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还在吃红豆薏米祛湿?体内湿气太重别着急!每天这样做轻松排湿毒
“湿气”一词来源于传统中医,饮食习惯和自然天气等原因,会在人体内堆积湿气,湿气过重会无法排出体内,对于健康的影响很大。那么湿气到底是什么?如何判断自己的湿气是属于湿寒还是湿热呢?湿气要怎么样才能有效排出体内呢?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湿气究竟是什么?
湿气又称为湿邪。在中医中,凡是具有重着、黏腻、趋下性质的,会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都成为湿邪,而“邪”并代表湿是很不好的,反而能证明身体并不是很差,只是由于人体体内的湿过多而成为了致病因素,会造成四肢无力、无精打采、虚浮肥胖等。产生湿气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外因是由于气候原因,如长久居住在沿海地区及盆地地区容易堆积湿气;内因是因为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体内生湿,代谢没有代谢完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湿气的区分
祛湿是分湿热和湿寒两种,共通特征是头发和脸部易出油,小肚子变大。下面让我们做一下具体区分:
湿寒:主要表现为舌苔发白、面色发青黑,会反复口腔溃疡发作,口臭严重等。容易腹泻及腹痛,脸部容易出油、容易长斑和长痘,四肢及关节部分容易疼痛,伴随有肩周炎等病症,且疼痛的越久说明体内的湿寒就越多。
湿热:主要表现为舌苔发黄、大便黏腻或者大便不成型、小便发黄以及口苦、容易口渴。表现在皮肤上则是湿疹,脾胃上则是恶心厌食,食欲不振。
三、如何祛除湿气?
1.日常茶饮改善湿气:湿热类型可以适当使用白术甘草淡竹叶和菊花泡茶,有助于健脾清湿热;湿寒类型可以使用干姜白术陈皮和茯苓泡水;或者使用黄芪陈皮泡水喝:黄芪益气,能够帮助健脾胃;陈皮可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这两味一起使用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减少身体内生痰湿。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改善作息习惯:作息时间失调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或者肝火旺盛,而饮食不规律容易使脾虚、脾胃不好,就容易造成湿气重,要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维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3.泡脚改善湿气:古人云人有脚好比树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脚对人体起很重要的作用,泡脚对于祛除体内湿气也是很好的办法,用艾叶泡脚有助于疏通经络的作用,用生姜和花椒泡脚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4.揉按穴位:揉按腋窝处,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祛除心火;拍打肘窝,肘窝是经络密集的地方,拍打肘窝可以排除心肺的毒素;拍打膝窝,膝窝的中点有委中穴,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按揉拍打对于祛湿很有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单纯的排除湿气并没有湿气积累的快,所以想要更好的解决湿气重,还需要帮助改善身体的代谢效率,从根源上防止湿气进入人体。
1.忌口:肥肉以及甜食等助湿生痰的食物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而西瓜、香瓜、黄瓜都是驻湿的瓜果,容易造成体内湿气淤积、加重湿热症状;啤酒也是助湿气的食品,应当少喝。
2.避免长期处在潮湿环境当中
3.健脾利湿:多吃山药、茯苓、莲子、扁豆、芡实等健脾食物,而配合赤小豆、薏仁等利湿的食材,久服可以祛湿养人,帮助脾胃消化,脾胃吸收好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湿气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完本篇文章,了解了湿气的成因以及祛除办法,大家就赶快行动起来吧,多多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才能够精神愉快的度过每一天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