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作为人体所需的三大产能营养物质之一,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类的过多摄入是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还会提高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精神疾病的患病风险。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天然、健康、无糖、减糖”的饮食风尚。
食品不加糖,代糖来帮忙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代糖的定义是:能够赋予食物甜味但产生较少能量或不产生能量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作为无糖食品的重要配料分为糖醇类、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糖醇类: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
●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甘草甜素等。
●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纽甜等。

研究表明,目前市面上使用较多的糖醇类物质有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和山梨糖醇;使用较多的人工甜味剂有三氯蔗糖、安赛蜜和阿斯巴甜。
甜味剂对人体安全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对甜味剂种类及限量做了明确规定,只要按标准限量使用,是有安全保障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等四家专业机构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也指出如需控糖、减糖,合理使用甜味剂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常见无糖标识需警惕
常见的食品包装上的无糖标识包括:“无糖”“无蔗糖”“0糖”“零糖”“不添加糖”等。

在食品行业,“0添加糖”通常意味着食品中没有额外加糖,但食品原料本身就含很多糖分,因此奶茶选糖分时不额外加糖不等于奶茶无糖。
0蔗糖≠0糖,仅表示没有蔗糖这一种糖类,但可能含有果糖等其他糖类成分。
如何选择无糖食品?

除了要关注包装本身的无糖标识外,还需要关注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否为≤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科学控糖怎么做?

参考文献
[1]祝玉婷,胡志和.无糖食品的研究进展[J].饮料工业,2021,24(03):75-79.
[2]韩思悦.市售无糖食品的营养标签规范度及营养状况研究[D].蚌埠医学院,2023.
[3]杨廷婷.从元气森林“0蔗糖”道歉事件,看无糖食品广告合规[J].现代广告,2021(10):64-65
[4]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S].
[5]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京发布[J].营养学报,2022,44(06):521-522.
[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问答[EB/OL].http://www.nhc.gov.cn/wjw/spaqyyy/201304/ce5d2898759f4717bb20f3ce3d6c769f.shtml,2012.07.09.
编辑: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