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如何成为老板心中的顶级CFO?这17条CFO职场思考值得参考!

如何成为老板心中的顶级CFO?这17条CFO职场思考值得参考!

最近,和许多老板聊过后,我发现一个趋势:老板对CFO的要求,正从“账房先生”向“企业合伙人”转变。如果你还停留在传统核算层面,可能未来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老板眼中的CFO,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传统核算型、业财融合型、资本型。这三种类型,并不是好坏之分,而是企业发展阶段的选择。

但现实是,核算型CFO正逐渐被淘汰,而业财融合型和资本型CFO,正在市场中抢占核心位置

客户当中的A公司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多年来一直沿用“核算型”财务总监:月底算账,年终结报,基本上属于“老板点什么,财务干什么”。结果公司虽然盈利,却总感觉“做不大”。

后来老板换了方向,招了一位业财融合型CFO,这位CFO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核心产品利润率虽然高,但销售区域覆盖不足,立即推动资源向高增长区域倾斜。不到一年,公司的销售额翻了两番。这正是“业财融合”的力量。

01

从“看管账本”到“驱动业务”

老板对CFO的期待在变‍

传统核算型CFO的工作,过去是不可或缺的,但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可以替代。财务机器人(RPA)、共享财务中心、AI自动化报表工具正在飞速普及,账务处理逐渐变成一种“标准化服务”。

在这种背景下,核算型CFO如果不能转型,就只能被归类为“可控成本”。

那么老板真正需要什么样的CFO?答案很简单:能帮他赚钱,能给他信心。这也是为什么业财融合型CFO成了当前的“香饽饽”。

一家新能源公司在扩张期时,业财融合型CFO曾经发挥了关键作用。当时公司面临资金短缺,生产线却急需扩建。

CFO通过业务部门数据分析,发现公司过去忽视的“旧产品线”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随即制定了一套去库存计划。短短3个月,公司不仅回笼了大量现金流,还优化了产品结构,业务规模从此迎来跨越式发展。

业财融合型CFO真正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省多少钱”,而在于“助力业务赚多少钱”。

他们懂得用数据驱动决策、用资源配置促进增长。对老板来说,这种CFO就像企业的“第二个大脑”。

02

资本型CFO:

从幕后到台前的企业开路人‍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资本型CFO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资本市场的魅力在于,它是融资的通道,更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舞台。

资本型CFO往往“一将难求”。因为懂得账务并不等于懂资本运作,这其中的专业壁垒和实战经验,难以在短时间内补齐。

朋友圈的杨总,就是一个资本型的CFO,她全程经历创业公司从默默无闻到成功上市的全过程。

为了让公司具备IPO资格,她提前两年梳理财务架构,搭建了全套的内控体系。同时,她还带着团队对接投资机构、券商、律师和审计,每一个关键环节万无一失。

最终公司的上市让老板不仅收获了资本市场的掌声,还赢得了巨大的估值提升。她自己也获得了财务自由。

这样的CFO,是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更是资本市场的开路人。

资本型CFO稀缺的原因在于,他们需要具备多重能力:既懂财务合规,又懂资本运作;既能统筹内外资源,又能应对复杂的不确定性。

对许多老板来说,拥有这样一位CFO,几乎等同于打开了资本的“金钥匙”。

03

如何成为老板心中的

“关键先生”?

从核算型向业财融合型、资本型转型,CFO需要的并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学会站在老板的视角思考问题,是转型的第一步。如果你还在核算型阶段,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主动参与业务会议,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逻辑。

学会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将财务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业务建议。

打破部门壁垒,与业务团队建立“同一个战壕”的合作关系。

如果你想进阶到资本型CFO,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持续学习资本运作知识,比如IPO流程、并购重组、融资策略等。

主动参与公司战略规划,为企业资本化提供建议。

积累资本市场人脉,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老板眼中的CFO,不再只是一个“守门人”,更是一个“领路人”。好的CFO不是控制成本的专家,而是能撬动资源、推动增长、创造未来的关键先生。

一个真正优秀的CFO,是老板登顶的合伙人。

04

顶级CFO的17条职场思考

1.财务总监要有填坑的能力

作为财务总监,需要应对和解决各种突发问题,常常要填补业务、资金、管理上的漏洞。这种能力不是仅靠知识积累的,而是需要足够的现场经验和快速决策的勇气。

2.主动思考主动推进,为公司降本增效

财务总监需要主动参与公司各项事务,深入了解业务流程,找到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机会,为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3.不要总说自己是职业经理人,要有创业精神

作为管理者,要以创业者的心态思考和行动,把公司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理解公司的痛点和机会,以老板的视角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

4.地上掉一张纸都与你有关,你是财务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对公司整体管理有责任感。财务总监是财务方面的负责人,也是企业整体管理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对公司的每个细节负责,保持全局观念。

5.创造价值,让老板知道你的价值创造

财务总监的工作要通过财务分析、决策支持等手段为公司创造价值,并且让公司领导层看到这些价值,形成有效的认同感。

6.能力是1,资源是0

个人能力是最核心的基础,就像数字中的1,资源只是能力的放大器,如果没有扎实的能力,资源再多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7.三项能力:商业嗅觉、抗压承压能力、沟通能力

商业嗅觉和商业思维能让财务人员抓住业务中的机会和风险,抗压能力是在面对高强度工作环境和各种压力时的基本素质,沟通能力是将财务语言转化为业务能够理解的语言的关键,这些比技术知识更为重要。

8.与业务对话,这个业务该不该做?

财务总监要站在业务角度思考决策,能够用业务语言与各部门对话,帮助公司判断某个业务是否值得投入,是否能为公司带来长期利益。

9.数据、事实、商业逻辑

在沟通中,优先用数据说话,数据不足时用事实支持,如果事实也不够清楚,则用合理的商业逻辑来推导,确保每一次沟通都尽可能基于客观基础。

10.作为管理者,天生要熬得住

管理者要有抗压、抗挫折的能力,不轻易被压力打倒,能够面对各种挑战,即使有时会失败,也要保持稳重和坚持。

11.沟通比能力重要

财务总监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将专业信息传递给非财务人员,让他们理解财务的建议和决策。

12.非财务知识非常重要

财务总监要了解业务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非财务的专业知识,才能融入业务,帮助公司做出全面的决策。

13.搞不懂的业务术语请教业务

不懂业务术语时,财务人员需要主动向业务部门请教,保持学习的态度,真正理解业务,才能发挥财务的支持作用。

14.与业务的关系,能不能敞开心扉,吃饭喝酒?

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关系不限于工作上的对接,需要在日常沟通中建立信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确保工作上的配合更顺畅。

15.BI技能,重视工具技能

财务人员要掌握BI等数据分析工具,才能有效地处理数据,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16.主观能动性

财务总监需要主动思考,主动行动,不只是被动完成工作,而是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为公司带来积极影响。

17.财务总监的工作70%与财务无关

财务总监的角色在于财务数据的管理,更多的是在公司整体运营、业务推进、风险管控等方面提供支持和领导,融入企业的运营管理中。

资料来源:大志谈财税

组稿制作:谢朝喜

责任编辑:李前

内容审核:王涛

媒体合作:010-88379072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财务管理研究

相关知识

中信银行刘成:商业银行做好养老金融 大文章的“中信思考”
如何成为真正独立思考的人?
这23条硬核思维,成就了硅谷最顶级的投资家
对话奈雪的茶CFO申昊:奈雪投资已投8个项目,与优秀的创业者们合作共赢
引领养老新时代 中信银行“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再升级
如何摆脱35岁定律,在疫情复工后顺利度过中年职场危机
中信银行“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再升级
如何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
如何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者模型:如何科学地思考 掌握更正确的思维方式

网址: 如何成为老板心中的顶级CFO?这17条CFO职场思考值得参考! https://m.trfsz.com/newsview90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