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艾灸的误区#【这些...

#艾灸的误区#【这些...

#艾灸的误区#【这些艾灸误区
】误区1
艾灸一定要出大汗才效果好

不少人认为艾灸一定要“灸出东西”才有效果,然后把自己灸到大汗淋漓,还认为这样是“排毒”、“排寒湿”的表现。

事实上,艾灸之所以能散寒排湿,是通过调节、加强五脏的运化将体内的寒湿邪气代谢出去,而不是流大汗。

所以,艾灸时不用追求出大汗,不出汗或微微出汗都可以。

误区2 
秋冬艾灸会上火

秋冬季节人们在饮食上通常喜欢温补、辛辣的食物,多吃就容易造成体内积热,很多人担心此时艾灸会“火上加火”。这也是很多人对艾灸的一个误解。

《医学入门》记载:“寒、热、虚、实均能灸之。”也就是说艾灸既能散寒,亦能清热。只要使用得当,对机体功能状态可以起到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误区3 
艾灸时间越长越好

如果只是日常保健,每个穴位艾灸15-30分钟即可,如果是重病艾灸,建议每个穴位艾灸1小时即可。

误区4 
艾烟对身体不好

艾烟的成分不仅对人体无毒,且有抑菌消炎的作用。

上海华东医院在临床上发现,在用艾烟熏的病房中,部分病人的感冒可不治自愈,艾烟对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误区5 
灸后出现排病反应,

就是不适合艾灸

艾灸有一些人会出现上火、发痒等排病反应,排病反应是好事,说明艾灸已经有效果了,坚持灸下去就好。(关于排病反应,可以看这篇:不可不知的12种艾灸排病反应)

误区6 
艾灸起水泡一定是烫伤

艾灸后,施灸部位的皮肤有时会出现水泡,有大有小,或伴随痒症。有的人以为是烫伤,但其实,灸后出现水泡不一定是烫伤,也有可能是灸花。

灸花是调理过程中邪气外排的正常现象,它不会在艾灸时或艾灸后马上出现,而是在灸后一段时间内才出现。

如何应对灸后长出的水泡:小的水泡让其自行吸收即可;大一些的可用消毒针挑破,放掉液体,再用消毒纱布覆盖,或涂上消炎药膏。

误区7
灸后身体无明显变化以为没效果

有些朋友听说艾灸能够调理身体,就兴冲冲地开始进行艾灸,尝试了几次之后没觉得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就认为是艾灸没有效果。

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艾灸跟个人体质有关,有些人属于隐形传感。

意思是艾灸时其实体内已经发生了传导现象,但他自己感觉不到,或感觉不明显,但是过后会发现症状减轻了,说明其实艾灸已经起效了。

相关知识

老年人养生避开这些误区
针灸减肥的误区有哪些
艾灸减肥的穴位有哪些?艾灸减肥的穴位盘点
常艾灸,养正气!这些常见病,可以试试艾灸这几个穴位
艾灸的坏处有哪些
艾灸能减肥吗?艾灸减肥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艾灸】艾灸的作用
为什么有人艾灸后效果不理想?艾灸的秘密
艾灸神阙减肥
艾炙减肥穴位图 艾灸的副作用都有哪些

网址: #艾灸的误区#【这些... https://m.trfsz.com/newsview74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