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思想,我院持续在门诊部二楼候诊区定期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组织有关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解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保健知识,热情解答群众问题。
由于各种肝炎的发病率很高,受“肝炎是绝症”等不实言论的影响,让很多人“谈肝炎色变”。本年度第三期健康大讲堂邀请我院感染疾病科三病区主管护师刘洋讲授肝炎可防、可控的有效措施。
刘洋从帮助大家分辨“同肝不同炎”、区别“同炎不同名”、牢记“同防不同方”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防治不同病毒性肝炎的日常注意事项,对于公众提高疾病的自我防护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归纳要点如下:
一
“同肝不同炎”
但凡能引起肝脏损伤的炎症,我们都称它为肝炎,如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这些肝炎都不具有传染性,而被大众所熟知的,谈肝炎而色变的就是病毒性肝炎。
二
“同炎不同名”
1.说起病毒性肝炎,就不得不说“肝炎病毒”;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
2.其传播途径各有特点
①甲肝、戊肝:经粪—口传播(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可引起流行);②乙肝、丙肝:主要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③丁肝:一般不会单独感染丁肝,在感染乙肝后,可能会导致共同感染。
三
“同防不同方”
1.甲肝: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用生水,水产品保证制熟后食用。
2.乙肝、丙肝:①婴幼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②拒绝非法的血液输送;③私生活洁身自好;④每年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当表面抗体小于10的时候,就说明抗体已经呈弱阳性了,即将失去保护作用,需要及时补种一支乙肝疫苗。
3.戊肝:①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用生水,防止病从口入;②保护易感人群:避免接触急性期的肝炎患者。
未来,我院门诊部将持续优化健康大讲堂课程安排,聚焦百姓关注的健康热点,传播正确健康理念、引导群众科学就医、提高公众健康素养,赋能健康科普人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END
文字:曾众
美编:弥庆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