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蛋用雏鸡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

蛋用雏鸡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

一、雏鸡生理特点

1、抗应激性差

雏鸡抗应激性是指雏鸡对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各种不良因素反应的敏感程度,越敏感说明其抗应激性越差。引起雏鸡应激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噪音、温度、色泽、湿度、光照以及饲料改变、免疫接种、工作人员更换和其它动物的闯入等。

2、生长速度快

蛋用雏鸡孵出体重一般为40g,1周龄约75g,2周龄约130g,3周龄约200g,4周龄约290g,5周龄约370g,6周龄体重约460g。从这些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得知,雏鸡的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

3、消纳能力弱

一是蛋用雏鸡胃和嗉囊的容积都很小。1周龄雏鸡嗉囊充盈状态下还没有1个小枣体积大;二是消化吸收差。因消化酶不足和肌胃的摩擦力不够造成雏鸡消化力较差,粪便中常有大量肉眼可见的未消化的饲料颗粒。

4、抗病能力差

雏鸡因免疫器官发育不够完善,抗病能力一般情况下较差,常发生球虫病、鸡白痢、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严重危害鸡群健康和以后的生产性能鸡产品质量,有时还可引起大批死亡。

二、饲养管理要点

1、饮水

一是开饮。雏鸡进入育雏舍即可饮水,补充长途运输流失的水分;二是水温。雏鸡开饮时要用25~30℃的低温开水,防止饮水造成雏鸡受凉、腹泻等;三是水质。雏鸡饮水要清洁卫生,必要时可交替加入适量白糖、葡萄糖、诺氟沙星或开口乐、开口宝等。

2、开食

一是开食时间。雏鸡进入育雏舍3h后,或2/3以上的雏鸡已经喝足水,或1/3以上的雏鸡有啄食动作,此时是开食的最佳时间;二是方法。开食时开食料用少量水拌湿后洒在红色的纸上,随吃随添;三是营养。开食饲料要营养丰富、结构合理、搭配平衡,清洁卫生,不发霉变质或过期,粗粗蛋白质含量20%以上。

3、密度

一是网上平养。1周龄45只/m2,2周龄40只/m2,3周龄35只/m2,4周龄30只/m2,5周龄25只/m2,6周龄20只/m2;二是笼养育雏。1周龄55只/m2,3~4周龄40只/m2,5~6周龄30只/m2。

4、光照

一是光照时间。1~2日龄24h,4~7日龄20h,8~14日龄16h,15~42日龄时自然光照;二是光照强度。1~7日龄15~20Lx,8~42日龄9~12Lx。

5、温度

1~7日龄33~35℃,8~14日龄31~33℃,15~21日龄29~31℃,22~28日龄27~29℃,29~35日龄25~27℃,36~42日龄23~25℃。

6、断喙

一是断喙时间。雏鸡断喙的最佳时间是7~10日龄;二是断喙方法。用断喙器断去上喙的1/2和下喙的1/3,形成“下包上”;三是保健要求。断喙前、中、后3d内在饮水中添加适量VC、Vk3和环丙沙星。

7、称重

一是群内体重标准。正常情况下雏鸡体重与群体平均体重之差不超过10%;二是调整方法。每周称重,将体重低于平均体重10%的弱雏或超过平均体重10%的超重雏分别分群饲养,进行饲养调整,达到最终体重达标;三是分离公鸡。1月龄称重的同时拣出其中的公鸡进行分群饲养。

8、湿度

10日龄内,湿度控制在60%~65%;10日龄后,湿度控制在55%~60%。湿度过高,雏鸡出现气喘,沉郁等,要及时通风换气。

9、饲喂

一是饲喂方法。1周龄内,将饲料洒在红色的纸上,随吃随添;2周龄开始换用料槽饲喂。二是饲喂频次。1~2周龄每天饲喂7~8次,3~4周龄每天饲喂5~6次,5~6周龄每天饲喂3~4次。

来源:大名县农业农村局

相关知识

鹌鹑幼雏的饲养管理
鹌鹑育雏八要点,2周饲养管理至脱温,考验技术+经验
蛋鸡规模养殖——育雏期的管理
60日龄雏鸡饲料配方(鹌鹑雏鸡饲料配方)
鹌鹑的饲养要点,要定期对育雏室进行消毒工作
雏鹌鹑科学饲养方法
鹌鹑的育雏与管理.pdf
家养鹌鹑育成期及产蛋期的饲养管理经验分享
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
蛋用鹌鹑的饲养技术课件.ppt

网址: 蛋用雏鸡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 https://m.trfsz.com/newsview93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