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12月健康风险提示

12月健康风险提示

原创 浦东疾控 疾控U健康

12月天气日渐寒冷,许多疾病进入高发期。小 U温馨提示,居民记得添衣保暖、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和饮食习惯(喝开水、吃熟食),注意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水痘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国内仍存在部分中高风险地区,包括上海在内的多地区出现本地病例;境外疫情依然严峻,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6300万例。当前仍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原则,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广大市民需要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不忘做好个人防护。

预 防 措 施

1.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就医时,务必戴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 保持社交活动距离。到超市、餐馆、夜市等人多密集场所,或在交谈、候车、等电梯、排队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近距离接触请佩戴口罩。

3. 保持手卫生。从公共场所返回、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手捂后,用洗手液(或香皂)和流动水洗手,也可以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液。烹饪制作食品时,在清洗、加工生肉、禽蛋、水产品过程中要随时洗手,特别是在制作直接入口食品前一定要先洗手。

4. 保持良好的健康和卫生习惯。

居室勤开窗,常通风;

均衡饮食,适当运动;

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不随地吐痰,用纸巾包好口鼻分泌物,丢弃于有盖的垃圾桶内;

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或用手肘衣袖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飞溅;

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不要用手接触眼口鼻。

5. 做好自我症状监测。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可拨打上海市发热咨询热线33672885/33682885,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发病前14天重点地区旅行或居住史,以及与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

6. 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按要求主动向社区、单位报备,做好社区健康管理或集中隔离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流行性感冒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等。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重点场所: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办公室、商场等集体机构或人员密集的场所。

重点人群:幼托儿童、学生、老人或体质比较差的人群。

预 防 措 施

1.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目前流感疫苗已上市,居民可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2. 保持良好的健康和卫生习惯。

3.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充足的开窗通风时间。

4. 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人群密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场所活动。

5. 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应戴好口罩及时就医。

6. 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机构要做好开窗通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落实晨检和缺勤缺课登记,加强全日观察;发现聚集性疫情及时上报并采取规范的处置措施,流感样症状病人应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48小时后复工或复课。

感染性腹泻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12月天气寒冷,有利于病毒繁殖。在可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毒中,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全年均可发生感染。诺如病毒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会排出大量病毒,病毒可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接触少量病毒在短时间内就可发病。学生、幼儿常在学校、幼托机构共同进餐,需警惕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重点场所:学校、幼托机构、老年护理院等集体单位。

重点人群:幼托儿童、学生和老人。

预 防 措 施

1. 勤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以及每次准备和加工食物前;学生和幼儿要在平时养成正确洗手习惯,掌握正确洗手方法。

2. 吃熟食,不喝生水,食物制作要加热至熟透,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暂时不吃的食物应冷藏或冷冻储存,且不可储存过久。冰箱内储放的直接入口食品,需经卫生处理后才能食用。

3. 砧板、刀具、餐具应生熟分开,特别是加工凉拌菜时,加工者要把双手清洗干净,使用专用的熟食案板和刀具,不得与生肉案板和刀具混用。

4.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

5. 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家长应将孩子的相关情况及时告知学校/幼托机构老师;患者症状消失72小时后方可复工或复课。

6. 患者发生呕吐或腹泻后,应及时使用含氯消毒剂对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衣物等进行清洗消毒;进行消毒操作者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和口罩,结束后认真洗手。

水痘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水痘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患者在出疹前1-2天到皮疹完全结痂脱落为止均有传染性,患者的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内均含有病毒,水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用品传播。每年10-12月为水痘流行高峰期及聚集性事件的高发季节,随着学生流动频次和接触病毒几率增多,12月需警惕学校、幼托机构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重点场所:学校、幼托机构等。

重点人群:无水痘疫苗接种史、水痘病人密切接触者。

预 防 措 施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注意居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

3. 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若观察到有发热、皮疹、疱疹等异常症状,请及时就诊。若孩子在校时出现上述异常,及时告诉学校保健老师,并听从隔离安排。

4.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机构要做好开窗通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落实晨检和缺勤缺课登记;发现水痘病例及时上报并采取规范的处置措施。

5. 水痘疫苗自2018年8月1日起纳入上海市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为12月龄和4岁各接种一剂水痘疫苗。建议水痘免疫史空白或接种剂次不满2针的儿童按规定完成疫苗的接种或补种。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进入冬季,气温逐步降低,居民供暖需求增加,关闭门窗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此外,火锅店、烧烤店等餐饮行业以及洗浴业存在安全隐患,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重点场所:炭火火锅店、烧烤店等餐饮场所。

重点人群:炭火饮食店食客、群租屋住户、独居老人等。

预 防 措 施

1. 在吃炭火火锅或烧烤时,门窗不要完全紧闭,适时打开或始终开放以便通风换气。

2. 购买强排式燃气热水器,并且不要装在浴室内;避免洗澡时间过长,在洗澡时保持一小扇窗户通风。

3. 室内使用煤炭或炭盆取暖时,安装较好的通风管道,并将管道与墙壁密封严实,防止一氧化碳倒灌回室内。

4. 停车时不要紧闭门窗长时间使用暖气。

5. 一旦发现有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立即开门窗通风,将患者迅速转移到开阔通风的安全地区,松开患者领口,使患者呼吸通畅,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

撰稿:业务办、传防科、免疫科、环职科

审稿:沈奕峰、郝莉鹏

原标题:《12月健康风险提示》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9月健康风险提示
10月健康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健康告知很重要,如实告知避风险
风险提示
【卫·健康】十二月疾病风险提示
灵璧县卫生健康委员会5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卫·健康】9月疾病风险提示
重要!河南省疾控中心6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重要!河南省疾控中心7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福州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风险提示:5月注意这些疾病

网址: 12月健康风险提示 https://m.trfsz.com/newsview50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