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希望疯长的春天,3个月也不过长了1.8厘米,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
“别人家的孩子长高就像喝凉水一样自然,我们全家却要为那不确定的几厘米付出200%的努力。”
“孩子马上升高二了,却因为身高还被别人误会刚上初中。”
“因为身高不达标,只能眼看着与喜欢的专业失之交臂。”
......
像上述这样的吐槽,健康界在各式各样的场合都听到过。近年来,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重视度愈加关注,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身材矮小、长不高有过或正陷入于“身高焦虑”,甚至有不少儿童由于生长受限导致自卑敏感、焦虑抱怨等性格缺陷。
在临床当中,医生将“个体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定义为矮小症。该病症病因由多方因素决定,尤以生长激素缺乏最为常见。据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儿童发生矮小症的概率大约为 3%,全国大约有 700万 4~15岁矮小症患儿需要接受治疗,然而接受治疗的患儿却不足3万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巩纯秀教授向健康界介绍,“国内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全部入组观察的矮小症患儿中,具有社交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儿占比高达 60%,除此之外矮小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患儿性格,甚至会对其成年后的择偶、就业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所有不利儿童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成长,继而导致儿童罹患各种疾病。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看到针头就哭,我国矮小症治疗率不理想
有资料显示,孩子的身高70%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基因,然而少部分家长总是想争取一些遗传之外的手段,如注射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促生长激素之一,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有效促进患儿生长发育。相关专家介绍,生长激素治疗周期一般18个月左右,注射频次多为每日1次,总注射次数约为550次。然而,就目前医疗手段来看,药物治疗的主流方式离不开注射治疗,传统有针注射的方式引起的心理、生理问题导致患儿配合程度较差,使得我国矮小症治疗率并不理想。
“看到针头就哭的孩子我不担心,而注射中强忍疼痛,压抑情绪,却在睡梦中惊醒的孩子最让我揪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王锐介绍,儿童的心理是相对脆弱的,当他面临一件让自己害怕却又必须接受的事情,而且是每一天都要去面对,这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是不利的。
巩纯秀教授也表示,很多孩子的长期注射治疗方案取决与家长而不是医生,家长的判断却经常会在感性与理性间徘徊,“例如矮小症的患儿,每天打针可以发育更好,长得更高,对成人后的各方面有好处。可孩子一听打针就开始哭,也经常有家长接受了注射治疗,但一周以后又放弃了。”像这种因孩子强烈“恐针”不得不干脆放弃或在治疗中途中断的例子让专家感到惋惜。
“如果能够改变生长激素注射方式就好了。”一位家长期盼道。
无针注射器“快、准、柔”,让患儿脱离“痛并恐惧着”困境
那么,怎样既能提高患儿生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又能让患儿脱离传统注射针头的“痛并恐惧着”困境?
值得欣喜的是,8月17日传来好消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专用无针注射器正式获批上市,将用于生长激素治疗领域,实现了我国儿童无针注射领域“零”的突破。据悉,此次获批是基于国内临床学者反复严谨实验并论证的结果。
“儿童无针注射器的问世,将更进一步的提高注射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受到的心理影响。”巩纯秀教授表示,在国外,无针注射生长激素早已成熟应用于矮小症患儿,其中一项比较无针注射与有针注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保证与有针注射同等安全疗效的基础上,无针注射可以有效减轻患儿及家长心理障碍,帮助患儿家庭重塑生活信心。
针管没有针头,顶端只有一个小孔的无针注射器注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健康界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亲身体验一番之后的感觉就是“快、准、柔”:所谓“快”,在护士按下注射按钮的一瞬间,6个单位的生理盐水瞬间就进胳膊了,毫不夸张地说相当于0.3秒内完成注射;所谓“准”,无针注射依靠射流原理,能够将药液通过只有头发丝几分之一的微孔在瞬间喷出,直接用药液穿透皮肤,到达皮下;最后的“柔”,整个注射的过程痛感非常小,没有让人焦虑的痛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它称之为“温柔注射”。
健康界在现场了解到,“活力炫彩版”的快舒尔儿童版无针注射器,专为长期注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儿童使用。因为儿童的皮肤特性与成年人不同,因此在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蛋白质类药物特性下,再根据儿童皮肤的大量采样建立模型,实现注射深度、注射感受、注射后药液吸收最佳化。
“这样可以减缓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较以往更有自信和兴趣去主动注射生长激素。”发布会现场一位家长欣慰地说道。
实际上,无针注射器一直用于我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并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取得显著应用成果。2019年,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牵头的FREE研究表明,与有针注射胰岛素相比,无针注射糖化血红蛋白较基线变化非劣效于胰岛素笔组,并具有统计学优效和临床优效,且在为期112天的观察期内,患者皮下硬结与断针发生率均为0。同时,我国数十家三甲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也联合发布了无针注射的“规范指引”,并已经应用于全国千余家内分泌临床。
“无针注射较针头注射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的‘打针’。”纪立农教授说道。
相信儿童专用无针注射器的问世,能够减少孩子注射痛苦,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路上勇敢前行。
相关知识
无针注射器操作步骤及常见问题
全国首例电磁辐射伤害案:孕妇受辐射女儿成伤残
儿童需要注射哪些疫苗
MIT低压穴位无针注射技术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是否能注射疫苗?需注意什么?儿科医生解答
全国首例电磁伤害案:孕妇受辐射女儿成伤残
泉州注射瘦腿针
无针胰岛素,注射不再疼
小知识: 儿童疫苗接种
消痔灵内痔注射术是怎样的治疗方式?
网址: 首支儿童无针注射器正式问世,700万矮小症患儿可接受“温柔”注射 https://m.trfsz.com/newsview84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