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情绪智力的作用与影响出发结合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身心特点,提出了中学生情绪智力提升的必要性。环境作为影响情绪智力的因素之一,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具备育人功能、具有修养作用,更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载体,因而提升中学生情绪智力的途径之一是创设校园心育环境。
关键词:中学生;情绪智力;校园;心育环境
情绪智力是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以及理解他人和人际关系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与人的成功息息相关。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个体成功的影响作用大于智商并且情绪智力是可以培养与训练的。情绪智力与个体的年龄、性别、环境等有关,中学生的情绪智以负向情绪居多,除了受内在生理变化的影响与外在环境的影响外,学生本人对情绪的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学生主要应对方式是害怕恐惧、生气愤怒、悲伤难过、挫折感等,这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中学,成绩是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较容易忽略学生的情绪与身心情况。环境作为影响影响情绪智力的因素之一,而校园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需要创设校园心育环境。
1提升中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受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家庭与学校的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教师或同伴的关系、手机依赖等,我们称之为影响方,情绪智力作为受影响方也会反作用于影响方。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个体成功的影响作用大于智商并且情绪智力是可以培养与训练的。在中学阶段培养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除更好完成长期终极目标外还作用并表现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成果的增加等因素,推动了社会、学校、家庭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情绪智力的关注、培养与研究。全球视角上,各个国家都有开展情绪智力项目,这些智力项目在全球数万所学校开展。中国也于2012年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实施培养学生情绪智力的项目,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模式与途径。在一些课程大纲或是课程目标也将情绪智力纳入其中,如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中学阶段是学生处在成长的特殊阶段,其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具有如下表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价值观初步形成、心理与思维品质矛盾化、人际交往倾向关注“志同道合”等等。研究发现中学生的情绪智以负向情绪居多,除了受内在生理变化的影响与外在环境的影响外,学生本人对情绪的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中学生一旦出现情绪智力问题,较少寻求教师的帮助,更多的是自我消化或者寻求同伴的安慰,由于处理不当,学生在最后的主要应对方式是害怕恐惧、生气愤怒、悲伤难过、挫折感等,这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在中学阶段,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较容易忽略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忽略学生的情绪智力,其次,情绪智力倾向“隐性”培养起来“见效慢”,因此正情绪智力的培养上难度大,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让学生学会应付环境与成长的变化,能有效处理在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家庭问题等,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
2提升学生情绪智力需要创设校园心育环境
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是提升学生情绪智力的目标之一,特别是心理健康。影响学生的情绪智力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学校可以采纳多种方式与途径提升学生情绪智力。而环境是影响情绪智力的因素之一,因此创设校园心育环境,用直接体验或是潜移默化的方式去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是有效的手段,学生情绪智力的复杂性和多方面也性决定了情绪智力需要渗透于校园心育环境之中。校园环境具备育人功能、具有修养作用,更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载体,总而言之提升学生情绪智力需要创设校园心育环境。
3创设多模式的校园心育环境
校园是学习的重要场所,从“虚实”角度分类,校园环境分为物质与心理两大方面。校园的客观建设,即校园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建筑物、宣传栏、色彩与布局等方面,我们称之为“硬件”方面、物质方面。而校园氛围,校园的风气,班风、校风、校园制度等体现校园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则是校园心理环境。从“动静”的角度分类,校园环境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大方面,上述物质与心理环境多是静态的校园环境又可以称之为长期存在不易做出改变的校园环境,而校园举办的比如唱歌比赛,辩论等活动属于动态的校园环境又属于短期的可改变的软文化校园环境。无论是哪一类校园环境都对学生的情绪智力起到一定的影响,创设多模式的多样化的校园心育环境有利于多角度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
以创设校园心育环境为途径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需要根据中学生的情绪智力特点以及培养模式对校园环境进行设置与布置。首先是营造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师生和谐同学友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健康的氛围中感受情绪智力并自主提升自身的情绪智力。其次,举办多种活动如情绪智力大讲堂、团体性情绪智力培养活动、情绪智力或心育活动室等,有效利用多媒体、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校园宣传栏营造有助于提升学生情绪智力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倾诉的窗口与展示的场地。
4结语
静态的客观的物质性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情绪智力开展情绪智力活动的载体结合软文化心理环境共同作用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提升学生情绪智力的途径较多,除了创设校园多种模式的校园心育环境外,学校方面,中国当前的教育关注的主要方向在培养学生的认知智力上,然而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情绪智力重要性的提及,学校与教师应该重视情绪智力对学生的影响。学校方面可以通过专门开设情绪智力课程,或者是在学科学习中培养情绪智力,让学生有意识的关注情绪智力并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教师方面,要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需要教师先行,即教师本身拥有较为专业较为成熟的情绪智力,邀请专家教授为教师做培训,一方面是引起教师对情绪智力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有培养、关注、提升学生情绪智力的意识,另一方面是提升教师本身的情绪智力与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毛亚庆,杜媛,易坤权,等.基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学校改进——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管理,2018(11):3.
[2]陈树婷.高中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
相关知识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重视情商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浅谈幼儿园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及良好情商的培养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浅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策略
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月学生创意游园活动
浅谈高品质幼儿进餐环境创设
浅谈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幼儿园健康环境创设教案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全人格的塑造.doc
网址: 浅谈提升中学生情绪智力的途径之创设校园心育环境 https://m.trfsz.com/newsview20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