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动脉是正压,静脉是负压,我们喝水后,水进入胃、小肠和大肠后,会通过肠胃的静脉毛细血管被吸进到血液循环系统中去。人体内阳气越充足,动脉的正压就越足,血管的弹性就越好,静脉中也能形成足够的负压,这样水在肠胃中很容易就被吸收进入静脉毛细血管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反之,如果阳气衰弱,水分则不容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样的情况下喝入身体的水就不容易被身体利用,水分如果不能充分被水液系统所利用,则可能会在局部出现水液的沉积,就是我们经常所看到水肿或者痰饮。
从生理角度来看,饮用水进入身体后,水分在胃、小肠、大肠通过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中去,一部分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皮肤通过汗液蒸腾到体外,另一部分通过肾脏处理变成尿液排出去。如上篇文章所述,按照中医的观点,肾是人体的能源系统,对水系统的蒸腾和循环提供能源;肝相当于自然界的树木,对水系统的改善、保持起着疏导、存储和一定范围内的调度作用;肺相当于自然界的大气系统和呼吸系统,对水的蒸腾、肃降和调度起着推助作用;脾相当于自然界的土壤,对身体内保持合适的水分起着平衡作用,维持保持适量的水在身体内,多余的水则不需要,同时让水在土壤内保持合适的“径流”;心相当于自然界背后看不见的“规律”,指挥一切发出命令;从中医看,膀胱连通其经络相当于人体内海洋,提供最终水源;三焦(三焦在中医中指的是皮肤下面的胸膜、腹膜等可以通利水的油膜系统)相当于自然界的土壤中“地下径流”,对水循环系统的分配和存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上述参与水循环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和系统出现问题时,人体的水液代谢系统均会出现异常,有些是先天体质性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先天的五脏六腑总会是不平衡的,总会出现某些脏腑的功能不够强而导致体质性的水液代谢异常。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相关知识
CKD 合并急性代谢性酸中毒,临床如何处理?
羊水过多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现代病理学发展的新方向:医学生态病理学
临床护理中的疼痛管理:现状、问题与改进
科学网—内分泌失调: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
指南解读|2020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实践指南:肝病的临床营养
特医食品在临床中的需求及管理
肩难产的临床预防和处理探讨
肥胖风险评估的多维指标及其临床应用——从代谢风险到体形分析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及其临床处理
网址: 中医临床思维:人体处理水液代谢的生理过程和病理表现 https://m.trfsz.com/newsview32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