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基础运动实践《第4章 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基础运动实践《第4章 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课件.pptx(136页珍藏版)》请在七彩学科网上搜索。
1、第4章 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 目 录CONTENTS1体育卫生常识2运动处方3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及其处理4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5常用的急救方法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 了解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了解运动处方的制订和实施。掌握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熟悉运动损伤及其处理方法。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方法。学习目标01体育卫生常识 世界卫生组认定健康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现代科学研究揭示在所有运动项目中,以有氧耐力项目最利于人们的健康。体育运动卫生是指体育锻炼过程中应采取的卫生措施,目的是保护增进人们的健康,增强个人体质。同时,体育运动卫生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树立人积极
2、健康的心态,达到生理与心理和谐发展。任务导入思考:体育锻炼中有哪些卫生常识?思考:体育锻炼中有哪些卫生常识?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科学、合理地运动。锻炼者只有在掌握体育锻炼的生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使体育锻炼起到强身健体和防病治病的作用。体育锻炼的过程是人体从静态到动态再到静态的变化过程,而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就是实现这种“变化”的过渡手段。4.1.1 注意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准备活动是指体育锻炼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其目的是打破安静时的身体生理平衡状态,调动内脏各器官系统迅速地从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1准备活动一起做热身活动准备活动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快大脑的反应速度,使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相互协调,为正式练习时身体能迅速进入适宜状态做好准备。(2)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使肺通气量及心排血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工作肌获得更多的氧,从而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其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长。(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进而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加肌肉的伸展性、柔韧性和弹性,从而预防运动损伤。准备活动的时间长短和量的大小,应根据锻炼项目的内容和强度,以及季节和气候的不同而适当调整,一般达到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自我感觉舒适即可。在做准备活动时,锻炼者首先应做一般的准备活动,如利用
4、走、跑和徒手操,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使之发热;然后做专业的准备活动,即针对所要从事的锻炼项目的特点进行一些专业的练习,如在短跑前可做小步跑、高抬腿和后蹬跑等准备活动,在排球比赛前可做传球和垫球练习等。准备活动包括一般的准备活动和专业的准备活动两种:准备活动对体育锻炼有哪些作用?课堂互动2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指指锻炼者在体育锻炼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放松活动,其目的是消除疲劳,恢复体能,提高锻炼效果。它可使人体较好地从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平静的状态。整理活动应着重于深呼吸与动作缓和的活动,且活动量应逐渐减小,节奏应逐渐减慢,一般持续1520 min,以促使锻炼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下降。例如,锻炼者
5、在长跑到达终点后应继续慢跑一段时间,或边走边做深呼吸与放松徒手操。做完整理活动之后,锻炼者还要注意身体保暖,以防着凉。运动对人体生理平衡的影响会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种变化不会随着运动的停止而立刻消失,而是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人如果在剧烈运动时突然停止运动、坐下或蹲下,不仅会加重疲劳,而且会有晕倒的危险。因此,锻炼者在运动后要认真地做好整理活动。机体在运动中易失去大量的水和能量,使得身体的内环境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全身无力和精神不振。若不及时补充水和食物,会直接损害身体健康。4.1.2 运动饮水和饮食卫生 运动中的饮水应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应饮接近于血浆渗透压的生理盐水或含少量蔗糖、果汁
6、的饮料,以基本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人在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均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1运动饮水卫生 锻炼者如果在运动中饮水过量,会使胃膨胀而妨碍膈肌的活动,从而影响呼吸;同时会使人体血液量增多,增加心脏与肾脏的负担,有损身体健康。一般而言,体育锻炼应在饭后1.5 h开始,饭前0.51 h结束。锻炼者切忌在运动中大量进食或饭后即刻运动。如果在运动中大量进食,轻则会引起腹痛,重则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慢性疾病。这主要是因为在运动时,大量血液流进骨骼肌,导致胃肠的血液减少,消化机能减弱。2运动饮食卫生 锻炼者若因运动的需要必须补充能量时,则应食用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应以食量小、能量高为原则。另外,人在运动后容易产生饥饿感,用餐时切忌狼吞虎咽,更不能暴饮暴食。运动除了饮食方面还有哪些方面对运动有影响?课堂互动 锻炼者在运动时穿着的服装和鞋子要符合运动项目的要求,这也有利于自身健康和身体自由活动。具体来说,运动服装要质地柔软,透气性与吸水性良好;运动鞋应大小适宜,鞋底具有一定的弹性,鞋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鞋跟的高低要适当;运动袜应透气性良好,吸汗性强,且干净、柔软、有弹性。另外,经常从事
相关知识
《体育健康与理论》课件第十二章 营养与运动减肥.pptx
体育与健康课程体室内理论课‘’实用课件.pptx
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第三版)
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第二版)
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
人教版(2019) 高中体育与健康《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学习指导》课件.pptx
《体育与健康》课件形体锻炼.ppt
体育健身——高职体育实践教程(第三版)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pptx
网址: 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基础运动实践《第4章 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课件.pptx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4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