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中秋节的临近,广州的月饼市场迎来了被称为“月饼大年”的繁荣时刻。今年的中秋节恰逢国庆假期重叠,使得月饼的消费热度更是高涨。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各大商超和烘焙店,发现今年的月饼市场消费呈现出许多显著的新趋势:月饼的规格逐渐变得更小,而其特色却愈发浓郁。
首先,在健康理念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低糖、低油的健康月饼,成为市场的主流需求。在广州的多个商圈,琳琅满目的月饼礼盒占据了显眼的位置。今年市场的主流价位大致在68元到300元之间,特别是在100元至200元的区间,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比如,盒马的销售人员介绍道,今年他们推出了以“健康、新鲜”为主题的“藜光素月低糖月饼礼盒”,选用了莲子、山药和奇亚籽等健康食材。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消费者对月饼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节令的仪式感上,更希望能够享受“美味与健康兼得”的产品。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96.7%的受访者将“健康”视为选购月饼的首要标准。为满足这一需求,各大企业纷纷在“减糖”“减油”上下功夫。例如,盒马推出的低糖月饼系列在上市后销量环比增长超40%。其中的低糖流心奶黄月饼和低糖豆沙松子陈皮月饼,含糖量低于5克/100克,既保留了传统的风味,又降低了健康负担。在“减油”方面,创新研发的米月饼则使用精细研磨的大米粉替代传统的油酥皮,结合陈皮和黑芝麻等健康食材,采用低温烘烤工艺,锁住米香,口感清新湿润。
除了健康元素,地方特色月饼的崛起也是今年市场的一大亮点。消费者对传统口味的满足已经不再,而是转向追求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型月饼。记者在盒马的烘焙区看到,鲜肉月饼、鲜花月饼、酸汤牛肉月饼等各种地方特色月饼应运而生。尤其是流行于江南地区的鲜肉月饼,成为了热销产品,在华南地区的销量同比增长超100%。同时,云贵风味的月饼也崭露头角,贵州的医云腿月饼和云南的鲜花饼等传统美食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创新改良,逐渐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门单品。
广州的商超中,不乏来自各地的特色月饼,如杭州的榨菜鲜肉月饼、贵州的刺梨火腿月饼、北京的黑麻椒盐月饼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尝鲜机会。消费者对这些地域特色的追求,令月饼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在老字号品牌中,情感价值也成为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多家老字号通过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将月饼从节令食品转化为承载城市记忆和情感共鸣的载体。友谊商店推出的“你我的友谊”月饼礼盒,未售先热,有老顾客一次性预订68盒,企业客户的订单更是达到了数百盒。这款由广州酒家代工的产品,以双黄白莲蓉、五仁等经典口味为主,因其蕴含着“友谊”这一广州人的集体记忆而备受追捧。一位市民感慨道:“友谊商店陪伴我们几十年,这款月饼既有传统味道,又融入了城市文化,送人特别有意义。”
此外,文创联名也让月饼成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东方宾馆与广州文化集团联合推出的《文化东方·羊城八景》文创月饼,以“塔耀新城”为设计开端,将城市地标与八景主题融入礼盒,并附赠八景书签,进一步延伸了文化体验。该系列已被纳入“广州礼物”城市文创品牌,彰显了本土文化自信。
老字号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上,也体现在营销策略上。天河城百货的岭南建筑纹样礼盒、趣香品牌的巧克力双黄白莲蓉月饼和南宋雪月米月饼,均以“国潮风”吸引年轻群体。在“越小越精”的趋势下,月饼正以更轻盈、更“新潮”的姿态走入更为多元的生活场景。
总体来看,今年的中秋月饼市场正在以创新与情感为驱动,呈现出健康、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交融的新风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月饼市场将持续演变,期待在未来的中秋佳节中,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与美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