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减肥如何根治持续性疲劳?小心“隐性饥饿”

减肥如何根治持续性疲劳?小心“隐性饥饿”

你的一天是不是这样度过的?

一大早就要喝杯咖啡才能开始新的一天。

上班和上坟一样,怎么都提不起精神,

打考勤挣个出场费,能摸鱼就摸鱼,靠奶茶续命。

下班只想吃点好吃的,看点好看的,

懒得下厨,懒得取快递,懒得读书,

每逢休息,只想宅着看剧刷短视频,

问你看了什么,却啥也记不起来。

能专注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少。

静下心来的时间越来越短。

想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计划一拖再拖。

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生活质量大幅降低,

就像一辆没电没油的车子还要被迫赶路一样。

其实,你的身体早就被掏空了。

那么,是不是不上班就不会这样了?

那就多给自己放几天假吧,

把家里收拾一下,多读些书,

多去散下步,把想看的剧补一下,

想吃啥吃啥并且早睡早起,精神自然就会好起来吧?

其实并没有。

奇怪的是,明明吃了很多好吃的,但就是不想动。

明明睡了很久,但就是不想起床。

明明没做什么事,就是觉得好累啊。

明明时间很多,就是莫名的焦躁。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意志力不够吗?

旺盛的精力跑哪里去了?

事实可能颠覆你的常识,

吃得过多反而会更加疲劳,

因为疲劳是炎症的反应,

炎症已经在你的体内潜伏很久了。

“炎症”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环境中的毒素、不耐受的食物、无形的压力以及失衡的肠道微生态等的种种反应,

这种慢性炎症反应会在我们体内发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使身体的能量耗竭,使免疫系统逐渐失能、身体器官功能衰退。

久而久之,炎症会使人体失去代偿能力并最终使人走向崩溃的边缘,

同时炎症也是减肥困难、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的幕后黑手。

为什么吃得多会产生炎症呢?

我们体内的线粒体就像一条条能量生产线。

线粒体的目的是把食物分解后生产出三磷酸腺苷,给身体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

人吃完饭后,食物分子作为燃料会争先恐后地进入线粒体的传送带中,

线粒体必须处理每个食物分子,将其转化为三磷酸腺苷。

线粒体就像是007的打工人一样。

加班加点消化和加工食物,从来没有停止过,全年无休。

摄入的食物较少的话,就能处理得及时。

如果食物摄入得越来越多时,线粒体就力不从心了,

它们开始手忙脚乱,想拼命地跟上进度,

每件燃料的消化速度都不一样,

像有些反式脂肪消化起来就极为困难。

所以处理的速度还是很慢。

无奈之下只能将处理不了的热量转移到脂肪细胞中储存,

线粒体叫苦不堪呐,拿一个人的工资又生产又运输,

还要保证产量稳定不出错怎么可能呢?

如果日复一日地持续下去,你体内的产能必会减少,储存却在增加。

线粒体天天高压工作,马上就要崩溃了。

线粒体的脂肪细胞是有限的,脂肪细胞放不下这么多燃料就会撑爆,

当它爆裂时,细胞碎片会散落在血液中,引发炎症。

更糟糕的来了,线粒体考虑到原料过剩还会启动防御系统,

会产生一种叫神经酰胺的脂类加强脂肪细胞壁,使细胞壁变硬,

阻止食物送达到生产线门口,这样它才能有更多时间处理积压的工作。

线粒体一边在加工食物,一边又在阻挡新的食物进入,

在这空档期内,细胞得不到营养了你就会感觉到饿,

大脑会发出命令让你不停的吃,对食物充满渴望。

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更多的食物就会涌到生产线门口,像高速公路上的堵车惨状一样,

这时,胰腺出场了,它向血液注入更多的胰岛素,

让它的兄弟们狂敲大门,叫细胞马上出来接货!

但你的神经酰胺使细胞壁变厚了,门不再是一道门了,

而是千层饼厚的门,细胞根本听不到啊,

胰岛素以为听不到是因为分泌少了,于是分泌更多出来,直到产生胰岛素抵抗。

神经酰胺水平越高,胰岛素就越多,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你也许会想,身体不是可以燃烧储存的脂肪吗?

身体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因为身体不是在消耗脂肪的路上就是在储存脂肪的路上,

两件事是不可能同时进行的。

如果你一直在吃,胰岛素就会一直分泌下去。

高水平的胰岛素不允许脂肪细胞释放脂肪啊,

换句话说,一吃东西胰岛素就会分泌,

它分泌就算了,还要阻止你的身体燃烧储存的脂肪,你脂肪就会越来越多。

现在的局面一目了然了,就像周围到处是水,你却一滴都喝不到一样,

你已经有很多的脂肪了,由于神经酰胺和胰岛素挡在前面,

体内的细胞根本没法消耗这些脂肪。

供给细胞的燃料越来越少之后,能量产生的速度就会变慢。

产能减少,细胞持续挨饿,得不到补给,身体就会虚弱无力。

哪怕你吃再多,喝再多的咖啡奶茶红牛,也无济于事。

这就是你长期感到疲惫的原因。

这是一个“隐性饥饿”的时代,营养结构的失衡是导致身体慢性疾病的根源,

很多病主要是因为细胞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无法及时更新,免疫系统也没有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来清除突变衰老的细胞。

身体长出来的赘肉是身体用不了也不需要的多余脂肪,

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身体肥胖的人大都体虚不耐热,免疫能力低下,给炎症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所以疾病最喜欢找这样的体质下手。

我们已经来到了炎症泛滥的时代。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减少炎症呢?

那就要从你每天的饮食开始管理了。

究竟多吃还是少吃?

差异一点点,人生大不同。

吃得越多,身体越胖反而越不健康。

美国被戏称为“胖子的帝国”,

他们的健康水平在发达国家中排位落后,而医疗费却很昂贵。

美国男性的心脏停博死亡率是中国男性的17倍,

美国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是中国女性的5倍。

如今,60%的美国成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几乎50%的美国人患有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

1977年美国发表了M报告,全称为《美国参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报告》。

这份长达5000多页研究报告指出了欧美人的饮食生活方式和一些营养学存在的问题。

M报告称美国人要减少一半的食量,才能从肥胖、癌症、心脏病、糖尿病中解脱出来。

国威斯康星大学1989年用76只罗猴进行过一个抗衰老实验。

研究开始的时候,这些猴子已经成年。

人工饲养的罗猴的寿命通常在27年左右。

首先,用抽签的方式把猴子分为A、B两组,每组各38只。

A组(节食组)猴子投喂食物的热量减少30%。

B组(饱食组)猴子没有限制,让它们随便吃。

持续观察20年后调查存活的猴子。

饱食组猴子:大约死了一半。其中37%(14只)是患癌症、糖尿病、心脏病、脑萎缩等老年病死去的。

节食组猴子有80%活着,存活率约为B组的1.6倍。

因为老年病而生病、死亡的只有13%(5只),这大概是饱食组的1/3。

研究发现:节食组的猴子存活率显著高于饱食组,

这表明减少热量摄入有助于延长寿命。

节食组的猴子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说明适度的热量限制可能有助于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节食组的猴子没有因糖尿病死亡,表明热量限制可能对预防糖尿病有积极作用。

节食组的猴子在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表现更好,

这表明热量限制可能有助于保持大脑的认知功能,减缓大脑萎缩和认知衰退。

节食组的猴子较少出现衰老相关的痴呆和脑萎缩症状,这可能与热量限制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有关。

这项研究强调了适度的饮食限制对延缓衰老过程和改善健康寿命的潜在益处。

这为“少吃可以更健康、更长寿”的观点提供了科学依据。

虽然这些发现在猴子身上得到了验证,但是否可以直接应用到人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类的热量限制研究通常面临更多的伦理和实践挑战。

然而,这项研究确实为推广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供了科学支持,

比如鼓励人们维持适量的饮食。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对热量限制的反应可能不同,需要个性化的方法。

在对抗炎症的过程中,药物都有很多潜在的副作用,食物才是最好的药物。

有80%的常见慢性病几乎都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有效逆转。

如果你正在被肥胖、减肥困难、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抑郁、持续性疲劳、高血压、糖尿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折磨,请对照自己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

经常问问自己,哪些食物会使你的体内出现炎症?

哪些食物富含营养且对你有益?

你的身体其实都知道。

“彼之蜜糖汝之皮霜”,

对你有益的食物不一定适合别人,

对他人有益的食物可能并不适合你,

要多使用排除饮食法和16+8断食,

才能搞清楚适合自己的食物,

改善和提升身体整体健康水平。

实现从“食物困惑”到“食物自由”的蜕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

少食生活和抗炎饮食的新生活方式应当被更多人重视起来。

#深度好文计划#

#健康#

相关知识

隐性饥饿5大危害 7个方法对抗隐性饥饿
吃得饱≠吃得好!当心“隐性饥饿”找上门!
一减肥就节食?小心「饥饿性酮症」找上你
消除“隐性饥饿”
7个方法对抗“隐性饥饿”
生理性饥饿的症状表现如何
饥饿性腹泻如何治疗
如何更好地控制饮食?5个小方法帮你缓解饥饿感,让减肥持续下去
饥饿
如何摆脱“隐形饥饿”

网址: 减肥如何根治持续性疲劳?小心“隐性饥饿” https://m.trfsz.com/newsview36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