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发酵面团

发酵面团

材料

用量

高粉

200g

1个

淡奶油

40g

50g

40

2.5g

酵母

2.5g

1. 基础发酵可以短一些时间,这样整形就不会把发酵好的面团弄坏

2. 图中是一个80g左右的面团酱

[1]

根据酵母菌的来源,发酵面团可分为酵种发酵面团和酵母发酵面团。酵种发酵面团是指由面粉与酵种(又称老酵面、老面、面肥)和水调制而成的面团,是最常见的面团。面团发酵后产酸较多,需加碱中和,制作难度较大。酵母发酵面团是指由面粉与鲜酵母或干酵母、水等原料调制而成的面团,过去主要用于制作面包,现在饮食行业也大量用以制作馒头、花卷、包子,酵母发酵面团制作简便。 [2]

根据面团的发酵程度、调制方法,发酵面团可分为大酵面、嫩酵面、碰酵面、呛酵面、开花酵面和烫酵面等。 [2]

1.大酵面:亦称全酵面、登发面,是指发酵成熟的面团。这种面团用途广泛,成品泡度好,柔软,易消化,适宜制作馒头、花卷、大包。

2.嫩酵面:亦称小酵面,是指还未成熟的发酵面团。嫩酵面的发酵时间短,约为大酵面的一半或1/3。所生成面团稍有起发,仍带有一些韧性,弹性较好,适宜制作带汤汁的软馅品种和各种花色包子,如汤包、小笼包、刺猥包等。

3.碰酵面:亦称抢酵面,性质与大酵面相同。调制时,酵种与面粉比例为2∶3或1∶1。碰酵面在和面时即加入,调节面团酸碱度,调好后即可使用,不需发酵时间。利用碰酵面所得的成品在质量和形态上不如大酵面。

4.呛酵面:在大酵面基础上,呛入干面粉揉搓成的面团即是呛酵面,制作的成品洁白,松软,有层次,口感绵韧,如千层馒头、高庄馒头、门丁馒头等。呛酵面的用量为大酵面的30%~40%。

5.开花酵面:调制的发酵面团,酵种用量较大,发酵时间略长,面团稍微成熟过度。酸碱中和时加入适量的白糖、饴糖和猪油,反复揉匀。成形后,饧面10分钟,用旺火蒸制,使制品表面自然开花,如开花馒头、白结子等。

6.烫酵面:俗称“熟酵”,是面粉加沸水调制成热水面团,稍冷后加入酵种揉制、发酵而成的面团。成品具有筋性小、柔软、吃口软糯、色泽较暗的特点。烫酵面适宜制作煎、烘成熟的饼类,如黄桥烧饼。 [2]

1.温度

温度是影响酵母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酵母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7℃~32℃之间,最适温度为28℃。酵母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面团的产气量大量增加,发酵速度加快。温度高,酵母的发酵耐力差,面团的持气能力降低,且易引起产酸菌大量繁殖产酸,影响发酵制品质量。温度低,酵母发酵迟缓,产气量小。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发酵面团温度应控制在26℃~28℃之间,最高不超过30℃。 [2]

发酵面团的温度受粉温、水温、室温及发酵热影响。我们通过水温可以控制发酵面团的起始温度。计算公式如下:

水温=(面团理想温度×3)-(粉温+室温+调粉时的温升)

面团调制过程中,面团的温度会有所提升,其热能有两个来源:一是翻揉过程中由动能转化为热能;二是面粉吸水时产生的热能。根据经验数据,一般面团调制时的温度升幅为4℃~6℃。 [2]

2.酵母

酵母对面团发酵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酵母发酵力,二是酵母的用量。

所谓酵母发酵力,是指在面团发酵过程中酵母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产生CO2气体使面团膨胀的能力。酵母发酵力的高低对面团发酵的质量有很大影响。使用发酵力低的酵母发酵会使面团发酵迟缓,面团涨发不足,如存放过久的鲜酵母、干酵母和面肥等。影响酵母发酵力的主要因素是酵母的活力,活力旺盛的酵母发酵力大,而衰竭的酵母发酵力低。

在酵母发酵力相等的条件下,酵母的使用量直接影响面团的发酵速度的发酵程度。增加酵母用量,可以促进面团发酵,但酵母并非不是多多益善。酵母用量过多,反会使面团发酵速度降低,影响制品口味,使成品带有酵母味。酵母用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酵母发酵力强,就可以少用;反之,可以多用。气温高,面团发酵快,可少用酵母;反之,可以多用,以保证面团正常发酵。不同酵母的发酵力差别很大,在使用量上有明显不同,它们之间的用量换算关系为:

新鲜酵种∶鲜酵母∶即发活性干酵母=10∶1∶0.3 [2]

3.面粉

面粉对发酵的影响主要是面筋和淀粉酶的作用。

发酵面团有保持气体的能力,这是因为面团中含有兼备弹性和延伸性的面筋。当面团发酵产生的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膨压,就会使面筋延伸。面筋的弹韧性使它具有抵抗膨压,阻止面筋延伸和气体透出的能力。面筋力越强,抵抗膨压的能力越大,面筋不容易延伸,这样就使气体产生受到抑制,面团不易涨发,需要发酵的时间增加。如果面筋的筋力弱,抵抗膨压的能力小,面筋容易被拉伸,保持气体的能力弱,其结果是面团易塌陷,组织结构不好,制成品体积小。因此,制作一般的发酵制品,应选择面筋含量适中且筋力强的面粉。

酵母在面团发酵过程中,仅能利用单糖,而面粉本身的单糖含量很少。这就要求面粉中的淀粉酶不断水解淀粉,使之转化成可溶性糖供酵母利用。淀粉酶的活性对面团发酵有很大的影响。淀粉酶活性大,面粉的糖化能力强,可供酵母利用的糖分多,面粉产生能力强。如果使用已变质或经过高温处理的面粉,淀粉酶活性就会受到抑制,面粉糖化能力降低,产气能力减弱,面团发酵受到影响。 [2]

4.渗透压

面团发酵过程中影响酵母活性的渗透压主要是由糖和盐引起的。酵母细胞外围有一层半透性的细胞膜,外界浓度影响酵母活性,抑制酵母发酵。高浓度的糖和盐产生的渗透压很大,可使酵母体内原生质渗出细胞,造成质壁分离而无法生长。因此,无盐、无糖的面团发酵充分,当面团中糖、盐达到一定浓度后,面团发酵受到限制,发酵速度变得缓慢。

糖使用量为5%~7%时产气能力较大,超过这个范围,糖的用量越多,发酵能力越受抑制,但产气的持续时间长,此时要注意补充氮源和无机盐。

食盐抑制酶的活性,因此添加食盐量越多,酵母产气能力越受抑制。食盐可增强面筋筋力,使面团的稳定性增大。食盐用量超过1%时,对酵母活性就具有抑制作用。 [2]

5.加水量

一般来说,加水量越大,面团越软,面筋易发生水化作用,容易被延伸,因此发酵时易被二氧化碳气体所膨胀,面团发酵速度快,但保持气体能力差,气体易散失。硬面团则具有较强的持气性,但对面团发酵速度有所抑制。最适加水量是确保最佳持气能力的重要条件。调制面团时,我们应根据面团的用途具体掌握加水量,调节好面团软硬。 [2]

6.发酵时间

以上各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面团发酵。面团发酵时间的长短对发酵面团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发酵时间长,面团变得稀软,弹性差,酸味强烈,成熟后软塌不松泡。发酵时间短,面团涨发不足,制品僵硬体积小,同样影响成品质量。

影响面团发酵的各个因素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面团发酵快,低温则发酵慢;酵母用量多,面团发酵时间短,反之则长;软面团发酵快,硬面团发酵慢。总之,要取得良好的发酵效果,我们需从多方面加以考虑,掌握得恰到好处。但总的来说,时间的掌握和控制是最关键的。 [2]

相关知识

怎样用发酵粉发面
发酵工程
全麦粉冷藏发酵法(馒头包子等,非面包)的做法和步骤图解
食品发酵工程
做馒头怎么发面才松软发面的方法
江南大学X多燕瘦“活酵素发酵工程实验室”,让科技发酵更多价值
发酵工程与生活
现代发酵工程(关于现代发酵工程介绍)
发酵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江南大学 发酵工程

网址: 发酵面团 https://m.trfsz.com/newsview72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