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多项研究揭示过量摄取糖分会导致肥胖并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风险,大众逐渐意识到在饮食中控糖的重要性,食品厂家见此也随之开发出了大量主打“低糖”、“无糖”、“零卡糖”概念的产品,采用热量和升糖指数更低的代糖维持甜味。同样的,过量摄入盐分导致高水平的纳摄入也与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疾病的产生密切相关。根据2015年WTO在世界高血压联盟会议中更新的健康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上限,和2019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的中国成人食盐推荐量来看,目前最佳的盐摄入量为5克/天。然而我国实际每人每天平均能摄取食盐10.5克,是建议用量的两倍之多。盐和糖一样在日常膳食中容易被滥用,但因盐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不像食用大量糖后发胖来得直观,食客们对于控盐的意识远不如控糖。
最近一项在中国进行的研究证实了控盐对于健康管理的显著成效,有助于呼吁减少食盐摄取。该研究从河北、辽宁、宁夏、陕西和山西省的农村地区招募了2.1万名有中风史或血压控制不佳的成年患者。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因饮食特点普遍摄入盐分较多,且农村人群相较城市更常食用盐腌食品,因此研究选取的受试人群普遍存在过量食用食盐的情况。研究员们为实验组免费提供每人每天20克的低纳且高钾的食盐替代品,在近5年的随访期中发现,和食用普通食盐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风风险降低了14%,中风和心脏病发作总体风险下降了13%,因这些原因导致的过早死亡风险则降低了12%。这样的结果换算成人数,等于代盐每年能在中国范围内预防40万例过早死亡,在世界范围内预防几百万例过早死亡。
但目前代盐面临两个主要的问题:
一、代盐产品开发难
不像有许多物质都能激活甜味感受器,咸味感受器只能被纳离子激活。这就导致无法真的做到完全替代氯化钠并产生咸味。目前最接近氯化纳的味道的是氯化钾,然而氯化钾同时带有明显的苦味,只能通过一定比例和氯化钠混合成为低纳盐,或是通过研发能阻断苦味接受的“风味剂”进行遮掩,这将大大提高调味的成本。
二、代盐副作用尚不明
代糖在成为健康饮食的代名词后不久,研究者们逐渐发现代糖,尤其是人工甜味素对机体健康存在许多潜在的负面影响。如可口可乐在零度可乐中添加的阿斯巴甜就频繁被质疑会导致诸如头痛、癫痫和偏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目前低钠盐虽未表现出类似的致病问题,但也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肾功能障碍患者或正处于一些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体内聚集大量钾的患者不宜食用低钠盐,容易导致高钾血症。
因此,单纯靠低钠盐替换食盐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摄取盐分过量引起的健康危机,自觉减少饮食中盐的添加,多关注食品配料表中钠盐的含量,改变味蕾对咸味的偏好才是长久打算。
文章来自:睿安管理咨询
相关知识
“9·15”减盐周,就要5克盐 降低“盐”值 不要再咸啦
低卡低糖低盐,糖尿病降糖食谱
预防肾脏病疾病 从降低“盐值”开始
每天食盐不超过5g,可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你做到了吗?
我国多举措推进减盐减油减糖 降低国民患病风险
味精替代部分盐,有助降血压
低钠盐 = 送命盐?吃盐要不要加碘?关于盐,你吃对了吗?
低盐饮食就真的健康?和高盐饮食其实一样危险
少吃盐就越健康?医生:未必!盲目低盐饮食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研究证实:这样运动,能降低多种疾病患病风险
网址: 代糖不够还要代盐?控盐证实能降低疾病风险 https://m.trfsz.com/newsview80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