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四肢骨折后的“肢体抬高消肿法” 您学会了吗?

四肢骨折后的“肢体抬高消肿法” 您学会了吗?

四肢骨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的外伤之一,意外摔倒、运动伤害或者交通事故等外力因素都会导致骨折。四肢骨折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和护理,不仅会影响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有效地消肿是十分必要的,“肢体抬高消肿法”是众多消肿方法中最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带您具体了解一下有关于“肢体抬高消肿法”的相关知识,以便于能够在日常护理中科学运用。

一、四肢骨折是什么?

四肢骨折指的是人体的上肢或下肢由于外力因素导致骨骼发生断裂或裂痕,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摔倒、撞击、交通事故或运动损伤引起的。骨折后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受伤的位置会出现肿胀、皮下淤血或者变形,不能正常活动等情况。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临床医学中将四肢骨折分为简单骨折、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螺旋性骨折以及嵌插骨折等几种常见类型,当发生骨折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以保证骨骼能够正确愈合和恢复功能。

二、四肢骨折患者采用“肢体抬高消肿法”有哪些好处?

肢体抬高消肿法是通过重力的作用,将患者受伤的部位抬高,使得静脉血液与淋巴液能够更顺畅地回流,减少局部血液和组织液的滞留,进而减轻肿胀。肢体抬高消肿法简单、安全,并不需要药物和器械辅助,患者和家属在家中就能够进行。正确使用肢体抬高消肿法能够帮助缓解骨折后的肿胀和疼痛。骨折以后,受伤的部位因为长时间不动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情况,抬高患肢能够改善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加快伤口的修复速度。此外,过度肿胀会引发血栓及压迫性损伤等并发症,及时进行消肿,能够有效预防这些预防并发症。

三、肢体抬高消肿法如何进行操作?

可以选择枕头、毛巾卷或软垫等柔软且稳定的支撑物,将其放置在骨折肢体的下方,将受伤肢体固定并抬高到适合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需要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这个位置液回流效果最好,能够有效减少血液在伤处的滞留。如果是腿部骨折,需要选择较高的支撑物,将脚部垫高至30-45度角;手臂骨折需要选择稍低的物品,将手臂抬高至与心脏相平或稍高的位置就可以。值得注意的是,在抬高患肢时可以选择坐卧结合、靠在椅背或床头上等比较舒服的姿势,隔一段时间可以适时调整一下姿势,防止肢体僵硬和局部压迫损伤。除此之外,每次抬高时间要控制在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之间。

四、进行肢体抬高消肿法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避免过度抬高:抬高肢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肿,但是过度抬高会造成血液回流的速度过快,严重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不利于伤口愈合,正常情况下,肢体抬高高于心脏就可以,不能过高。

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肢体抬高消肿法可以与冷敷、包扎等方法结合使用,在受伤后的前48小时冷敷15-20分钟能够有效缓解肿胀与疼痛,而使用弹性绷带包扎则能够进一步减少肿胀,但切忌冷敷与包扎时要注意力度,不要因用力过度而影响血液循环。

在使用肢体抬高消肿法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受伤部位的情况,当出现肿胀加重以及皮肤颜色苍白、发青或者有麻木、刺痛的情况时,需要去医院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在骨折初期不适合进行运动,过早活动会加重骨折部位的负担,造成肿胀反复,需要遵医嘱逐步增加活动量。

总之,四肢骨折后的肢体抬高消肿法简便有效,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轻局部肿胀,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骨折后的肿胀问题。但需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相关知识

为什么骨折要把脚抬高
导致孕妇下肢浮肿的原因 孕妇的下肢浮肿疼吗
骨科康复——截肢术后的康复
求助:跟骨骨折后的康复训练
下肢水肿的原因及鉴别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儿童上肢骨折的特点和治疗
【健康】骨折后的康复
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单下肢水肿的原因 下肢水肿患者饮食该注意什么

网址: 四肢骨折后的“肢体抬高消肿法” 您学会了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896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