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医疗健康企业」香港IPO:2024年上市12家、改革以来累计上市136家,目前37家处理中

「医疗健康企业」香港IPO:2024年上市12家、改革以来累计上市136家,目前37家处理中

图片

2024年有12医疗健康企业在港交所IPO上市。自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4月30日)以来,截至2024年底,在香港上市的「医疗健康企业」累计已达 136家

一、2024年上市情况(12家、IPO募资50.39亿)

图片

2024年新上市的医疗健康企业共12家(全部通过IPO方式上市,不包括港交所行业分类为信息科技业的太美医疗科技(02576.HK)),占当年全部新上市公司数量(71家)的16.9%,共募资共50.4亿元(港元, 以下同)、占当年香港IPO募资总额(874.8亿)的5.8%。

这12家医疗健康企业,包括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第一股讯飞医疗科技(02506.HK)、行业第一家以第18C章上市的晶泰科技-P(02228.HK)、以及4家以18A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二、上市改革以来,累计上市136家(自2018年4月30日起)

图片

备注:2018年数据只包括2018年4月30日开始上市改革以来的数据。

图片

自港交所改革以来(自2018年4月30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136家医疗健康企业在港交所IPO上市,占改革以来香港所有新上市公司总数量(810家)的16.8%;

这136家医疗健康企业IPO募资共2,809.6亿,占改革以来香港所有IPO募资总额(约15,439.7亿)的18.2%。

从上市的数量来看,上市改革以来,上市数量在前四年一直在逐步递增至2021年的34家,随后于2022年降到23家,2023年更进一步降到13家,2024年只有12家,去年是上市改革以来医疗健康企业上市数量最少的一年。

从IPO募资来看,上市改革以来,募资金额在前三年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随后在2022年开始断崖式减少、大跌87.1%至102.1亿,2023年同比则稍有回升(7.6%),2024年却会减少54.1%,去年是上市改革以来医疗健康企业IPO募资金额最少的一年。

从IPO的平均募资来看,改革以来的医疗健康企业平均募资为20.7亿其中2020年平均募资为巅峰值高达42.7亿,2018年、2019年、2021年都高于平均水平,2022年、2023年、2024年平均只有4.4亿、8.4亿、4.2亿。

三、未盈利生物科技(67家)、特专科技(1家)

图片

1、按第18A章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自港交所改革以来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这136家在港交所IPO上市的医疗健康企业中,其中67家以第18A章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占改革以来香港所有新上市医疗健康企业总数量(136家)的49.3%;

这6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IPO募资共1,217.6亿,占改革以来香港医疗健康企业IPO募资总额(约2809.6亿)的43.3%。

从上市的数量来看,上市改革以来,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数量在前四年一直在逐步递增至2021年的20家,随后于2022年降到8家,2023年更进一步降到7家,2024年只有4家,去年是上市改革以来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数量最少的一年。

从IPO募资来看,上市改革以来,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募资金额在前四年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随后在2022年开始断崖式减少、从数百亿元大跌至35.9亿,2023年同比则稍有回升至39.7亿,2024年同比再减少61.9%,去年是上市改革以来医疗健康企业IPO募资金额最少的一年。

从IPO的平均募资来看,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平均募资额于2021年为分水岭,此后年度平均募资额大幅下降。2018年、2019年、2021年平均募资约36.9亿、17.9亿、28.8亿、18.9亿,而此后断崖减少,2022年、2023年、2024年平均只有4.5亿、5.7亿、3.8亿。

2、按第18C章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

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推出,截至目前,只有一家医疗健康行业相关公司,即晶泰科技-P(02228.HK),募资10.4亿港元。

四、进一步按IPO的募资规模来看

图片

这136家医疗健康企业中的134家是通过IPO募资方式上市的,其募资分布如下:

募资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有5家(占全部134家的3.7%),合计募资694.1亿港元(占全部募资的24.7%),平均每家募资138.8亿港元;

募资在5亿到10亿美元之间的有12家(占全部134家的9.0%),合计募资644.9亿港元(占全部募资的23.0%),平均每家募资53.7亿港元;

募资在1到5亿美元的有60家(占全部134家的44.8%),合计募资1262.4亿港元(占全部募资的44.9%),平均每家募资21.0亿港元;

募资低于1亿美元的有57家(占全部134家的42.5%),合计募资208.3亿港元(占全部募资的7.4%),平均每家募资3.7亿港元。

2021年之后的48家IPO中,只有1家募资超过5亿美元、7家在1亿至5亿美元直接,其他的40家募资都在1亿美元以下;

2024年除了以18C在香港上市的晶泰科技外,其他的11家募资都在1亿美元以下。

五、进一步按细分行业来看

图片

1、从上市数量来看,生物技术行业59家、占43.4%,最多

若进一步按港交所的行业分类来看,这136家医疗健康企业,分别是:

生物技术行业 59家、占43.4%,

医疗及医学美容服务行业 28家、占20.6%,

医疗保健设备行业 23家、占16.9%,

药品行业 22家、占16.2%,

中医药行业 3家、占2.2%,

药品分销行业1家,占0.7%。

图片

2、从IPO募资来看,生物技术行业募资达1270亿、占45.2%,最高

若进一步按港交所的行业分类来看,这136家医疗健康企业的IPO募资按细分来看:

生物技术行业募资1270.2亿、占医疗健康IPO募资总额的45.2%,

药品行业 募资826.9亿、占募资总额的29.4%,

医疗及医学美容服务行业 募资376.7亿、占募资总额的13.4%,

医疗保健设备行业 募资331.6亿、占募资总额的11.8%,

中医药行业 募资2.3亿、占募资总额的0.1%,

药品分销行业募资1.9亿、占募资总额的0.1%。

图片

3、按IPO的平均募资来看,药品行业平均募资达37.6亿,最高

若进一步按港交所的行业分类来看,这136家医疗健康企业的平均IPO募资按细分来看:

药品行业平均每家IPO募资37.6亿最高,

生物技术行业平均募资21.5亿,

这两个细分行业超过所有医疗健康企业的平均水平(IPO募资21.0亿)。

六、目前递表及上市进展(截至2025年1月7日)

2024年递交上市申请的「医疗健康企业」中,截至昨日(2025年1月7日)仍有37家仍未上市,其中的28家还在上市排队中、9家招股书已失效(递表超过6个月)。

在上市处理中的28家(包括13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分别是:

微医控股同仁堂医养药捷安康-B劲方医药-B佰泽医疗集团东阳光药业泰德医药银诺医药-B拔康视云-B维立志博生物-B大众口腔上海细胞治疗长风药业轩竹生物科技-B翰思艾泰-B华芢生物-B派格生物-B觅瑞Mirxes-B健康160明基医院泽辉生物-B维升药业-B爱维艾夫映恩生物-B百利天恒(688506.SH);

以及刚于2025年递表的:恒瑞医药(600276.SH)、迈威生物-B(688062.SH)、海西新药

8家(包括2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招股书已失效的,分别是:

科望医药、凌凯科技、卓正医疗、优迅医学、树兰医疗、英硅智能-B、陆道培医疗、康乐卫士-B(833575.BJ)、圆心科技(通过聆讯已失效,据报暂缓上市计划)。

脑动医疗(06681.HK),刚刚于2025年1月8日上市。

*本文由Ryanben Capital编辑,疏漏难免,敬请指正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更多香港上市、美国上市等境外IPO资讯可供搜索、查阅,敬请浏览: www.ryanbencapital.com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医疗健康企业」香港IPO:2024年上市12家、改革以来累计上市136家,目前37家处理中
健康之路IPO招股书,拟香港上市,志在数字健康医疗领域再创辉煌
健康之路上市:数字医疗领航IPO新星
三年半累计亏损7.82亿元!健康之路,冲击港股IPO
AI医疗产业发展加速,引来企业上市热潮
年营收超20亿,靠卖减肥药起家的壹健康,冲刺港股上市
叮当健康终获香港上市 互联网医疗投资遇冷
“健康之路”第二次递交IPO招股书,拟香港上市,建银独家保荐 上市概况 2023年9月13日,来自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 健康之路 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HealthyWay Inc.,...
又双叒叕一家“减肥神药”企业冲刺IPO,GLP
华高莱斯:亚洲医疗健康史上最大IPO背后(上篇)

网址: 「医疗健康企业」香港IPO:2024年上市12家、改革以来累计上市136家,目前37家处理中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65135.html