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白酒,与酿造的粮食、工艺、水源息息相关,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白酒的品质,那就是年份。而这几点上,酱香型白酒都比其他香型有更明显的优势。
正宗的酱香型白酒,采用"12987"的坤沙酒工艺酿造,即1年生产周期,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再通过5年窖藏,勾调,再罐装成品酒流通市场。
这是其他类型白酒所远不可及的考究工艺和酿造周期的成本投入。
那么酱香型白酒究竟好在哪里?
S级酿酒原料——酿酒专用糯高粱
一般来说,酿酒专用糯高粱必须具备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的特点,才能经得起坤沙工艺的蒸煮与翻造,佳百年酒业采用的酿酒专用糯高粱为佳百年酒厂厂长研发培育而成的“两糯一号”糯高粱,不仅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9.9%,十分有利于酿造酱酒的"坤沙酒"工艺多轮次翻烤,使酱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合理范围。
此外,“两糯一号”糯高粱富含一定量的单宁,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体物质,最后形成酱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
1:1配比—— 高质量配比用曲
酱酒的酿造工艺,将中国人"善用酒曲"的精湛技艺发挥到极致,1:1的粮食和曲的配比,也是基础香型中,用曲最多、成本最高的一种白酒香型。
佳百年酒业采用独特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这些酒曲极大丰富了参与发酵的微生物数量,甚至可以代谢出上千种香味物质,赋予酱酒特有的酱香味,并使其香味更加丰满立体、突出悠长,空杯留香可达72小时。
由于这些特性,酱香型白酒也比其他香型的白酒更加健康,成为高端酒局的主要用酒。
生产周期长,用量考究,产量稀少
与随时可以开工酿造的浓香型白酒和清香型白酒不同,酱酒只能严格在固定的气节按照工序酿造,真的是"靠天吃饭", 因此产量也更加稀少。
比如为什么会有"端午制曲"这个流程,原因就是端午节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湿热的时候,酿造酱酒用到的酒曲,只能在这个时候才能培育出种类丰富、含量高的优质酱酒微生物群落。
而每年到了重阳节,酱酒也开始了第一轮投料,而酱酒酿造所需的糯高粱,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成熟,是顺应天时地利,也印证了酱香酒的第一生产要素是环境,优质的酱香酒是天工地造。
一年仅此一酿——12987工艺
为让酱酒含有更丰富多样的风味物质,酱酒每次窖内发酵前,需经历一周左右的敞开式堆积发酵,以此捕获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出更多的风味物质,随后再放入窖池内发酵一个月左右。如此反复八次,整个大发酵周期长达10个月,是所有基础香型中,发酵周期最长的白酒。
此外,成品酱酒由酱香、醇香、窖底香三种典型体构成,七轮次取酒,恰好取出风味特征明显不同的七种原酒,出厂时再由大师将这些轮次的原酒精心盘勾,使得成品的酱酒品质统一、稳定,风味层次丰满、诸味协调、口感醇厚、细腻优雅。
贮存至少5年以上
酱酒的香味特征不是在流酒的第一时间形成,一年的酿造只是酱酒香味的物质基础。"七次取酒"中,恰好取出不同轮次酒不同的风味特征,佳百年会将基酒在恒温恒湿的天然溶洞中深藏5年,用时间洗礼掉新酒的邪杂味,让酒体自然陈熟,舒畅怡人,方才符合出厂标准。
正是由于酱香型白酒的复杂工艺,特殊的风味以及生产周期等,使得这种香型的白酒不可能采用液态发酵仿冒,相比之下,品质也比其他香型白酒更加有保障,更加健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