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义乌市卫计委)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患者遭受着膝关节炎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目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毁损病变的重要手段,但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疗效。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从什么时候开始康复治疗?
术后第一天就可以开始了。
术后立即开始康复治疗,会不会加重疼痛、肿胀?
理论上讲,术后早期康复介入是有利于减轻关节疼痛与肿胀的。如果术后早期康复后出现疼痛、肿胀加重的情况,就需要判断原因:功能训练的强度太大、疼痛管理不到位、手术切口出了问题?……越早发现问题,越方便及时进行处理,以利于最终功能恢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都包括哪些内容?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0-2周):病人住院期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休息时,可以抬高患肢。
第二阶段(3-6周)、第三阶段(7-12周):病人可居家锻炼。要注意的是,病人要避免长时间坐着、站立、行走,还要避免在明显疼痛下进行治疗性训练和功能性活动。
居家康复怎么做?
这些动作学起来。
1.抬高患肢:让脚高于膝盖和心脏。
2.冰敷:冰水混合物1:1比例,每次冰敷15-20分钟,两次间至少间隔2小时。注意不要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再进行冰敷。
3.踝泵训练:在仰卧位下,将脚尖缓缓上勾,使脚尖尽力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下(根据自己接受程度决定),然后脚尖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下,然后进行下一组。建议每天可做10组,每组20次。
4.肌力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膝关节向下压床,建议每次10秒,休息5秒,每组10次,每日2组。腘绳肌等长收缩,足跟向下压床,建议每次10秒,休息5秒,每组10次,每天2组。
5.下肢活动训练:在仰卧位下,脚跟沿着床面往臀部方向滑动,在小腿曲至45°停住保持下(根据自己接受程度决定),再缓慢将小腿沿床面伸直,建议10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天2次。
6.推髌骨训练,可沿髌骨活动方向进行上—下和内—外推动,建议每次5分钟,每天1次。
7.被动伸膝训练:将患肢抬高,然后用沙袋压腿进行训练,建议每次15分钟,每天1次。
8.被动屈膝训练:坐位垂腿,把另一只脚放在患肢下,然后用另一只脚带动患肢缓慢抬起再放下,建议每次10分钟,每天1次。
9.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坐—站训练。
10.单腿静态站立:刚开始建议每次5秒,逐渐增加持续时间,每组2分钟,每天2组。
膝关节功能逐步恢复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爬台阶和固定自行车训练,让腿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注意事项
锻炼的强度要根据患者年龄、术后恢复程度、身体状况而定,循序渐进,逐渐增大。
End
来源:义乌市苏溪镇中心卫生院
编辑:王春花
校审:蒋先军、牟晋超、楼永明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
“义乌市卫生健康局”
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需读者经常点“在看”“点赞”,否则会逐渐收不到推文!请将“义乌市卫生健康局”设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在看”“点赞”,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