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人群的营养需求(不同的特点人群)

健康人群的营养需求(不同的特点人群)

1、健康人群的营养需求(不同的特点人群)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案例 刘某,5岁,自从断奶后就一直不爱吃饭,现在身高、体重均比同龄孩子差,且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头发稀松偏黄。思考: 1、该小孩存在什么问题? 2、如何对孩子及家长进行膳食指导?第一节 婴幼儿的营养第二节 儿童的营养第三节 青少年营养第四节 成年人的营养第五节 老年人的营养第六节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第一节 婴幼儿的营养主要内容一、生理特点二、营养需求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一、生理特点(一)婴儿

2、生长发育特点1、体格发育:体重、身高、头围等2、脑和神经系统发育3、消化系统发育一、生理特点(二)幼儿生长发育特点1、体格发育:体重、身高、头围等2、脑和神经系统发育3、消化系统发育4、骨骼发育二、营养需求(一)婴儿的营养需求1、能量基础代谢:占总能量的60%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占总能量的7%8%储存能量:维持生长发育,占总能量的25%35%活动所需:手足活动、啼哭、吸奶,与活动量大小有关排泄能量:是指食物中的营养素未被消化吸收排出体外的一部分能量,约占总能量的10%2、蛋白质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母乳喂养的婴儿:2g/(kgd)牛乳喂养的婴儿:23g/(kgd)混合喂养的婴儿:3g/(kgd)

3、 蛋白质供热比例应达到12%14%,优质蛋白质应达50%以上3、脂肪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婴儿每日膳食中脂肪能量占总能的适宜比例为:6个月以下婴儿:45%50%712个月婴儿:35%40% 必需脂肪酸摄入不足可影响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低下4、糖类婴幼儿对糖的消化能力较弱单糖和双糖婴幼儿吸收不全,在小肠下段受到细菌的发酵分解有可能引起腹泻乳糖存在于乳类中,初生婴儿即可较好地消化吸收,乳糖对铁的吸收有利糖类的供给量占总能量的50%55%5、矿物质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钙:初生6个月300mg/d;712个月400mg/d;铁:初生6个月;712个月10mg/d。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是患缺铁性贫

4、血的高峰期锌:初生6个月;712个月6、维生素维生素A:400g/d,母乳中维生素A相对丰富一些,在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应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10g/d,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婴幼儿应补充维生素D,经常晒太阳维生素E:3mg/d,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发生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K:母乳缺乏维生素K维生素C:4050mg/d7、水100150ml/kg(二)幼儿的营养需求1、能量:男孩1100kcal、1200kcal、1350kcal;女孩1050kcal、1150kcal、1300kcal2、蛋白质:12%15%,35g、40g、45g3、脂肪:30%35%,必需脂肪酸应占总能量的1%4、糖类

5、:50%55%5、矿物质:钙600mg/d,铁12mg/d,锌9mg/d6、维生素:维生素A500g/d,维生素D10g/d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一)营养问题1、佝偻病2、缺铁性贫血3、维生素A缺乏症4、锌缺乏症(二)合理营养1、母乳喂养优点:(1)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的需要(2)含有多种免疫因子,有助于增强婴儿抗感染能力(3)含有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调节和促进婴儿各器官的生长发育(4)不容易发生过敏(5)有利于母亲产后恢复(6)方便、经济2、混合喂养定义人乳与配方乳或其他食物同时喂养婴儿为部分母乳喂养两种情况补授法:指补充母乳量不足的方法代授法:用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一次或数次替代人

6、乳的方法3、人工喂养原因:母亲患有较严重的心肝肾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病、精神病等;母亲因营养不良、极度劳累或悲伤、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哺乳方法不当等原因使乳汁分泌太少;新生儿或婴儿经筛查发现患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不适宜喂母乳和其他乳品,必须采用特殊制备的乳制品或非乳类代乳品。(1)牛奶喂养常用的乳品,但成分不适合婴儿 需经稀释、加糖、煮沸(2)婴儿配方乳粉以母乳组成为生产依据,对牛乳进行改造不具备母乳中的免疫物质和酶,不能代替母乳在不能母乳喂养时首选配方奶粉(3)豆制代乳品含有丰富的大豆蛋白、B族维生素和钙不易保存,应现做现食对牛乳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受的婴儿适

7、用4、断乳过渡期喂养 婴儿46月龄后,随着生长发育的逐渐成熟,纯乳类喂养不能满足其需要,故需进入向固体食物转换。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一种到多种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过渡期食物46个月:泥状食物 79个月:末状食物 1012个月:碎食物 5、幼儿膳食(1)合理平衡膳食蔬菜和水果是不可缺少的食物水果不能代替蔬菜,每日的蔬菜中深绿色蔬菜不应少于一半蛋白质非常重要,优质蛋白质应达50%以上(2)合理加工烹饪食物应做到细、碎、软,以适应小儿较弱的咀嚼和消化能力在烹调方法上做到色、香、味俱全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宜食用有刺激性、油炸、过硬、太油腻、太甜、太咸、太黏的食物忌酒、咖啡和浓茶夏天凉拌菜不宜多

8、吃烹饪时鱼应去刺、虾剥壳、肉切碎避免吃豆粒、花生、瓜子,以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3)饮食注意事项定时定量,每日进食5次,早、中、晚3餐,再加上、下午点心各1次营造舒适的进餐环境,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吃饭时少说话,要避免进餐时引起幼儿紧张不应养成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不要让孩子养成餐外吃零食的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饭前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二节 儿童的营养主要内容一、生理特点二、营养需求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一、生理特点体格发育:体重每年增加2kg左右,身高每年增长5cm左右,头围每年增加1cm,四肢的加长较躯干迅速;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发育情况:3岁乳牙出齐,6岁开始换牙,消

9、化能力仍然有限脑及神经系统发育:达到成人脑重量的86%90%,好奇好学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注意饮食卫生易患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二、营养需求(一)能量:相对高于成人 4岁:男 1450kcal 女 1400kcal 6岁:男 1700kcal 女 1600kcal(二)蛋白质:34g/kgd,占总能量的14%15%,优质蛋白质的需要量较大(三)脂类:占总能量的30%35%,必需脂肪酸不低于总能量的3%(四)糖类:占总热能的50%60%,多摄入膳食纤维,少摄入蔗糖等纯糖,10g/d(五)矿物质:钙800mg/d 铁12mg/d(六)维生素:维生素A 500700g/d 硫胺

10、素 核黄素 维生素C 70mg/d 维生素D 10g/d 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营养不良喂养不当、膳食不合理、慢性疾病儿童肥胖症能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过少(一)营养问题1、学龄前儿童膳食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时令蔬菜、水果;注意粗细粮搭配、主副食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咸甜搭配;烹调要注意色香味俱全;少吃油炸、油煎或多油的食品以及刺激性强的酸辣食品;经常变换食物种类,烹调多样化;定时、定量、定点进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零食、挑食、偏食或暴饮暴食、饥饱不匀等习惯。(二)合理营养2、学龄儿童膳食保证吃好早餐少吃零食,控制食糖摄入重视户外活动(二)合理营养

11、第三节 青少年营养主要内容一、生理特点二、营养需求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一、生理特点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单位体重的营养素和能量需要量高于成人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营养供给需要与生长发育速度相适宜青少年个体间发育速度差别较大二、营养需求(二)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2%14%,需要量随肌肉发育程度而增多,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50%(一)能量基础代谢率高,男性能量供给量高于女性,通常以体重的正常增长作为衡量个体能量摄入量是否适宜的依据(三)矿物质: 钙为1000mg/d,多饮牛奶及奶制品来补钙,多摄入肝脏、瘦肉来补铁,加碘食盐来补碘三、常见的营养问题与合理膳食(一)营养问题营养缺乏原

12、因:不吃或不重视早餐;偏食、挑食、节食;常吃没有营养的点心和垃圾食品;运动、繁重的学习(二)合理营养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第四节 成年人的营养主要内容一、生理特点二、营养需求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一、生理特点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瘦体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多;消化、循环系统功能中年以后逐年减退,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40岁以后视力、听力、感觉、嗅觉等开始降低,情绪易波动;妇女进入围绝经期,易出现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等问题。二、营养需求(一)能量 能量消耗与能量摄入达到平衡(二)蛋白质 占总能量的10%15%,优质蛋白

13、质占1/3以上(三)脂肪 不超过总能量的30%,胆固醇不超过300mg(四)糖类 占总能量的55%65%(五)矿物质 钙、铁、硒、维生素A、维生素E、B族维生素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一)营养问题 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蛋白异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及肿瘤等(二)合理营养食物多样化科学烹调饮食制度饮食卫生第五节 老年人的营养主要内容一、生理特点二、营养需求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一、生理特点1、基础代谢率降低基础代谢率较青年人降低10%15%2、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细胞内水分减少造成细胞内液量减少,并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脏器萎缩,细胞功能下降;(一)代谢降低

14、一、生理特点(二)器官功能改变1、消化系统:牙齿萎缩性变化、味觉减退、消化腺萎缩,肠蠕动减弱;2、泌尿系统:血浆蛋白减少、球蛋白相对增加,易出现水肿,肾脏萎缩变小易引起尿毒症3、心血管系统:心肌细胞内脂褐质集聚及血管壁脂质沉积易发生心血管意外;4、免疫系统:免疫功能降低易患病一、生理特点细胞量下降,如肌肉萎缩、肾脏萎缩等体内水分减少,如细胞内液减少,影响体温调节骨组织矿物质减少,如钙(三)机体成分的改变二、营养需求(一)能量老年人能量需要量的多少主要以体重来衡量。降低脂肪和纯糖的摄入,提高优质蛋白质的供热比。二、营养需求(二)蛋白质补充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1/31/2蛋白

15、质占总热能的12%15%每日摄入6575g蛋白质二、营养需求(三)脂肪饮食中的脂类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但也不可过量,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应严格控制占总能量的20%30%每日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mg以内二、营养需求(四)糖类蔗糖、葡萄糖易引起高脂血症果糖易吸收并能迅速转化为氨基酸每日摄取适量的膳食纤维占总能量的50%60%二、营养需求(五)矿物质钙:1000mg/d铁:15mg/d铬、硒、氟等控制食盐的摄入二、营养需求(六)维生素维生素A:增强上皮细胞防御能力,对抗自由基损伤维生素E:抗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代谢维生素C:抗自由基损伤,软化血管,延缓血管硬

16、化,抗癌,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延缓衰老二、营养需求(七)水分30ml/kg亦不可过多,否则增加心、肾负担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矿物质的缺乏钙缺乏、铁缺乏、高钠低钾抗氧化维生素的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一)营养问题1、微量营养素缺乏(一)营养问题2、能量失衡3、营养性疾病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2312、饮食清淡、少盐1、食物多样,搭配合理3、积极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二)合理营养第六节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一、孕妇的营养(一)生理特点1、子宫的变化与胎盘宫腔容量:非孕时5ml;妊娠足月时5000ml子宫重量:非孕时70g;妊娠足月时1100g

17、 孕期母体血浆许多营养素浓度低于胎盘和胎儿,能主动收集激素、营养素等各种物质并转运至胎儿2、内分泌的改变催乳素分泌增多,刺激胎盘和胎儿生长,刺激乳腺发育甲状腺功能增强,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升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易患妊娠期糖尿病3、消化功能的改变孕酮可导致胃肠道平滑肌张力降低,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酸性内容物可反流至食管下部产生“烧心”感。胃排空及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肠蠕动减弱,粪便在大肠停留时间延长出现便秘。4、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变循环血量于妊娠6周开始增加,2832周达到高峰孕期生理性贫血:血浆增加1000ml,红细胞增加500ml血液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孕2030周,血浆容量上升的速

18、率明显高于红细胞上升的速率,此时的孕期生理性贫血现象最为明显。WHO建议贫血的界定标准为: 孕早期、孕晚期Hb110g/L 孕中期为Hb105g/L5、肾功能的改变胎儿和母体的代谢产物不断增多肾脏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水平增高,体内葡萄糖、水溶性维生素、叶酸、尿素、尿酸、肌酐等排出量增加尿钙排出量减少6、体重的变化根据孕前BMI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孕前体重/身高类别(kg/m2)孕期体重增长值(kg)低(BMI30)6.06.813周前体重无明显变化13周后每周增加350g,至足月时体重平均约增加12kg(二)营养需求1、能量妊娠期间能量的增加是为了满足胎体生长发育、母体组织增长、母体蛋白质

19、和脂肪贮存及代谢增加的能量需要。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建议孕妇自孕中期,妊娠4个月开始每日增加能量摄入量(200kcal)。自孕中期开始孕前体重低者()每周增重孕前体重正常的妇女()每周增重孕前超重或肥胖者()每周增重2、蛋白质妊娠期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主要是为了满足胎体的生长发育,其次是孕体自身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来供给子宫、胎盘及乳房等的发育。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和推荐的妊娠期蛋白质增加量是:妊娠早期(妊娠12周末以前)为5g/d,妊娠中期(妊娠1327周末)为15g/d,妊娠晚期(妊娠第28周以后)为20g/d。优质的动物及豆类蛋白质的摄入至少占1/3以上。3、脂类产后泌

20、乳需积累34kg脂肪;妊娠后期胎儿贮备的脂肪可为体重的5%15%;自身需要磷脂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满足需要不宜过量4、矿物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钙:早期800mg/d;中期1000mg/d;后期1200mg/d铁:中期25mg/d,晚期35mg/d锌:早期,中、后期碘:200g5、维生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维生素A:早期800 g;中、晚期900 g维生素D:中、晚期10g(经常晒太阳)维生素E:预防新生儿溶血维生素K:预防胎儿颅内出血维生素B1:缺乏导致胎儿先天性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导致口腔生殖系统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6:抗早孕反应叶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管畸形妊娠早期缺乏

21、叶酸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脑积水、脊椎裂及无脑儿等)我国是神经管畸形的高发区孕期补充叶酸可以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胎儿神经管闭合发生在怀孕头28天,因此应于孕前1个月至妊娠早期3个月内每日增补400600 g叶酸(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疾病与营养等有关因素母体缺铁性贫血铁巨幼性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骨质软化症维生素D、钙营养不良性水肿蛋白质、维生素B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铁、钙、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身体肥胖指数(BMI)胎儿低出生体重能量、蛋白质、铁、叶酸;母亲孕前、孕期体重流产、早产及小于胎龄儿能量、蛋白质先天畸形锌、维生素A、叶酸智力低下蛋白质、锌、碘1、孕期常见的营养问题2、孕

22、妇的合理营养按孕妇的喜好,选择能促进食欲的食物可以选择容易消化、少油腻、味清淡的食物,以减少呕吐少食多餐应尽量多摄入富含糖类的谷类或水果,保证每天至少摄入150g糖类防止摄取入有害成分,尽量避开食品添加剂、油炸食品、合成食品等,尽量避免使用药物从孕前开始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戒烟禁酒(1)妊娠早期膳食要点(2)妊娠中期膳食要点补充充足的能量注意钙、铁等营养的补充加强孕妇的营养供给,保证充足的禽、蛋、瘦肉、鱼类、豆类和蔬菜水果,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果胶的水果、蔬菜,可防止便秘发生(3)妊娠晚期膳食要点补充必需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钙的补充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饮食品种应进行合理搭配,做到食物多样化,不偏食,多吃豆制品、动物性食品及蔬菜水果,扩大营养素来源调味清淡,少盐和酱油,不要过多摄取水分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二、乳母的营养(一)生理特点雌激素水平下降、催乳素水平上升,乳汁分泌量逐渐增多泌乳量受体内催乳素等激素的调节,与环境、心理因素和乳母的健康状况均有一定的关系泌乳量约为7501000ml(二)营养需求1、能量16个月婴儿母乳摄入量平均为750g/d每克

相关知识

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指南
特殊人群运动营养需求
健康生活,不同人群的饮食营养需求
营养膳食与健康管理:不同人群的需求有何不同?
营养膳食策略,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有何不同?
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与营养补充方法
第五章不同健身人群的营养需求6学时.ppt
基因组学与特殊人群营养需求
老年人群对营养的特殊需求

网址: 健康人群的营养需求(不同的特点人群)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3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