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饱腹指数”可实现“吃得少,还不饿”?这真的靠谱吗?

“饱腹指数”可实现“吃得少,还不饿”?这真的靠谱吗?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外在身形的追求,合理控制体重已经成了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对于一些肥胖的人来说,控制体重更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件事。

而对于所有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想要吃得少,还不容易饿,几乎是一个技术性难题,很少有人能够在减少食物摄入量的同时,又能够降低身体的饥饿感。

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通过食物的“饱腹指数”来合理搭配饮食,或能有效提高饮食的饱腹感,减少身体的饥饿感,以此来实现“吃得少,还不容易饿”的理想状态,那么,“饱腹指数”真的靠谱吗?它对于帮助人们控制体重真的有效吗?我们不妨听听专家怎么说。

1.什么是’饱腹指数”?

早在1996年,国外的相关研究人员就针对肥胖患者,提出了一个食物选择的参考指数,这就是“饱腹指数”的前期概念。而目前,人们对“饱腹指数”的解释就是:在同等热量的情况下,不同食物给人们带来不同饱腹感的程度,就被称为“饱腹指数”。

而“饱腹指数”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帮助控制体重的人,在选择同等热量食物时,可选择饱腹感更强的食物,以此来减缓身体饥饿感的出现。

举个例子,在同等热量的情况下,白面包的“饱腹指数”为100、煮土豆的饱腹指数为248,而全麦面包的“饱腹指数”为122,也就是说,若是人们要摄入同等热量的食物,吃煮土豆,比吃全麦面包和白面包的饱腹感要更强。

所以,根据这一原理,研究人员认为,通过“饱腹指数”来搭配饮食,或就能实现“吃得少,还不易饿”这个愿望。

2.“饱腹指数”真的靠谱吗?

可即便“饱腹指数”这一概念在理论上行得通的,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人还是会对此保持疑虑,那“饱腹感指数”这个概念真的靠谱吗?

其实,根据研究人员对受试者的跟踪调查发现,受试者若在实验中摄入的食物饱腹感指数越高,那么他在实验结束两小时后,随意摄入的食物量就会越少,而这也就进一步证明了,食物的饱腹感指数,确实能够客观地反映受试者的饥饱程度。

虽然,通过食物的饱腹感指数,我们可以进行更合理的通过饮食搭配来控制体重,可是,由于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有所差别,所以,我们在进行饮食搭配时,除了要以食物的“饱腹指数”为依据外,食物的营养成分也是必须参考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保证营养元素充足,且饱腹感强的前提下,进行饮食搭配,这样才能帮助人们合理健康的控制好体重。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叶小葵,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相关知识

节后狂吃素食减肥不靠谱 减肥得这样做
食物饱腹感指数:让你健康减脂不挨饿的“秘密武器”!
半断食减肥靠谱吗 这些危害你不得不知道
康宝莱减肥靠谱吗?真相在这里
真假?吃黑巧克力能减肥,这种说法靠谱吗?
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这是真的!
“饱腹糖”成新网红减肥“神药” 这些产品靠谱吗?
注意!番泻叶、决明子、左旋肉碱...这些减肥饮品,真的靠谱吗?
咖啡减肥靠谱吗
绿瘦左旋肉碱减肥靠谱吗

网址: “饱腹指数”可实现“吃得少,还不饿”?这真的靠谱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66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