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肠道健康是人体健康的根本”。肠道作为我们人体与外界沟通的一个器官,对人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会不停帮助我们接纳每天吃的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无时不刻不在工作着。一旦肠道出现了问题,会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们的健康状况。本期大咖健康课,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中医师谭妍妍带大家一起揭秘肠道健康那点事儿。
【大咖小传】
谭妍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便秘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中医药学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CCF医师。
国家级非遗丁氏痔科第五批区级传承人。主要方向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肠病和炎症性肠病,疑难杂症。
胃肠道是人体的“第一个关卡”和“第一道防御”
“对食物而言,胃肠道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防御系统。”谭妍妍介绍,凡是食入的食物,都经过胃都会到达肠道,胃肠道把这些食物消化分解,根据其自身好恶,吸收人体需要的能量,中医认为,红色入心,白色食物对肺有帮助,黑色入肾;摄入的食物全部要靠肠道消化、吸收,转变为机体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氨基酸或者脂肪酸等,供身体每一个细胞代谢所使用。
当身体出现代谢障碍的时候,肠道也是第一个受损部位。“肠道很敏感,它亦正亦邪,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细菌库。”专家介绍,有超过100万亿个微生物在肠道中,种类达数千种,总数比人体自身的细胞还多10倍。这些微生物十分重要,与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比如我们会发现一些重症患者,即使没有外在的损伤,身体也会出现很严重的感染,这就是来源于我们肠道的微生物在作乱,一旦失去了管理就会到处‘乱跑’,所谓的菌群异位带来更重要的损伤。”
除此之外,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身体跟外界接触的部位有两类组织,一类是皮肤组织,是防止人体跟外界接触的一个重要屏障;还有一类是黏膜组织,比如口腔黏膜、鼻腔黏膜,肠道表面也有一些黏膜类组织,肠黏膜同样是人体防御外来物质入侵的重要天然屏障。无论是食物对肠黏膜的刺激,还是人体刺激造成分泌的一些胃酸、蛋白酶都会对肠黏膜造成损伤,还有肠道细菌、肠道炎症也可能造成肠黏膜的不健康状态。
图源 视觉中国
肠道不健康,身体比高精尖的检查更早接到信号
对我们如此重要的肠道若是出现了不健康,该怎么去发现呢?在谭妍妍看来,对自己身体的感知或许比检查更重要。大家都以为肠道是否出问题是胃肠镜查出来的,但是在“看到”病变之前,我们的身体早已经感受到了,只是人们非要等待铁板钉钉的“证据”而已。“打个比方,当你每天在不断地吃饭,但是大便却排不出来的时候,或者大便次数变多,肚子特别胀胃痛、反酸,有了粘液便、血便、肛门灼热感,特别难受,这些问题早早就提示我们,饮食和人体不匹配了,肠道可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谭妍妍介绍,中医理念里判断人体健康的标准是“吃得下、睡得香、拉得出、精神好”,各个方面都符合要求也就意味着肠道的健康不会太差。她提醒,一般来说年龄大于45岁,或者是有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在40岁以后,就应当完善肠镜检查。“还有经常腹泻腹痛便秘,经常不明原因消瘦的人,都可以去选择做肠道检查。对自己的健康超级怀疑的人,例行一次肠镜检查也是很必要的。”
而对于高龄体弱的人群,谭妍妍建议,如果耐受不了肠镜检查的话,还可以选择检查肠道标志物去“锁定”肠道肿瘤。比如说粪便、血液等的肠道肿瘤DNA的筛查……通过多样化的检查去给肠道做一个评估。“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这个疾病是否确诊,不管检查是否有异常,当你的身体出现了警报症状的时候,就提醒你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一个彻底的调理了。”
肠道不是“下水道”,它有性格
说到肠道健康,绕不过去的两个症状是便秘和腹泻。特别是便秘,虽不会危及生命,但不知不觉间便秘就变成了“惯犯”,是不少现代人常常想诉又诉不出的“苦”。 谭妍妍告诉记者,人们往往用罗马诊断标准去规定便秘,如:超过25%的时间大便干硬,超过25%的时间排便有梗阻感,排便不尽感,或是排便太费力……却忽视了身体自我发出的信号,当一天吃吃喝喝下来,没有顺畅排便的时候,就应该有警惕了,假如再有腹胀、排气、打嗝等不通畅的感受,就更应该注意了。
图源 视觉中国
谭妍妍经常用“下水道”比喻肠道,排便可以形象地看作下水道管道通畅与否和出口开闭的问题。“但是肠道不是呆呆的下水道,倒下来什么就流出来什么,这条‘下水道’有性格,胃肠不喜欢的食物,可能让你穿肠过直接排出体外,你认为有营养的物质可能会让肠胃不堪重负,无法完成代谢排泄过程。
“呵护肠道,其实要从嘴巴开始管理。”谭妍妍指出,可当大家遇到了便秘问题可能不是考虑自己吃出问题了,而是第一时间想到自救,用某些“推荐”方法去解决问题,比如“多喝水冲冲肠子”;多吃香蕉、火龙果、西瓜、猕猴桃等水果软化大便;多做运动去增加肠蠕动。“偶尔为之或许奏效,长此以往,疗效会慢慢下降,变本加厉增量也不能帮助排便了。他们或许还不会去医院,而更喜欢听别人说买点药吃吃,直到过了很久才会请医生帮忙。”
谭妍妍表示,肠胃是有活力的小管道,是人体处理食物的第一道关卡,因此完全会给身体埋下健康隐患。管住嘴,投其所好而饮食,是最好的方式。是否与美食无缘了呢?“当然不是,但一定记得万事有度,健康第一。大吃一顿后,空两三天肚子,肠胃肯定不会记仇的。”
天气炎热,小心冰坏了肠胃!
转眼小满节气已过,夏天的脚步又近了一步。谭妍妍直言,天气渐渐变热了之后,肛肠科医生心里总会不好受,因为又一波季节性高发病要来临了。由于人们在夏季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改变,不少应激性的肠道问题就会在此时发生。
图源 视觉中国
“比如说天气热,各种聚会不断,冰啤酒加烤串,是年轻人的象征,冷饮奶茶冰镇西瓜也是清凉一夏的必备佳品。”可在谭妍妍看来,这是疾病“加速器”,瓦解健康“催化剂”。她表示,大吃大喝过后,血栓外痔、肛裂、湿疹、腹泻甚至便秘就纷至沓来。患者来到肛肠科,只希望解决屁股的疼痛,却不知道“病源”在便秘和腹泻上,而“病根”在嘴上。谭妍妍告诉记者,拿生冷的饮食举个例子吧,进食生冷后,肠胃就相当于放到了冰箱里面去,活力自然大打折扣,人体代谢会变慢。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很好的代谢排泄,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这就是对肠道产生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专家提醒,即使炎炎夏日,也要注意控制大量进食冷饮,避免对肠道造成损伤。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排便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都是必要的。遇到问题,一定首选正规医院的医生就诊,多听自己肠胃说,切勿盲目“听别人说”。
通讯员 莫禹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摄像 朱信智
校对 李海慧
相关知识
健康从“肠”计议,要学会保护我们的肠道
科学干预,一起守护肠道健康
来自大地的肠道健康守护者
守护肠胃 健康“肠”寿
人体健康的第一要素【肠道健康】
世界肠道健康日:肠道健康关系人的整体健康
健康生活,从“肠”计议:保持肠道健康的 5 个秘诀
从“肠”计议,这些肠道健康知识你知道吗
保护肠道健康,从一杯水开始
肠道不好怎么调理?平衡菌群,守护肠健康~
网址: 「大咖健康课」守护人体“第一道关卡”,健康从“肠”计议 https://m.trfsz.com/newsview71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