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复杂的代谢网络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虽体积微小,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由肠道微生物精心酿造的 “代谢精灵”,正逐渐揭开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神秘面纱。本文将从化学本质、来源途径、生理功能及健康关联等维度,带您深入了解这一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1丨SCFAs从膳食纤维到体循环的代
一、碳链上的健康密码
短链脂肪酸(SCFAs)是链长为1至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是肠道中膳食纤维发酵的主要产物。根据膳食纤维的含量,每天在结肠中大约会产生500–600mmol的SCFAs。乙酸(C2)、丙酸(C3)和丁酸(C4)是人体中最丰富的SCFAs,其他短链脂肪酸,如甲酸、戊酸和己酸的产量较少。每种SCFAs的数量和相对比例取决于底物、微生物群组成和肠道运输时间。在结肠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分别以大约60:20:20的摩尔比存在。SCFAs在结肠中产生后,主要通过单羧酸盐转运蛋白1(MCT1)和钠偶联的单羧酸盐转运蛋白1(SMCT1;也称为SLC5A8)介导的主动转运迅速被结肠细胞吸收。还有一部分未解离的SCFAs通过被动扩散被结肠吸收。
从化学特性看,短链脂肪酸具有强极性和高水溶性,这一特点使其在肠道环境中易与水分子结合,参与肠道内的物质溶解与转运。同时,其羧基基团的存在赋予了它们弱酸性,可调节肠道 pH 值,为有益菌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与长链脂肪酸相比,短链脂肪酸无需借助肉碱穿梭系统即可直接进入线粒体进行 β- 氧化,因此能快速为细胞提供能量,这一特性在结肠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尤为显著。
二、来源途径:肠道菌群的代谢杰作
(一)人体自身合成:肠道微生物的发酵工厂
人体自身无法通过酶促反应直接合成短链脂肪酸,其主要来源于肠道微生物对膳食纤维的厌氧发酵。这一过程犹如一场精密的生物化学反应:在结肠后段,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等有益菌将人类无法消化的膳食纤维(如低聚果糖、菊粉、纤维素等)分解为单糖,继而通过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再经不同代谢路径转化为乙酸、丙酸和丁酸。
不同菌群对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具有特异性:拟杆菌属擅长产生乙酸和琥珀酸,双歧杆菌属主要生成乙酸和乳酸,而梭菌属中的特定菌株(如罗斯氏菌)则是丁酸的主要生产者。这一代谢过程不仅依赖于菌群组成,还受饮食结构影响。研究表明,高纤维饮食可使肠道短链脂肪酸浓度提升 2-3 倍,其中丁酸浓度增幅尤为显著。
(二)外界获取:膳食中的隐形营养
虽然人体自身合成是短链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但部分食物中也含有微量短链脂肪酸。乳制品(如酸奶、奶酪)中因发酵过程可产生少量乙酸和丙酸;苹果、香蕉等水果及全谷物中也含有痕量短链脂肪酸。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认为油脂类食物富含长链脂肪酸,但近年研究发现,某些植物油(如棕榈油)中含有约 0.5%-1% 的乙酸酯类化合物,可在体内水解为乙酸。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膳食直接摄入的短链脂肪酸量远低于肠道合成量。以丁酸为例,健康成年人每日通过肠道合成可获得约 80-100mmol 丁酸,而膳食来源不足 1mmol。因此,维持肠道菌群健康、促进内源性合成仍是获取短链脂肪酸的核心途径。
三、短链脂肪酸的作用
*维持肠道健康 :丁酸是结肠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能够为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防止有害物质的渗漏。同时,短链脂肪酸可以调节肠道内的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增殖,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此外,它们还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预防便秘。
* 参与能量代谢 :短链脂肪酸可作为肠道细胞的能量来源,在细胞内通过柠檬酸循环或线粒体 β 氧化等途径产生 ATP,为细胞提供能量。其中,乙酸和丙酸可被转化为糖原或脂肪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调节免疫功能 :短链脂肪酸能够与 G 蛋白偶联受体结合,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例如,丁酸可以通过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的活性,调节基因表达,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改善代谢状况 :丙酸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能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从而有助于控制体重。同时,短链脂肪酸可以调节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此外,它们还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脂肪的合成和储存,对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的益处。
*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短链脂肪酸可以通过肠 - 脑轴等多种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它们能够刺激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胃肠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和肽 YY 等,这些激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能量平衡和食欲,进而影响大脑的功能。此外,短链脂肪酸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以及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对认知功能、情绪和睡眠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短链脂肪酸作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不仅是连接饮食、微生物与宿主健康的关键纽带,更是打开人类代谢奥秘的一把钥匙。从能量代谢到免疫调节,从肠道健康到脑功能调控,其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正不断刷新我们对人体微生态的认知。尽管诸多机制仍需深入探索,但其在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潜力已初露锋芒。通过科学饮食优化肠道菌群、促进内源性短链脂肪酸合成,或许正是通往健康的一条 “短链” 路径。未来,随着精准营养与微生物组学的发展,短链脂肪酸有望成为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核心靶点,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突破。
相关知识
普洱茶多糖对健康小鼠短链脂肪酸代谢与肠道菌群组成的调节作用
短链脂肪酸(SCFA...
短链脂肪酸:肠道健康的守护者 ️
短期冷刺激下的白色脂肪是如何代谢和调节的?
抗性淀粉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及代餐产品开发
短链脂肪酸——健康守护者
【科学普及】支链氨基酸与健康
长链、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终极指南
研究发现短链脂肪酸竟然可以调控代谢相关的疾病!
减肥科普(14):“好脂肪”与“坏脂肪”真的是减肥的关键吗?
网址: 知识科普:短链脂肪酸是什么?如何参与代谢并影响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2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