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对比研究进展与有关问题分析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对比研究进展与有关问题分析

[1] 国家药监局.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EB/OL]. (2021-01-26)[2022-01-28].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2/11/content_5586817.htm.

URL    

[本文引用:2][2] 国家药监局, 国家中医药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 等. 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EB/OL]. (2021-02-01)[2022-01-28]. 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qtggtg/20210210145856159.html.

URL    

[本文引用:1][3] 路露, 施钧瀚, 侯富国, 等. 中药配方颗粒:历史、现状及“后试点时代”的发展展望[J]. 中国中药杂志, 2022, 47(8):2008-2014.[本文引用:1][4] 薛加玲. 中药剂型及给药途径与疗效相关性探讨[J]. 医药导报, 2001, 20(11):725.[本文引用:1][5] 沈霞飞, 朱雪梅, 陈凌云. 不同厂家决明子配方颗粒中大黄酚含量比较[J]. 医药导报, 2008, 27(5):600-601.[本文引用:1][6] 岳佑凇, 张璐, 谢梦迪, 等. 茯苓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J]. 中草药, 2021, 52(13):3852-3861.[本文引用:3][7] 周威, 刘瑶玉, 胡青红, 等.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附子汤汤剂与配方颗粒的差异[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1202-1207.[本文引用:2][8] 李学林, 王柯涵, 康欢, 等.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黄柏配方颗粒汤剂与标准汤剂、传统汤剂对比研究[J]. 中草药, 2020, 51(1):91-100.[本文引用:3][9] 姚静, 施钧瀚, 桂新景, 等. 基于HPLC指纹图谱评价的当归补血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成分差异分析[J]. 中草药, 2019, 50(11):2567-2574.[本文引用:2][10] 刘淑花, 刘玉涛, 姚继红, 等. 白芍在配方颗粒冲剂与传统饮片煎剂薄层色谱鉴别及芍药苷含量比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8):2665-2667.[本文引用:1][11] 赵帆帆, 王娇娇, 李丽丽, 等. 青风藤配方颗粒的制备及与传统汤剂的比较[J]. 河北工业科技, 2016, 33(6):479-483.[本文引用:1][12] 曹亚兰, 罗艳萍, 罗锦杰.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制备四物膏的质量对比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20, 22(1):103-107.[本文引用:1][13] 张毅靖, 甘剑峰, 王永福, 等. 基于传统汤剂的大建中汤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J]. 时珍国医国药, 2022, 33(1):101-105.[本文引用:1][14] 徐丹洋, 张金星, 王舒, 等. 芩连泻痛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比较研究[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 20(3):315-318.[本文引用:1][15] 曾欢, 何翠敏, 苏慧琳, 等. 甘草饮片与甘草配方颗粒在四逆汤中减毒作用比较[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0, 36(2):231-235.[本文引用:1][16] 汪勤双. 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药效学对比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6(30): 77,79.[本文引用:1][17] 胡瑛瑛, 林远灿. 四君子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对实验性大鼠脾虚改善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国药师, 2020, 23(6):1073-1077.[本文引用:1][18] 黄大利. 相须药对石膏-知母配方颗粒剂、配伍颗粒剂及传统汤剂的制备工艺和药效学比较研究[D]. 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26-46.[本文引用:2][19] 郭媛媛. 泽泻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指标性成分和生物活性差异性分析[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56-90.[本文引用:1][20] 易成玉. 左金丸超微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药效学比较研究[D].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7:3-21.[本文引用:2][21] 刘月波, 章小敏, 洪冰, 等. 麻黄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发汗作用的比较研究[J]. 浙江中医杂志, 2019, 54(6):454-456.[本文引用:1][22] 刘月波. 麻黄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及发汗作用的比较研究[D].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7:36-46.[本文引用:3][23] 邱辉辉, 韩瑞婷, 盛丽莉, 等. 四妙方颗粒剂与汤剂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对比研究[J]. 中草药, 2021, 52(4):1031-1038.[本文引用:2][24] 高光宇. 中药传统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J]. 系统医学, 2019, 4(19):119-121.[本文引用:2][25] 李玉婵, 赵玉斌, 刘金里, 等. 半夏泻心汤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30(33):3719-3722.[本文引用:1][26] 李红, 李妍, 田杰, 等. 葛根芩连汤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的HPLC的指纹图谱对比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8, 13(9):2304-2307.[本文引用:2][27] 崔梦茹, 康风娇. 归脾汤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煎剂治疗女性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对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33):132-133.[本文引用:2][28] 文丹凤. 桑银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汤粒剂型对照临床研究[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28-29.[本文引用:1][29] 沈佳炎, 曾利红, 董婷, 等. 桃红四物汤不同剂型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早期气滞血瘀证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21, 53(16):25-27.[本文引用:1][30] 何亚青, 何博文, 蔡桦. 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煎剂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J]. 浙江中医杂志, 2020, 55(12):867.[本文引用:2][31] 周慧慧, 张美菊, 杜少兵, 等. 丹参-红花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主要成分及药效初步评价[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 37(5):54-60.[本文引用:1][32] 黄杨敏, 沈治平, 朱阿金, 等. 罗布麻叶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J]. 生物加工过程, 2021, 19(3):314-320.[本文引用:1][33] 高源, 马韵韵, 黄婕, 等. 戊己丸传统汤剂与其复方、配方颗粒汤剂的HPCE特征图谱比较[J]. 海峡药学, 2016, 28(1):27-30.[本文引用:1][34] 李曼菁. 半夏泻心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剂主要成分差异比较研究[D].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20-21.[本文引用:1][35] 刘瑞新, 施钧瀚, 张璐, 等. 基于HPLC,PCA与相似度评价的芍药甘草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差异规律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24):1-5.[本文引用:1][36] 罗国良, 徐秀卉, 宋远征, 等. 企业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常见问题与建议[J]. 医药导报, 2021, 40(12):1780-1784.[本文引用:1][37] 俞路宁, 徐筱芳, 邵深深, 等. 传统煎法中药与免煎颗粒比较[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6(5):784-786.[本文引用:1][38] 周红祖, 陈永恒, 邱裕豪, 等. 黄连与吴茱萸药对配方颗粒、单煎与共煎对幽门螺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 中南药学, 2019, 17(1):48-53.[本文引用:1][39] 闫君, 邬思芳, 刘莉, 等.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比较厚朴温中汤合煎与单煎对脾胃虚寒大鼠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 26(20):117-123.[本文引用:1][40] 崔景朝, 赵自明.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进展(Ⅱ)——中药单煎与合煎对比研究概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4):240-245.[本文引用:1][41] 徐峰, 苏春英, 江颖.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 12(11):1054-1056.[本文引用:1][42] 廖嘉宝, 胡艳楠, 魏小涵, 等. 葛根芩连汤单味提取物组方与传统汤剂功效成分一致性研究[J]. 浙江中医杂志, 2021, 56(9):699-701.[本文引用:0][43] 潘锋峰. 浅谈单味中药配方颗粒[J]. 海峡药学, 2013, 25(9):42-43.[本文引用:1][44] 刘瑞新, 施钧瀚, 张璐, 等. 中药汤剂改革和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新思路[J]. 中医学报, 2014, 29(2):239-241.[本文引用:1][45] 杨平, 林丹, 宋菊, 等. 日本汉方制剂及其特点与中药新药研究的思考[J]. 中草药, 2018, 49(9):1985-1989.[本文引用:1][46] 陈士林, 代云桃. 标准汤剂——提升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重要桥梁[EB/OL]. (2021-02-18)[2022-01-28]. https://www.nmpa.gov.cn/xxgk/zhcjd/zhcjdyp/20210218164208101.html.

URL    

[本文引用:1][47] 魏瑞丽, 王连心, 谢雁鸣. 中药药性认知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 2021, 46(21):5462-5467.[本文引用:1][48] 陈晨. 唇形科中药物质成分与药性的相关性研究[D].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6-7.[本文引用:1][49] 张名奇, 朱林平. 桂枝的量效与配伍关系研究[J]. 河北中医, 2021, 43(9):1571-1574.[本文引用:1][50] 赵朋娜, 孙燕. 仲景方桂枝功效与配伍关系初探[J]. 环球中医药, 2015, 8(4):460-462.[本文引用:1][51] 陶丽, 陆茵, 王爱云, 等. 试论组分中药的药性配伍[J]. 中草药, 2012, 43(11):2107-2110.[本文引用:1][52] 张萍, 牛明, 周永峰, 等. 一种大黄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CN110638875B[P]. 2020-01-03.[本文引用:1][53] 王海波, 上官同强, 韩风雨, 等. 一种三七粉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标准:CN112843110A[P]. 2021-05-28.[本文引用:1][54] 姚娜, 黄燕明, 陈桂生, 等. 一种广藿香配方颗粒制备方法:CN111494458B[P]. 2022-02-15.[本文引用:3][55] 李学芬, 陈丽华, 周兴武, 等. 一种茯苓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薄层鉴别方法:CN112326862A[P]. 2021-02-05.[本文引用:1][56] 王光磊, 何亮, 魏宝林. 白芍配方颗粒制备工艺:CN113-995784A[P]. 2022-02-01.[本文引用:1]

相关知识

中医诊所可配制传统中药制剂吗?
中药配方颗粒该如何正确冲泡?
散寒化湿颗粒与新冠神药Paxlovid头对头研究引关注,中医药取得全球关注的循证医学证据
利尿剂研究进展
一种番石榴叶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与流程
中医药治疗新冠最高级别循证研究成果公布!散寒化湿颗粒临床优势获力证
正面“单挑”西药,对抗新冠疗效显著!散寒化湿颗粒临床研究成果在京发布
含双歧杆菌制剂与婴幼儿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散寒化湿颗粒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多中心RCT研究结果发布,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优势获力证
前沿研究丨中药安全性研究:方法、应用与前景

网址: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对比研究进展与有关问题分析 https://m.trfsz.com/newsview80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