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当地试行了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根据饮料中的“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等4种成分含量,从高到低标识为ABCD四级进行逐步递减的推荐。不少网友表示,建议全国推广。记者走访合肥线下茶饮品牌发现,不少消费者表示,这一举措值得期待。
已有茶饮品牌
进行分级标识
“听上去确实会令人有想要尝鲜的冲动”,4月13日晚上,在官亭路的小食街上,大二学生谭政超刚买完一杯自己喜爱的饮品,当听到“营养茶饮”的概念时,他表示自己愿意一试。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我们的低GI产品”,在国购商场内某茶饮品牌门店前,销售员正热情地向前来试喝的顾客推荐茶饮。
店铺上方的奶茶展览大屏上,一个“低负担专区”的产品介绍栏格外引人注目。不少路过的市民看到大屏上被字母标注的产品后,纷纷被吸引得停下脚步,向销售员了解该款茶饮的情况。
记者发现,在该茶饮品牌中,被划分进“低负担专区”的产品共有五款,大屏上除了显示茶饮的名称、用料、价格外,还会公布茶饮的热量、GI值乃至营养等级。例如该品牌招牌饮品所标注的热量值为130kcal,所对应的GI值便为14。
“GI值是指低升糖指数,数值越低对血糖升高的影响越小,有利于饮用者进行控糖。”该门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试行了营养分级后,有不少健康人士会抱着保护身体的心态购买该类饮品,也有许多顾客以好奇的态度来“尝鲜”,“相关类型的饮品每天都会卖出70杯左右。”
新茶饮“众口难调”
“对于想要控糖的人来说,这种健康茶饮还是非常值得购买的。”市民刘女士认为,茶饮上“减负”,能够解决像自己这类高血糖人士的健康担忧。
在经常购买茶饮的蒋静看来,热量等数据内容的具体化,是消费者购买选择更多元化的一个表现。“如果每款茶饮都能明确标注热量、GI值,那么消费者在饮用时就会对摄入的东西更有数。”在蒋静看来,每天都能根据身体情况来自由选择想喝的饮品。这种透明化会带来一种正向的消费推动。
但并非所有人都钟爱这类健康茶饮,杨女士就在尝鲜后的当天,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辣评”,劝退部分想要购买的网友。“口感顺滑度降低了特别多,我接受不了”,杨女士补充道,茶饮品牌公布的热量是根据“中杯、标准冰、不另外加糖”的条件所测定的,任何一个条件更改后,所标注的信息就不作数。“如果太限定条件了,有时候会没有参考意义。”
控糖成为未来研究新方向
早些年,大部分茶饮品牌都是使用仅有标准用糖量,慢慢地,开始给予消费者7分糖、5分糖、3分糖以及不另外加糖的多元化选择。这也看得出,减糖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某茶饮品牌发布的《2023年用户爱茶报告》显示,2023年63%的该品牌用户选择少甜,较前一年上升10%。为此该品牌也将持续调整产品的甜度,把“七分糖”默认为标准做法,同时更精细化呈现糖度选项,给出“七分糖”“五分糖”“三分糖”“不另外加糖”及“多糖”的选择。
“控糖,以及产品的原料和配料表,都将是更多消费者关注的方向。”业内人士介绍,现在茶饮品牌的消费主力是年轻人,随着大家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提高,对于茶饮品牌也是一个新的机遇挑战。
该人士认为,伴随上海试点推进,政策引导的企业升级迭代必将快速加剧。“也让行业步入了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径。”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书浒
相关知识
全国首个!上海率先试点茶饮“营养分级”,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上海试行饮料“营养分级”! ABCD该怎么选?
新茶饮告别野蛮生长:健康成消费追求,营养分级成卖点
营养分级,“低GI”……科学控糖“卷”进茶饮界
全国上线营养分级!霸王茶姬又惊动整个茶饮圈
茶饮“控糖时代”加速到来,上海迈出“营养分级”第一步
上海试行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 饮料分级是引导 “放飞自我”不可取
引导“控糖”标上“ABCD”,上海首批4家企业试点饮料分级标识
【财智头条】茶饮“控糖时代”加速到来,上海迈出“营养分级”第一步
让“营养选择”分级成为饮料的“消费指南”
网址: 茶饮试点 “营养分级” https://m.trfsz.com/newsview71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