奈普酶进一步完善了全球的循证证据,补充了原研替奈普酶在轻型卒中人群和桥接治疗人群中的证据,将促进全球脑血管病再灌注治疗的发展。

在我国,卒中是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首位病因,ORIGINAL研究为国内原研替奈普酶用于卒中静脉溶栓的适应症递交提供了关键证据,期待原研替奈普酶未来尽快进入临床应用,为我国AIS患者提供更多的溶栓治疗选择,进一步推动我国卒中中心和质控体系的建设,为中国卒中救治事业添砖加瓦。

[1]Xia Meng,Shuya Li,Hongguo Dai,Guozhi Lu,Weiwei Wang,Fengyuan Che,Yu Geng,Minghui Sun,Xiyan Li,Hao Li,Yongjun Wang.Tenecteplase vs Alteplas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The ORIGINA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2]Menon BK,Buck BH,Singh N,et al.Intravenous tenecteplase compared with alteplase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 in Canada(AcT):a pragmatic,multicentre,open-label,registry-linked,randomised,controlled,non-inferiority trial.Lancet.2022;400(10347):161-169.[3]Muir K,Ford G,Ford I,et al.Tenectplase versus alteplase for acute stroke within 4.5h of onset:the second alteplase-tenecteplase trial evaluation for stroke thrombolysis(ATTEST-2).World Stroke Congress 2023;10-12 October 2023;Toronto,Canada;LBO006/#2805.[4]Wang Y,Li S,Pan Y,et al.Tenecteplase versus alteplase in acute ischa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TRACE-2):a phase 3,multicentre,open-label,randomised controlled,non-inferiority trial.Lancet.2023;401(10377):645-654.[5]Mark Parsons.Tenecteplase Versus Alteplase for Stroke Thrombolysis Evaluation with Perfusion lmaging Selection within 4.5 Hours of Onset(TASTE):A Multicentre,Randomised,Controlled PhaseⅢNon-inferiority Trial[C].2024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Conference(ESOC);Presentation ID O003,May 15,2024,Basel,Switzerland.[6]PARSONS M,SPRATT N,BIVARD A,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tenecteplase versus alteplase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N Engl J Med,2012,366(12):1099-1107.[7]Haley E J,Thompson J L,Grotta J C,et al.Phase IIB/III trial of tenecteplas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results of a prematurely terminat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Stroke,2010,41(4):707-711.[8]HUANG X,CHERIPELLI B K,LLOYD S M,et al.Alteplase versus tenecteplase for thrombolysis after ischaemic stroke(ATTEST):a phase 2,randomised,open-label,blinded endpoint study[J].The Lancet Neurology,2015,14(4):368-376.[9]Logallo N,Novotny V,Assmus J,et al.Tenecteplase versus alteplase for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aemic stroke(NOR-TEST):a phase 3,randomised,open-label,blinded endpoint trial.Lancet Neurol.2017;16(10):781-788.[10]Campbell BC,Mitchell PJ,Churilov L,et al.Tenecteplase versus alteplase before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XTEND-IA TNK):A 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y.Int J Stroke.2018;13(3):328-334.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2023中国十大医学研究出炉,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循证研究榜上有名
LUPER研究成果正式发表:芦比替定联合免疫疗法令人期待
芝兰健康睡眠数字疗法高质量临床研究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
JAMA内科:健康人节食会有危害吗(CALERIE 2研究)?
重磅研究
重磅!顶级医学期刊NEJM发表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研究,R0=2.2小于SARS
研究表明健康饮食关键在于控制热量摄入
JAMA子刊:体重变化与肠癌的关系被严重低估!研究首次揭示8
研究发现不喝酒、不抽烟、定期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可延缓记忆衰退
首个婴儿型庞贝病酶替代治疗“中国数据”发布,填补本土研究空白

网址: 重磅!替奈普酶ORIGINAL研究正式于《JAMA》发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