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对化妆品新原料管理作出重大调整,按照风险程度对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分类管理,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国家药监局大力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持续优化新原料注册备案程序,加大对行业指导力度,增强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又释放市场创新活力。在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有力推动下,我国注册备案的新原料稳步增长。
化妆品新原料数据分析:截至2025年09月27日,我国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总量达 322 件(2025年 115 件),经去重处理后实际涉及成分 270 种,其中国产原料 266 个(占比82.61% )、进口原料 56 个(占比17.39%)。备案主体共计 196 家,其中备案记录超过3年的 39 个,处于动态监测期的原料共 129 个、累计已注销备案 7 个、取消备案 9 个。备案前五的区域呈现显著集聚效应:广东省为96个(居首)、上海市为62个、浙江省为27个、江苏省为25个、山东省为22个,紧随其后。 企业与成分创新领跑者,其中热门成分【β-烟酰胺单核苷酸】共计备案 12 次,备案新原料最多的企业是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备案17个)。根据来源分类最高的是 156 (化学)类新原料,分别来自国家/地区涉及 11 个(中国 占比高),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企业的新原料备案高达 27 个。 技术路径多元化:提取物类为 66 个、聚合物类为 45 个、肽类为 42 个、发酵类为 22 个。 年度增长曲线显示,2021年 6 个,2022年 42 个(▲增长 +600%),2023年 69 个(▲增长 +64.3%),2024年 90 个(▲增长 +30.4%),2025年 115 个(▲增长 +27.8%)。 按技术及来源分类总数统计,化学156个(占比48.4%)、植物91个(占比28.3%)、生物57个(占比17.7%)、动物11个(占比3.4%)、真菌7个(占比2.2%)。 新原料里程碑:2024年11月4日,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化妆品新原料 异丁酰胺基噻唑基间苯二酚 ,该新原料采用化学合成工艺制得,经注册人组织开展功效和安全性验证,可作为美白剂用于驻留类化妆品(可能存在吸入暴露的产品除外)。2025年6月2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化妆品新原料“N-乙酰神经氨酸”和“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酸苄胺”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Ⅱ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上述两个新原料经备案后,安全监测期已满3年,经评估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中国化妆品新原料的爆发式增长,既是政策松绑的成果,也是产业升级的缩影。行业原料科技创新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既要保持创新活力,避免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陷阱;又要筑牢安全底线,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唯有在合规框架下深耕技术,在文化自信中打造差异,中国化妆品原料才能真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从“跟跑”向“并跑”转型。
相关知识
EU CosIng
G/TBT/N/EU/1111
出口食品合规丨欧盟(EU)2017/625法规解读
G/TBT/N/EU/1021 欧盟委员会授权法规草案,修订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EU)第609/2013号法规附件
欧盟电池法规EU Regulation 2023/1542
电磁兼容性(EMC)2014/30/EU指令要求
欧盟营养声称与健康声称(EU Nutrition Claims &Health Claims):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根据法规 (EU) 2015/2283,改变低聚半乳糖作为食品补充剂中新型食品成分的使用条件的安全性,EFSA Journal
健康绿色农产品推广PPT模板
EU4Health programme 2021
网址: EU CosIng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3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